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职场心理 > 正文

人际关系中该如何自我保护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原则

发布时间: 2022-07-02 10: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享受与他人的关系当中,不过度“越权”,保持自我世界的适度开放。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保护与尊重。内心划好彼此舒适的心理界线,就是拥有自己独立思想与生活,也是自己与他人和谐的重要的因素。

一大清早,崔先生由于一些事情,脸色与语气都不对,虽然没大声嚷嚷,也没当着孩子的面,但却成功的把他的情绪像传童子功一样,通通传给了我。虽然没搭理他,但总感觉自己胸口闷得慌。

等他洗完脸,冷静得差不多。人际关系中该如何自我保护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原则我走到洗手间门口跟他说:“嗯!我觉得哪里不对,我感觉,我这情绪不是我的,而是你的,是你成功的把它传给了我。”

“你的意思是,你都没有问题,都是我的问题不是吗?”

“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假如这件事情让你产生100分的情绪,刚才你都把这100分的愤怒情绪传给了我。而我一不小心接收了,搞得我现在很难受。但我觉得,这100分里头,有50分是你自己的,你得自己承担,另外50分是我自己的,我自己来负责。所以,现在,我要把你传给我的100分,拿50分还给你,我不想帮你承担,这样我们各自承担50分的情绪,我心里就好受很多了。来,你50分,我也50分,哈哈。”

他:“哈哈哈......。”

不管在什么人际关系当中,难免会有相互情绪传染。比如:同事相处,由于对方的慢动作或反应迟钝,而影响工作进度。除了工作本身带来的压力以外,难免也会埋怨同事,甚至暗暗对自己说:“哎!我怎么遇到这样的人呢,真是倒霉,真的是宁愿神一样的对手,也不愿有猪一样的队友......”。这情绪里头,除了有对同事的不满,还有对自我的谴责。人际关系中该如何自我保护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原则

特别是在亲近的人身上,比如:夫妻吵架,媳妇下班回到家,心情不好,婆婆一看脸色不对。心里难免就会想:“现在到底是啥年代啊?怎么什么都变了,变得连当婆婆的都得看媳妇脸色。我在家里帮忙带孩子,做家务也很累啊,难道她都没把我看在眼里,不就上个破班吗,至于回到家里给老娘摆脸色吗......。”

类似的事情,要是婆婆吞不下这口气,跟儿子说,儿子没有“摆”好自己的位子,就会像夹心饼干里头那个“馅儿”,没做到足够“好料”的话。那么媳妇第一次发出的那股恶气,加上婆婆的怨气,就会不断在家里恶性循环......。

曾听过一同学抱怨:“我这次回老家,我妈说我嫂子怎么对待她。我觉得我嫂子真的太过份了。刚好我嫂子也跟我发牢骚,说我妈这不行,那不行.......。我后来发火了,跟我嫂子吵了一架,就回来了”。

我说:“哈哈哈!你倒是吵得挺过瘾,你妈她们咋整。”

她这才反应过来,本来想帮家人解决问题,结果把问题搞得更大。人际关系中该如何自我保护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原则

类似生活小事,要举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关系问题。

在关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能不能把自己的问题跟对方的问题分清楚。你的问题是你的问题,我的问题是我的问题;你的情绪是你的,我的情绪是我的。

也就是说,得“拎”得清自己与他人的问题,才能划好心理界限,这也是人际关系当中,自我保护很重要的一点。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心理界限是指:心理所能承受外界的界限。

在很多关系中,我们很容易把对方的问题放在自己身上,把对方的情绪也收到自己心里。特别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容易“吸收”。这就是为什么,越是亲的人,越容易受伤。人际关系中该如何自我保护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原则

所以,虽然人与人之间需要共享信息,彼此探讨与分享。也可以倾诉烦恼,分享心情,适当地表示理解与共情,但应该自己解决的事,还是得自己去解决,应该自己承担的心情,还是得自己去承担。

同时,在享受与他人的关系当中,不过度“越权”,保持自我世界的适度开放。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保护与尊重。内心划好彼此舒适的心理界线,就是拥有自己独立思想与生活,也是自己与他人和谐的重要的因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怎么在人际关系中保护自己
怎么在人际关系中保护自己
在人际关系中保护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无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同事相处,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都至关重要。为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自我,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设定界限:在任何关系中,明确自己的底线和界限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步。想象一下,你的个人空间就像一个“隐形的...[详细]
发布于 2024-12-11

最新推荐

第五人格如何验号
第五人格验号主要通过检查账号安全状态、角色数据完整性和交易记录真实性等方式进行。游戏账号交易前需重点验证绑定信息是否可修改,包括手机号、邮箱及实名认证状态。角色数据需核对时装数量、角色解锁程度、段位历史等核心指标,可通过游戏内个人主页及战绩...[详细]
2025-07-03 10:08
测一测你以后的样子
心理测试可以作为一种趣味工具帮助人们探索潜在的性格特征或未来可能性,但无法准确预测个人未来的具体样貌或发展轨迹。这类测试通常基于心理学理论设计,通过分析当前行为模式、价值观或情绪倾向,推测可能的发展方向。标准化心理测试如大五人格测试、霍兰德...[详细]
2025-07-03 08:25
大五人格五个因素
大五人格理论将人格特质归纳为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五个核心因素。这一模型通过量化评估个体在五个维度的表现,帮助理解人格差异及其对行为的影响。一、开放性开放性反映个体对新鲜事物的接纳程度和创造力水平。高分者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详细]
2025-07-03 08:00
测一测你未来的身份
通过心理测试可以大致推测个体未来可能发展的身份倾向,常见的潜在身份类型有职业型、家庭型、创造型、服务型、自由型等。测试结果受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需结合现实条件理性看待。1、职业型职业型身份以专业能力和社会角色为核心,表...[详细]
2025-07-03 06:17
npd是精神病吗
npd是精神病吗
自恋型人格障碍属于精神障碍范畴,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度自我中心、缺乏共情、需要持续赞美等特征,通常不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对自身重要性的夸大认知,对无限成功和权力的幻想,...[详细]
2025-07-03 05:51
测一测你适合什么职业
职业倾向测试可以帮助您了解自身性格、兴趣与能力的匹配方向,但具体职业选择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常见的职业测评维度主要有职业兴趣、性格特质、能力优势、价值观倾向、工作环境偏好五种。一、职业兴趣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将职业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详细]
2025-07-02 16:34
创造性人格的作用
创造性人格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创新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增强适应性和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创造性人格的核心特质包括开放性、好奇心、冒险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特质有助于个体在复杂环境中脱颖而出。创造性人格能够显...[详细]
2025-07-02 16:0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