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饮暴食症可通过心理干预、药物辅助、行为矫正、社会支持及生活方式调整综合治疗。
暴饮暴食症多与情绪调节障碍相关,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识别触发暴食的负面思维,通过重构认知减少冲动行为。接纳承诺疗法可增强对情绪的耐受性,减少通过进食逃避压力的模式。团体心理治疗提供安全环境分享经历,降低病耻感。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可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缓解伴随的焦虑抑郁症状。托吡酯等抗惊厥药能降低食欲亢进频率,利拉鲁肽类降糖药物可延长饱腹感。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联合用药,定期评估副作用。
建立规律进食计划,采用小份量餐具控制单次摄入量。记录饮食日记追踪暴食诱因,设置非食物奖励机制强化正向行为。延迟满足训练通过15分钟等待期降低冲动性进食,逐步重建健康饮食节律。
家庭参与治疗过程,避免对体型或进食行为的批判性评价。加入专业支持小组获取同伴经验,学习应对社交压力技巧。公开场合就餐脱敏训练可逐步改善因羞愧导致的孤立性暴食。
睡眠不足会加剧饥饿素分泌,保持7-8小时睡眠稳定食欲调控激素。高强度间歇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替代进食快感,瑜伽等舒缓运动降低皮质醇水平。营养师指导的均衡膳食方案确保基础代谢需求,预防报复性暴食。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占比,如早餐食用希腊酸奶搭配奇亚籽,午餐选择三文鱼沙拉补充ω-3脂肪酸。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结合,每周3次30分钟快走配合2次核心肌群训练。建立睡前放松仪式,热水泡脚或薰衣草精油香薰阻断压力-暴食循环链。长期随访监测体重波动和心理状态,复发征兆出现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