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男人想要怎样的婚后生活

发布时间: 2024-10-17 06:3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说到婚姻,人们谈论更多的是女人如何如何,很少涉足男人。婚姻是男女双方的事,夫妻都有责任和义务创造和维系幸福的家庭。男人会说:下班回家,那个在门背后等着扑向我的妻子,美妙极了。男人想要的婚后生活是什么样的?

男人想要怎样的婚后生活

不挑剔苛求

婚前把对方和生活理想化,婚后感到失望气愤和沮丧,这就会导致夫妻间不和。应该是婚前浪漫主义多一些,婚后现实主义多一些,多谅解,多替对方想。常言道:恋爱时应该瞪大眼睛看对方,结婚后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互相尊重

没有矛盾的家庭肯定不幸福,所以某一方有些过失很正常,处理的好,反而会增进双方的感情;处理不好,则会由小及大,甚至引起感情破裂。不要当着人尤其是亲朋好友的面,揭对方的短处;更不要情绪激动时,说伤人感情的过头话,做过头的事。

忌专横跋扈

结婚意味着增加了一份义务和责任,要相互给予,主动关心。责任感是婚姻稳定和家庭幸福的基石,若一方只为自己着想,就会使基石动摇。切忌专横跋扈,我说了算,几乎使对方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尽享床笫之爱

很多人告诉我,一旦您走进婚姻,刺激的性生活便结束了。我想他们真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在婚姻里热情似火的妻子让男人愈久弥新,飘飘欲仙。与最爱的人共享美好的性爱,这就是男人结婚的理由。

有家可回

男人想要怎样的婚后生活

男人最喜欢下班后回到家里,跟妻子谈论一天中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像单身那样,回家后一个人必须面对空空的房子。即使有时不能带她外出,也会在回家后告诉她发生过的一切。甚至不再想一个人出差了。当然,出差后最最盼望的就是尽快回家。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男人最想要的前戏生活是什么
男人最想要的前戏生活是什么
男人想要哪些前戏?在性爱方面上,和谐的前戏对性爱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不单单女人喜欢前戏,男人也会喜欢。究竟,男人想要哪些前戏?男人最想要的几种前戏。前戏是和谐性爱的必要准备,无论男女都离不开它。据美国“健康”网报道,加拿大一项最新研究发...[详细]
发布于 2011-08-16

最新推荐

高一累了想放弃怎么办
高一学生感到疲惫想放弃通常源于学业压力、适应障碍、自我期待过高、时间管理失衡、缺乏支持系统,可通过调整目标、优化作息、心理调适、建立支持网络、专业干预改善。1、学业压力:高中课程难度陡增可能导致认知超负荷,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效率下降。尝...[详细]
2025-04-25 10:08
朋友想退学怎么劝
朋友想退学可能源于学业压力、职业迷茫、社交障碍、家庭因素或心理健康问题,可通过倾听共情、分析利弊、寻求支持、调整目标、专业干预等方式帮助。1、倾听共情:退学想法往往伴随强烈情绪,急于说服可能适得其反。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具体原因,如"最近发生了...[详细]
2025-04-25 10:02
学生要退学怎么劝
学生退学可能由学业压力、家庭因素、社交困扰、职业规划迷茫、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可通过心理疏导、家校协作、目标重建、资源支持、专业干预等方式应对。1、学业压力:课业负担过重或成绩下滑易引发逃避心理。建议分解学习任务为小目标,采用番茄工作法提升效...[详细]
2025-04-25 09:57
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怎么办
压力过大时可通过认知调整、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社会支持和专业干预五种方式缓解。1、认知调整:压力常源于对事件的负面解读。识别自动化消极思维如"我必须完美"等非理性信念,用ABCDE模型进行辩驳:记录诱发事件A、错误信念B、质疑证据C、建立新...[详细]
2025-04-25 09:51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试失利后的状态调整需要从认知重构、情绪管理、行为策略、环境优化、健康维护五个方面入手。1、认知重构:将考试结果归因于可控因素而非能力否定,采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记录三次因改进方法而提升成绩的具体事例,每天晨间朗读强化积极信念。制作"进步...[详细]
2025-04-25 09:46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与倔强老人有效沟通需要理解心理需求、调整表达方式、建立信任关系、避免正面冲突、寻求共同目标。1、理解心理需求:老年人固执行为常源于对控制感的维护或对衰老的焦虑。认知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思维固化,过往经历形成的价值观难以改变。沟通时应观察老人关注...[详细]
2025-04-25 09:40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情感缺失带来的心理创伤可通过认知重构、情绪管理、社会支持、专业干预和自我成长五方面逐步释怀。1、认知调整:理解父母行为的深层原因可能与其原生家庭、心理创伤或时代背景有关,并非个人价值否定。练习用客观视角分析家庭互动模式,区分"父母行为"...[详细]
2025-04-25 09:3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