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通过专业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系统性服务,包括发展性辅导、预防性干预、危机处理、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五个核心模块。
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成长课程,通过心理课堂、主题班会等形式培养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基础能力。采用角色扮演、团体游戏等体验式教学,系统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建立定期心理档案跟踪发展轨迹。
针对学业压力、网络成瘾等常见风险点,开展专题讲座和筛查评估。运用PHQ-9抑郁量表、GAD-7焦虑量表等工具早期识别问题,对高风险群体实施认知行为训练、正念减压等前置干预。
建立自杀倾向、校园暴力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采用心理急救技术稳定当事人情绪,联动精神科医生进行危机评估,后续通过沙盘治疗、创伤后认知重建等专业方法进行干预。
针对适应障碍、亲子冲突等个性化问题提供一对一服务。咨询师运用房树人测验、叙事疗法等技术,制定阶段性改善目标,典型咨询周期为6-8次,严重情况转介医疗机构。
组织同质性群体开展主题工作坊,如新生适应团体、社交焦虑小组等。通过团体动力促进成员相互支持,常用心理剧、艺术表达等互动形式,通常8-12人为一个辅导单元。
日常配合营养均衡的膳食搭配,如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设计课间正念呼吸操、团体跳绳等适龄运动;教师需接受非暴力沟通培训,建立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防护网络。对持续出现失眠、厌学等症状的学生,建议家长陪同至三甲医院临床心理科进行专业评估。
2024-12-10
2024-12-10
2024-12-10
2024-12-10
2024-12-10
2024-12-10
2024-12-10
2024-12-10
2024-12-10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