双相情感障碍属于重性精神疾病,在我国精神障碍分类中通常被列为二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的严重程度主要与躁狂发作强度、抑郁发作频率、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等因素相关。
我国精神障碍分级主要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将精神疾病分为三级。一级为最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二级包括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等;三级为轻度精神障碍,如焦虑症、失眠症等。双相情感障碍因具有反复发作性和功能损害性,被明确归类为二级精神病。
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期表现为情绪异常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核心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持续一周以上的过度兴奋、睡眠需求减少、夸大妄想等典型表现,这些症状会导致工作能力下降、人际关系破裂等社会功能损害,符合二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期患者会持续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伴有自杀念头或行为。抑郁相持续时间通常超过两周,发作频率越高,疾病等级评估越严重。反复发作的抑郁相是判断双相情感障碍属于二级精神病的重要依据。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发作期往往无法维持正常工作和生活,约60%患者会出现职业功能受损。这种持续性的社会功能缺陷是区别于三级精神障碍的关键特征,也是临床评估疾病等级的核心指标之一。
双相情感障碍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常用心境稳定剂包括碳酸锂、丙戊酸钠等。治疗周期通常持续数年,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服药。这种长期治疗需求和较高的复发风险,从治疗角度印证了其作为二级精神病的分类定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建议家属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建立支持性家庭环境;定期复诊监测血药浓度,配合心理治疗改善社会功能;出现症状波动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综合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2025-06-23
2025-06-23
2025-06-23
2025-06-23
2025-06-23
2025-06-23
2025-06-23
2025-06-23
2025-06-23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