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为什么放假休息反而更累

发布时间: 2025-05-24 13:3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放假休息反而更累可能由补偿心理透支、作息紊乱、社交压力、决策疲劳、环境适应障碍引起。

1、补偿心理:

工作日长期压抑娱乐需求,假期报复性放纵导致身心透支。大脑多巴胺剧烈波动后产生戒断反应,表现为疲惫烦躁。建议采用渐进式放松,每天安排1-2小时娱乐活动,避免通宵追剧或高强度游戏。正念冥想、呼吸训练能帮助平衡神经兴奋性。

2、生物钟失调:

突然改变起床时间打乱昼夜节律,褪黑激素分泌紊乱影响睡眠质量。连续三天睡懒觉会使体温周期延迟1-2小时。保持工作日60%的起床时间,午后补觉不超过30分钟。蓝光过滤眼镜和固定就寝仪式能改善睡眠效率。

3、社交消耗:

被迫参与家庭聚会或集体旅行消耗心理能量,内向者尤其明显。社交后需要3-4小时独处恢复。提前规划"充电日",拒绝非必要邀约。短时社交采用"番茄工作法":交流25分钟后独处5分钟。

4、选择疲劳:

假期大量空闲时间引发决策压力,规划活动消耗前额叶认知资源。简化选择流程,建立"娱乐清单"预设选项。采用"5-3-1"法则:每天5件可做事项选3件,最终完成1件即达标。

5、环境切换:

从工作状态到休息状态需要1-2天适应期,期间大脑默认模式网络过度活跃。建立过渡仪式如整理办公桌、写待办清单。环境线索调整包括更换床品、使用不同香氛区分工作与休息空间。

饮食方面增加色氨酸食物如香蕉、燕麦,促进血清素合成;运动选择低强度有氧如游泳、骑行,每周3次每次45分钟;建立"数字排毒"时段,每天17-19点关闭电子设备。环境布置采用478呼吸法配合暖光照明,皮质醇水平可下降27%。持续疲劳超过两周需排查甲状腺功能或维生素D缺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高强度工作后休息更累
高强度工作后休息更累
高强度工作后感到更加疲惫可能与时间管理不当、休息方式不正确或心理压力有关。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改善疲惫状况。建议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选择有效的放松方式以及调节心理状态以缓解...[详细]
发布于 2025-01-03

最新推荐

对自己不自信是什么原因
对自己不自信可能由成长环境否定、过度完美主义、负面经历积累、社会比较压力、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引起。长期缺乏正向反馈或过度在意他人评价会强化这种心理状态,但通过系统性调整可以改善。1、成长环境否定童年时期长期遭受父母或老师的苛...[详细]
2025-11-27 05:24
对自己不自信是什么病
对自己不自信通常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性格特征。长期缺乏自信可能与自卑心理、童年创伤、社会适应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症等因素有关。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缺乏自信的核心表现,往往源于早期成长经历中的负面评价或挫折。这类...[详细]
2025-11-26 16:10
对自己不自信了怎么办
对自己不自信可以通过调整认知、设定小目标、练习自我肯定、寻求社会支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改善。不自信可能由过往失败经历、他人负面评价、完美主义倾向、焦虑情绪、童年创伤等因素引起。1、调整认知识别并纠正自我否定的思维模式是重建...[详细]
2025-11-26 14:31
对自己不自信叫什么
对自己不自信通常被称为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自我否定、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回避挑战等行为特征。自卑心理的形成可能与童年经历、社会比较、负面反馈、性格特质、创伤事件等因素有关。1、童年经历早期家庭环境对自卑心理影响显著。父母过度批...[详细]
2025-11-26 12:51
对自己不确定的事会重复思考
对自己不确定的事会重复思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通常被称为强迫性思维或反刍思维。这种现象可能由过度追求完美、焦虑倾向、缺乏安全感、过往负面经历、认知偏差等因素引起。1、过度追求完美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身要求极高,当面对不确定情...[详细]
2025-11-26 11:12
女人身上的“贵气”,其实是这些习惯堆出来的
女人身上的“贵气”,其实是这些习惯堆出来的
有些女性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高级感,不是靠名牌包堆砌,而是举手投足间散发的独特气质。这种“贵气”背后,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生活智慧。一、体态管理是隐形名片1、优雅的颈部线条每天刷牙...[详细]
2025-11-26 10:07
对语文没兴趣的男孩子怎么办
对语文没兴趣的男孩子可以通过培养阅读习惯、结合兴趣点引导、创造语言表达机会、调整学习方法和增强成就感等方式改善。缺乏兴趣可能与教学方法单一、学科认知偏差、语言基础薄弱、兴趣转移或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培养阅读习惯从漫画、科...[详细]
2025-11-26 09:3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