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需通过专业精神科医生结合临床症状评估、病史采集及标准化量表进行诊断。
医生通过结构化访谈观察情绪高涨、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等核心症状,同时排除物质滥用或躯体疾病影响。诊断标准需符合DSM-5中躁狂发作持续至少1周的特征,或混合发作表现。常用评估工具包括YMRS杨氏躁狂评定量表量化症状严重程度。
收集个人及家族精神病史,双相障碍遗传概率达60-80%。重点询问既往抑郁或轻躁狂发作史,约50%患者首次发作表现为抑郁。需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脑肿瘤等器质性疾病,通过血液检测甲状腺激素、脑部影像学检查排除生理病因。
采用MDQ心境障碍问卷筛查躁狂症状,包含13项自评问题。BRMS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由医生评定言语速度、攻击性等7项指标。儿童患者需用P-YMRS儿童版杨氏量表适应发育特点。
全血细胞分析排除贫血或感染,电解质检测评估锂盐治疗适应性。尿液毒理筛查可卡因、安非他命等兴奋剂,这些物质可诱发类躁狂状态。脑电图检查异常放电波型,癫痫颞叶病灶可能表现为情绪失控。
与精神分裂症区分关键在于现实检验能力,躁狂期患者通常保持定向力。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情绪波动更短暂且应激相关。ADHD的多动症状需结合发病年龄、注意力缺陷维度综合判断。
确诊后建议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规律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行可稳定情绪。护理重点在于建立昼夜节律,保证7-8小时睡眠。营养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和维生素B族全谷物、绿叶菜,避免高糖饮食诱发血糖波动。药物方案需定期复诊调整,碳酸锂需监测血药浓度0.6-1.2mmol/L,丙戊酸钠和喹硫平是常用替代选择。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疾病认知,家庭治疗帮助建立支持系统。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