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离婚财产分割需考虑暴力行为对财产分配的影响,包括法律保护措施、财产举证、过错方认定、共同债务处理、子女抚养关联。
家庭暴力属于法定过错行为,受害方可依据民法典第1087条主张多分财产。法院审理时会调取报警记录、伤情鉴定等证据,确认暴力事实后,无过错方最高可获得70%财产份额。受害者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冻结施暴方财产转移。
受害方需收集房产证、银行流水等财产凭证,暴力导致的医疗费、心理咨询费等支出票据可作为补偿依据。隐匿财产行为可通过查询支付宝年度账单、税务记录等电子证据追溯,必要时申请法院调查令。
持续性精神虐待同样构成过错,需保存录音、短信等证据。施暴方职业资格证吊销记录、行政处罚决定书等能强化过错认定。财产分割时可扣除施暴方个人赔偿金部分。
施暴方赌博等恶习所负债务不属于共同债务。受害方需提供借款未用于家庭生活的证据,如借款期间分居证明、资金流向娱乐场所记录等。信用卡债务需区分消费用途。
获得子女抚养权一方可主张更多房产份额。法院会评估施暴方探视风险,可能判决抚养方获得现住房产权。抚养费计算可包含心理康复治疗等特殊开支。
日常需保留就诊记录等暴力证据链,财产分割期间避免单独协商。饮食宜选择富含色氨酸的香蕉、燕麦缓解焦虑,练习正念呼吸调节情绪。可进行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释放压力,法律程序建议委托专注婚姻家事的律师处理。长期遭受暴力者应联系妇联获取临时庇护所资源,心理重建阶段可参加支持小组。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