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饮暴食症可通过心理干预、行为调整、药物辅助、环境控制和规律饮食逐步改善。
情绪压力是暴食主要诱因,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识别触发点。接纳承诺疗法可减少对食物的焦虑,团体心理治疗提供支持性环境。每周1-2次专业咨询,配合情绪日记记录进食前后的心理状态。
建立定时定量进食习惯,使用小号餐具控制单次摄入量。延迟满足训练中,设定15分钟缓冲期再决定是否进食。正念饮食练习要求专注感受食物味道,降低进食速度至每口咀嚼20次。
氟西汀等SSRI类药物调节血清素水平,托吡酯可降低食欲冲动,纳曲酮对伴随成瘾行为有效。药物需配合血药浓度监测,常见疗程3-6个月,注意可能出现嗜睡或口干副作用。
清除高热量即食食品,将健康零食放置可见区域。避免独自进食场景,社交就餐能减少30%暴食几率。设置手机提醒阻断无意识进食,厨房在非用餐时段上锁。
每日5-6餐防止过度饥饿,确保每餐含15g蛋白质。早餐摄入全谷物维持血糖稳定,晚餐前饮用500ml水增加饱腹感。备餐时采用分装冷冻技术,避免临时性过量烹饪。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选择燕麦、奇亚籽,每日保证25g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调节瘦素水平,每周3次每次45分钟。肌肉训练提升基础代谢,重点锻炼核心肌群。睡眠不足会刺激饥饿素分泌,保持7小时深度睡眠。烹饪时使用薄荷、迷迭香等香料替代部分调味品,减少对重口味食物的依赖。定期监测腰臀比和体脂率,建立非体重相关的健康指标评价体系。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