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情绪可通过药物干预缓解,常用抗抑郁药包括SSRIs类如氟西汀、SNRIs类文拉法辛及三环类阿米替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调节脑内血清素水平改善情绪,代表药物有氟西汀、舍曲林和帕罗西汀。这类药物起效需2-4周,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失眠,长期使用可能引起性功能障碍。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药浓度,避免与MAOIs类药物联用。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适用于伴随躯体疼痛的抑郁,常用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仑。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出汗增多等反应,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建议从低剂量开始阶梯式调整,配合心率监测。
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传统药物对难治性抑郁有效,但易引发口干、便秘等抗胆碱能副作用。老年患者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用药期间禁止饮酒。这类药物通常作为二线选择,需进行心电图检查排除传导阻滞。
针对失眠可短期联用唑吡坦,焦虑症状配合丁螺环酮。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锂盐增效治疗,但需监测甲状腺功能。所有药物调整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避免突然停药引发戒断反应。
光照疗法对季节性抑郁有效,每周3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能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正念训练帮助情绪调节,这些方法可与药物治疗协同增效。
抑郁治疗期间建议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摄入,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规律进行快走、瑜伽等运动,保持22:00-6:00的睡眠节律。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避免孤立。若出现自杀意念或症状加重,应立即联系精神科医生调整方案,药物需持续使用6-12个月预防复发。注意抗抑郁药不适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相,需先明确诊断再干预。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