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症状包括情绪波动、攻击行为、社交退缩、学业下降、自伤倾向,需结合心理干预和家庭支持改善。
青少年情绪障碍常表现为突然的情绪高涨或低落,可能因激素变化或心理压力触发。治疗需认知行为疗法调整负面思维,正念训练稳定情绪,必要时短期使用氟西汀等抗抑郁药。家庭需避免指责,建立每日15分钟倾听时间。
频繁争吵、破坏物品可能源于杏仁核过度激活或模仿暴力环境。行为矫正采用代币奖励系统,学校可开展冲突解决小组,严重者使用利培酮控制冲动。家长需统一管教标准,避免以暴制暴。
拒绝交友、沉迷网络往往与社交焦虑或抑郁有关。系统脱敏疗法逐步接触社交场景,团体心理治疗提升互动技巧,补充ω-3脂肪酸改善神经传导。鼓励参与戏剧社等低压力集体活动。
注意力涣散、拒学可能提示潜在焦虑或学习障碍。神经反馈训练提升专注力,制定阶梯式学习计划,ADHD患者可试用哌甲酯。教师应调整任务难度,每20分钟穿插肢体活动。
割伤等自残行为是求助信号,多与情绪压抑或创伤有关。辩证行为疗法培养痛苦耐受技能,签订安全协议,重度抑郁需舍曲林联合监护。移除锐器并定期检查身体隐蔽部位。
日常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香蕉、燕麦促进血清素合成,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调节皮质醇。建立稳定的睡眠节律,卧室温度保持20-22℃。家长需接受家庭治疗改善沟通模式,学校心理教师应每月评估风险等级。当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功能损害或自杀念头时,必须立即转诊精神科
2021-11-27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