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抑郁症的表现可能包括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行为异常、躯体症状和社交退缩,需结合心理干预与家庭支持综合干预。
持续两周以上的悲伤或易怒是核心症状,部分儿童会突然哭泣或表达绝望感。治疗需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调整负面思维,如记录情绪日记、练习积极自我对话;严重病例可能需氟西汀等抗抑郁药,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对既往喜爱的游戏、运动明显回避,拒绝参与集体活动。行为激活疗法可逐步重建兴趣,从每天15分钟亲子绘画开始,配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需监测药物副作用。
攻击性增强或过度黏人,可能出现自伤行为如咬手腕。采用游戏治疗释放压力,同时进行家庭治疗改善教养方式,必要时短期使用阿立哌唑稳定情绪,需定期评估用药效果。
不明原因头痛腹痛频发,体检无器质性病变。建议进行放松训练如腹式呼吸,配合中医推拿缓解躯体化症状,当伴随严重失眠时可考虑小剂量曲唑酮短期辅助。
拒绝与同伴互动,学校表现骤降。团体心理治疗可改善社交技能,家长需与教师合作建立正向激励系统,合并社交焦虑时需评估是否联用丁螺环酮。
保证每日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香蕉、燕麦等食物促进血清素合成,维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跳绳或游泳,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建立稳定的睡眠节律,睡前1小时避免电子设备。家长需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避免过度批评或包办替代,定期与心理医生沟通调整干预方案。若出现自杀意念或持续功能损害,应立即转诊至儿童精神科专科医院。
2022-04-03
2022-04-03
2022-04-02
2022-04-02
2022-04-02
2022-04-02
2022-04-02
2022-04-02
2022-04-02
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