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的判断需结合情绪、行为、生理等多维度表现,核心观察持续两周以上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食欲改变及社会功能受损。
抑郁者长期存在显著情绪低落,典型表现为每天大部分时间感到空虚绝望,可能伴随无价值感或过度自责。部分患者出现情绪麻木,对既往爱好丧失反应能力。临床常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情绪状态,得分超过20分需警惕。心理干预中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识别自动负性思维,正念训练可改善情绪调节能力。
行为退缩是重要指征,包括回避社交活动、工作效率骤降或频繁请假。严重时出现木僵状态或激越行为,如反复无目的踱步。行为激活疗法建议从简单任务开始重建生活节律,如每天固定时间散步15分钟,逐步增加买菜等社会性活动。记录行为日志有助于发现行为模式改变。
躯体不适常见于非典型抑郁,表现为持续头痛、胃肠紊乱等查无实症的躯体化症状。90%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特征性早醒比失眠更具诊断意义。实验室检查可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器质性疾病。调节昼夜节律可采用光照疗法,配合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阿戈美拉汀改善睡眠结构。
注意力涣散和决策困难是典型认知损害,患者常描述"大脑像生锈"。神经心理学测试显示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下降,与前额叶皮层代谢降低相关。计算机化认知训练如Cogmed程序可改善认知,SSRI类药物中艾司西酞普兰对认知症状改善较显著。
自杀意念或自伤行为属危急征象,需立即干预。询问时应采用"最近是否想过活着太累"等非评判性语言。安全计划包括移除危险物品、建立紧急联系人机制。药物选择上,SNRI类文拉法辛对伴自杀意念者效果较好,需配合每周心理危机评估。
日常护理需保证富含色氨酸的饮食如香蕉、坚果,规律有氧运动推荐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社会支持系统中,家庭成员的陪伴倾听比劝导更重要,避免使用"想开点"等无效安慰。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影响基本生活时,建议到精神科进行结构化临床访谈SCID确诊。抑郁筛查量表PHQ-9可作为自测工具,但最终诊断需由专业医生完成。
2024-12-30
2024-12-30
2024-12-30
2024-12-30
2024-12-30
2024-12-30
2024-12-30
2024-12-30
2024-12-30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