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政策主要针对特定群体,包括少数民族、烈士子女、退役军人、竞赛获奖者及农村独生子女等五类考生。
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中可享受5-20分的加分,具体分值由各省份根据民族聚居情况制定。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旨在促进教育公平。申请时需提供户籍证明及民族成分认定材料,部分省份要求连续3年以上民族学校就读经历。
因公牺牲军人、警察子女及烈士直系亲属可获得20分加分,需提供烈士证明书及亲属关系公证。该政策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2023年新增见义勇为牺牲人员子女同等待遇,需通过市级以上民政部门审核认定。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可加10分,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加20分。需提交退出现役证和立功受奖证书,部分省份要求服役期间无违纪记录。2022年教育部明确专升本考试同等享受该政策。
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加15分,二等奖加10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前三名加5分。需提供中国科协或教育部认证的获奖证书,2024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保留艺术类集体比赛国家级奖项加分。
河北等6个省份实施农村独生子女高考加10分政策,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父母双方为农业户口、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考生本人为农村户籍。需注意该政策2025年起将逐步取消,北京等省市已先行废止。
考生申请加分需在每年3月前提交证明材料至学籍所在学校,经教育部门三级审核公示。建议提前准备户口簿、荣誉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部分项目需进行DNA亲子鉴定。日常注意保持学籍信息与户籍一致,农村考生需持续缴纳新农合医保以证明户籍性质。运动方面可针对性加强竞赛类项目训练,饮食上保证蛋白质摄入维持备考体力,独生子女家庭建议定期核查计生档案有效性。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