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练习瑜伽在中医理论中需结合体质与气候特点,适度练习可疏通经络、增强阳气,但需注意防寒保暖与动作选择。
中医将人体分为平和质、气虚质等九种体质,阳虚体质者冬季练习瑜伽需避免过度拉伸耗气。建议阳虚者选择阴瑜伽或修复性体式,配合艾灸关元穴温补阳气;湿热体质者可练习流瑜伽促进排汗祛湿,但需及时补充温水。
遵循"冬藏"养生原则,建议在巳时9-11点阳气升发时段练习。避免寅时3-5点肺经当令时外出受寒,室内练习需提前预热室温至20℃以上。晨起可先饮用桂圆红枣茶再练习,防止气血骤动引发头晕。
冬季需减少倒立、大开大合体式,多练习猫牛式、脊柱扭转等温和动作。推荐加入"五禽戏"中的熊式晃背动作,配合命门穴按摩,能强化肾阳。结束前必做10分钟摊尸式,加盖毛毯防止阳气外泄。
冬季重点刺激足少阴肾经,可在束角式时点按涌泉穴。练习时配合六字诀"吹"字诀呼气法,同步手掌搓热后敷于后腰。建议每周2次瑜伽后配合姜汁泡脚,水中可加艾叶30克、花椒15克。
练习前后1小时避免生冷饮食,推荐食用黑豆核桃粥或山药羊肉汤。阴虚火旺者可用麦冬10克、枸杞15克代茶饮。长期晨练者建议服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需经中医师辨证指导。
冬季瑜伽需配合温性饮食与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30分钟/日或八段锦练习。注意练习时穿着高领护颈服装,汗湿后立即更换。呼吸道敏感者可熏蒸苍术、白芷各10克消毒空气,合并关节疼痛者建议瑜伽前用红花油按摩膝眼穴。持续出现手脚冰凉或经期紊乱应暂停练习,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体质调理。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