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和抑郁症的核心区别在于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前者多为短暂情绪波动,后者属于临床精神障碍,涉及遗传、神经递质失衡、创伤事件、慢性压力及共病疾病五大因素。
抑郁症与家族遗传高度相关,特定基因如5-HTTLPR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忧郁症则较少受遗传影响。治疗上,抑郁症需考虑药物干预如SSRIs舍曲林、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忧郁症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缓解。
抑郁症患者常伴随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异常,脑部前额叶活动降低;忧郁症多由短期压力激素波动引发。前者需神经调控治疗经颅磁刺激、迷走神经刺激,后者推荐正念冥想调节自主神经。
重大创伤如丧亲易诱发抑郁症,忧郁症多源于工作挫折等日常压力。抑郁症需长期心理治疗人际疗法、接纳承诺疗法,忧郁症建议短期咨询结合社交支持。
抑郁症症状持续超2周且影响社会功能,忧郁症情绪低落通常数日内缓解。前者需按DSM-5诊断,后者可通过PHQ-9量表筛查,重度抑郁症可能需电休克治疗。
抑郁症常合并焦虑症、双向障碍,忧郁症较少伴随其他精神疾病。共病患者需联合用药喹硫平+拉莫三嗪,单纯忧郁症优先运动疗法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
饮食上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地中海饮食模式被证实能降低复发率。规律进行瑜伽或太极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重度患者需建立24小时监护体系,轻度情绪问题建议每日记录情绪曲线配合光照疗法。睡眠卫生管理如固定就寝时间、避免蓝光照射对两类症状均有改善作用。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3
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