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判决需综合评估暴力情节、证据充分性及子女权益,通常倾向保护受害方权益。
法院判定家暴需验伤报告、报警记录等直接证据,多次施暴或造成轻伤以上后果可能构成虐待罪。受害者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施暴方在财产分割中可能少分10%-30%。
施暴方获得抚养权概率低于30%,但需评估实际抚养能力。8周岁以上子女意愿被优先考虑,法院可能要求施暴方接受亲子关系心理辅导。
无过错方可多分共同财产5%-20%,转移财产方可能被追责。家暴导致的医疗费、心理治疗费列入赔偿项目,精神损害赔偿金通常在5000-50000元区间。
协议离婚需30天冷静期,诉讼离婚首次判离率约40%。受害者可申请缩短举证期限,紧急情况下48小时内可下达保护令。
受害者可向妇联申请人身保护协助,法律援助中心提供免费律师服务。施暴方需强制参加认知行为治疗课程,屡犯者可能面临15日以下拘留。
日常饮食建议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稳定情绪,每周3次有氧运动改善应激反应。保留就诊记录、伤情照片等证据链,遭遇暴力时立即拨打110并要求验伤。社区心理咨询站提供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长期受暴者需进行12-24周的眼动脱敏治疗。分居期间建议更换门锁并告知物业安保,重要物品可委托公证处保管。
2022-03-15
2022-03-15
2022-03-15
2022-03-15
2022-03-15
2022-03-15
2022-03-15
2022-03-15
2022-03-15
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