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退学和休学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 2025-04-24 07:2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退学与休学的核心区别在于学籍保留状态,休学可恢复学业,退学则终止学习关系。

1、学籍状态:

休学期间学籍由学校保留,学生仍属于在校生身份,保留复学权利;退学则完全注销学籍,学生与学校的法律关系终止。休学需提交医疗证明或特殊事由申请,退学多为主动申请或违纪处理结果。

2、时间限制:

休学通常有明确期限,国内高校一般不超过2年,逾期未复学自动转为退学;退学无时间缓冲,即刻生效。休学期间可申请延长,退学后重新入学需重新参加招生考试。

3、费用处理:

休学学生可能需缴纳部分学籍管理费,但学费按未修读学期退还;退学学生根据就读时长按比例退费,部分院校会扣除手续费。两者均需结清宿舍、图书等校园欠款。

4、学业衔接:

休学复学后可延续原专业培养方案,部分课程可申请免修;退学后重新入学视为新生,需从头修读全部课程。研究生休学可能保留课题方向,退学则中断科研进度。

5、心理影响:

休学常伴随焦虑抑郁等适应障碍,建议接受心理咨询并制定复学计划;退学决策易引发自我否定感,需职业规划干预。两者都可能需要家庭支持系统重建,必要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饮食上建议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坚果缓解情绪波动,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调节压力激素水平。休学期间可参与线上课程保持学习状态,退学后建议通过职业测评工具探索发展方向。建立每日作息表维持生活节律,严重适应障碍需联合精神科医生评估是否需短期服用SSRI类药物。社会功能训练如团体辅导有助于重建人际信心,家长应避免过度施压,采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交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嵌甲和甲沟炎有什么区别
嵌甲和甲沟炎有什么区别
嵌甲和甲沟炎有什么区别?嵌甲与甲沟炎的区别一般有不同的原因、症状、治疗、预后、危害等。1、原因不同:嵌甲通常是由于自然甲状腺表面过宽、指骨或趾骨生长异常、修剪不当等原因引...[详细]
发布于 2024-11-04

最新推荐

对自己不自信是什么原因
对自己不自信可能由成长环境否定、过度完美主义、负面经历积累、社会比较压力、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引起。长期缺乏正向反馈或过度在意他人评价会强化这种心理状态,但通过系统性调整可以改善。1、成长环境否定童年时期长期遭受父母或老师的苛...[详细]
2025-11-27 05:24
对自己不自信是什么病
对自己不自信通常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性格特征。长期缺乏自信可能与自卑心理、童年创伤、社会适应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症等因素有关。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缺乏自信的核心表现,往往源于早期成长经历中的负面评价或挫折。这类...[详细]
2025-11-26 16:10
对自己不自信了怎么办
对自己不自信可以通过调整认知、设定小目标、练习自我肯定、寻求社会支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改善。不自信可能由过往失败经历、他人负面评价、完美主义倾向、焦虑情绪、童年创伤等因素引起。1、调整认知识别并纠正自我否定的思维模式是重建...[详细]
2025-11-26 14:31
对自己不自信叫什么
对自己不自信通常被称为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自我否定、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回避挑战等行为特征。自卑心理的形成可能与童年经历、社会比较、负面反馈、性格特质、创伤事件等因素有关。1、童年经历早期家庭环境对自卑心理影响显著。父母过度批...[详细]
2025-11-26 12:51
对自己不确定的事会重复思考
对自己不确定的事会重复思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通常被称为强迫性思维或反刍思维。这种现象可能由过度追求完美、焦虑倾向、缺乏安全感、过往负面经历、认知偏差等因素引起。1、过度追求完美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身要求极高,当面对不确定情...[详细]
2025-11-26 11:12
女人身上的“贵气”,其实是这些习惯堆出来的
女人身上的“贵气”,其实是这些习惯堆出来的
有些女性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高级感,不是靠名牌包堆砌,而是举手投足间散发的独特气质。这种“贵气”背后,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生活智慧。一、体态管理是隐形名片1、优雅的颈部线条每天刷牙...[详细]
2025-11-26 10:07
对语文没兴趣的男孩子怎么办
对语文没兴趣的男孩子可以通过培养阅读习惯、结合兴趣点引导、创造语言表达机会、调整学习方法和增强成就感等方式改善。缺乏兴趣可能与教学方法单一、学科认知偏差、语言基础薄弱、兴趣转移或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培养阅读习惯从漫画、科...[详细]
2025-11-26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