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孩子忧郁症的表现可能包括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社交回避、认知功能下降、躯体化症状。
持续两周以上的悲伤或空虚感是典型表现,部分孩子会突然暴躁易怒。治疗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调整负面思维模式,药物可选用氟西汀、舍曲林等SSRI类抗抑郁剂,家长需保持每日15分钟以上的倾听式沟通。
对原本热爱的学科、社团活动明显冷淡,拒绝参与集体项目。行为激活疗法能逐步重建兴趣,从每天10分钟绘画或音乐开始,严重时需联合文拉法辛等双通道抗抑郁药。
回避同学互动,课间独处厕所或角落,拒绝眼神接触。团体心理治疗可改善社交技能,家庭治疗要减少批评式教育,学校可安排信任教师进行每周2次午餐陪伴。
记忆力下降导致成绩滑坡,出现"脑子转不动"等表述。需进行神经心理评估排除其他疾病,正念训练配合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认知,调整作业量为原量的60%过渡。
不明原因头痛腹痛频发,伴随失眠或嗜睡。儿童青少年的忧郁症常以躯体形式呈现,需排查器质性疾病后,采用米氮平改善睡眠,配合每日30分钟游泳等规律运动。
饮食建议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和核桃,避免高糖零食加重情绪波动。建立稳定的作息时间表,保证7-8小时睡眠,家长可陪同进行园艺等低强度活动。当出现自伤念头或连续三天拒食时需立即就医,学校心理老师应建立月度随访机制。运动推荐太极拳或瑜伽等强调呼吸调节的项目,每周3次,每次20分钟起步。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