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可通过中医调理改善,涉及情志调节、穴位按摩、中药调理、作息调整、饮食调养五个方面。
肝郁气滞是失眠常见病因,长期压力导致肝气不舒。每日晨起拍打肝经大腿内侧,配合深呼吸5分钟;夜间用合欢皮10克、玫瑰花5克泡水代茶饮。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每周3次。
心肾不交型失眠可按摩三阴交、涌泉穴。睡前用拇指按压三阴交内踝上3寸3分钟,艾灸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15分钟。配合耳穴贴压神门、皮质下等穴位,保留6小时。
心脾两虚者适用归脾汤黄芪15克、龙眼肉10克;阴虚火旺用黄连阿胶汤黄连6克、阿胶9克。中成药可选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连服2周需医师调整。
遵循子午流注规律,亥时21-23点前入睡。建立"日落仪式":戌时19-21点用40℃热水泡脚15分钟,加入夜交藤30克。避免午睡超过30分钟。
心火旺者晚餐食莲子百合粥莲子15克、鲜百合30克;血虚者每周3次猪心枣仁汤猪心1个、酸枣仁12克。忌食浓茶、咖啡,下午申时后不食辛辣。
改善睡眠需综合调理,建议每日晨起练习五禽戏"鸟戏"10分钟,晚餐后散步30分钟。可常备柏子仁、五味子等药食两用材料,制作安神枕柏子仁500克、薰衣草100克。长期失眠伴心悸、头晕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保持卧室光线幽暗,湿度维持在50%-60%,床垫硬度以侧卧时脊柱呈直线为宜。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