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家暴可通过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两种途径,关键步骤包括收集证据、申请人身保护令、协商财产分割、争取子女抚养权、寻求法律援助。
家暴离婚需保留验伤报告、报警记录、监控录像等直接证据,微信威胁记录、邻居证人证言等间接证据同样有效。证据需形成完整证据链,建议在24小时内进行伤情鉴定,公安机关出具的告诫书具有强制法律效力。
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可禁止施暴者接近,有效期6个月。需提交伤情照片、医疗记录等初步证据,法院应在72小时内裁定。违反保护令将面临拘留处罚,该措施能有效隔离暴力环境。
家暴方可能被判少分财产,需整理房产证、银行流水等财产凭证。隐藏转移财产行为可被追查,无过错方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农村自建房需提供宅基地证明,股票基金等投资需打印交易明细。
法院通常倾向将子女判给非家暴方,需准备收入证明、学区房证明等抚养能力材料。8周岁以上子女意愿会被重点考虑,家暴史可能影响探视权行使频率和方式。
可联系妇联或法律援助中心获取免费律师,12338妇女维权热线提供指导。诉讼离婚需准备起诉状、结婚证等材料,调解失败后6个月可再次起诉。经济困难者可申请诉讼费缓减免。
离婚期间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缓解压力,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和深海鱼调节情绪。可参加心理支持小组,学习防身术提升安全感,重要证件应寄存第三方处。长期遭受暴力可能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需定期进行心理咨询。社区网格员可协助监督保护令执行情况,民政部门提供临时庇护场所。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