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症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建议优先挂精神科,严重时需心理科协同治疗。
暴食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归类为精神障碍,核心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失控性暴食行为,常伴随强烈的羞耻感。精神科医生能更精准评估是否伴随抑郁症、焦虑症等共病,并开具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舍曲林等调节神经递质。
精神科采用DSM-5诊断体系,需满足每周至少1次暴食持续3个月等量化标准。心理科侧重评估情绪诱因,如压力应对失调或身体意象障碍,适合轻症或康复期患者接受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科提供药物+心理联合方案,如托吡酯控制食欲、团体治疗改善社交恐惧。心理科专注行为干预,通过食物日记暴露疗法打破"暴食-节食"循环,需6-12周疗程。
三甲医院通常精神科初诊,若发现患者存在创伤史等深层心理问题,会转介心理科进行沙盘治疗等深度干预。自伤倾向等危急情况必须由精神科紧急处理。
精神科药物医保报销比例较高,月均200-500元;心理科咨询费自费为主,每次300-800元。部分城市已将暴食症纳入门诊特殊病种,可申请慢性病补助。
日常建议记录饮食触发点,尝试正念饮食训练配合慢跑、瑜伽等舒缓运动。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摄入有助于稳定情绪,避免高GI食物引发血糖波动。严重营养不良者需营养科会诊制定膳食计划,定期监测电解质和心脏功能。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