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职场心理 > 正文

朋友间的禁忌是什么 再好的关系也会死于这4件事

发布时间: 2022-04-12 19: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随意评判他人的生活

每个人对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定义。你可能根本不懂别人的幸福,而你眼中的幸福,在对方看来兴许是一文不值的。

当你用自己的眼光去随意评价别人时,你已经突破了人际交往的底线。

在说话方面,曾国藩曾在日记里反思自己有三大错。

一是平常就自以为是,说话盛气凌人;

二是嘴上说话没把门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三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还跟人强辩,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朋友间的禁忌是什么 再好的关系也会死于这4件事

好论人长短,几乎是人的天性,只是有的人知道怎么把握分寸,有的人却信口开河,曾国藩也不例外。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曾国藩直接上疏,直指咸丰三个缺点:见小不见大、不求实际、刚愎自用。曾国藩敢于说皇帝的不是,自然是犯了天威,结果引得咸丰龙颜大怒,直接把奏折摔在地上,准备治曾国藩的罪,幸亏在穆彰阿、倭仁等人的劝阻下才作罢。曾国藩自己想做一个清官,看到满朝文武个个都贪财好色,他口无遮拦地去批判这些官员,结果得罪了朝廷众多大臣,几乎成了朝内大臣的公敌。

经过许多磨难之后,曾国藩终于悟出了都是“多言”惹的祸!他下定决心,在生活与工作中处处留心,每天都把见的人,说的话,看的书通过日记记录下来,以此反省自己的得失。通过一段时间的修炼,曾国藩“好论人是非”的毛病得到了彻底的根治。

02

自私自利,目中无人

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朋友间的禁忌是什么 再好的关系也会死于这4件事

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太“自私”的人,往往心胸狭窄,心中只有自己,而不能出现别人。他们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自我自私的特性决定了他的世界里只能有他自己。这样的人不能容忍他人的批评,不能受到一点委屈和无意的伤害,否则便耿耿于怀、伺机报复。

太“自私”的人,往往忌贤妒能,不能包容别人的缺点,不能忍受别人对自己无意的触犯与伤害,不能以淡然开朗的心态对待问题。

太“自私”的人,往往目光短浅,难成大事。他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然而一个人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仅仅顾及自己的小利益,最终只能害了自己。

盲人打灯笼的故事,我们都听过,点亮的蜡烛帮助路人照亮了暗夜的路,也因此让路人注意到了自己,不会被撞到。的确,你望向别人的目光让对方感知到温暖,那么你自然也吸引着别人的关注。朋友间的禁忌是什么 再好的关系也会死于这4件事

你目中无人,命运再眷顾你,这一生也不免颠沛。因为不管你伪装的有多好,最终还是会暴露自私的本性,严重者损人利己,触碰道德的底线,最后害人害己,变为过街老鼠。

目中有人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带着宽容理解,不刻薄他人,自己心里自然就平和。有句话说的好,别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目中有人的人,都会和自己相处,不难为自己,不添烦恼,不变恶。目中有人的人,能让人感觉舒服,相处不累。这是从小就养成的品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这是金子也买不来的教养。

03

消极主义,抱怨成灾

消极主义的人是什么样的?

你说天气好,他说太晒了;你说炸鸡好吃,他说热量高会长胖……

其实他说的也没错,但他总是只看到事情糟糕的一面。消极的人,看到的一切都是不美好的,总是带有满满的悲观情绪,甚至会把这种情绪传染给你。

消极抱怨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越无能的人越抱怨,越抱怨的人越穷,越穷的人越是发牢骚,越发牢骚越喜欢找借口,借口越多越推卸责任,越推卸责任越无能。朋友间的禁忌是什么 再好的关系也会死于这4件事

抱怨是一场可怕的自我欺骗。喜欢抱怨的人,一定是懦弱的,不敢自己承担,却将责任推给生活和别人,自欺欺人,活的痛苦、卑微。通过抱怨,我们只看到别人的错误,却掩盖了自身的过失和错误,从而使自己越陷越深。

抱怨是可怕的负能量,让人失去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作家三毛说,西班牙有一句谚语:“如果常常流泪,就不能看见星光。”我很喜欢这句话,所以即使要哭,也只在下午小哭一下,夜间要去看星,是没有时间哭的。再说,我还要去采果子呢。

无论是对亲人还是同事,你的抱怨都是一种毒药,它摧毁你的意志,削减你的热情,只能让别人看到你的软弱,无能。

04

不能保守秘密

大多数人因为性子直爽,心直口快,冲动的人说起话来口无遮拦,心无城府,而且这种人心里面秘密少,叫这些人保守秘密,他们,她们很难忍,所以这些人很难保守秘密,经常是秘密的传播者——乱散播谣言、到处说人秘密的是缺乏素质、没有道德的人所为,真正无心的有素质的人还是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朋友间的禁忌是什么 再好的关系也会死于这4件事

在这个世界上,学会倾诉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但是学会保守秘密更为重要。如果朋友向我们倾诉心中的秘密,我们却忍不住告诉了第3个人,第4个人······可想而知,这会令对方极度缺乏安全感,从而失去对我们的信任。

要让家人对你放心,上级对你放心,下级对你放心,朋友对你放心,也要让敌人对你不“放心”,得人心者得天下,“放心”蕴含着一个人的品格,也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

只有别人对你放心,才肯对你交心,对你谈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给孩子用药?给孩子用药禁忌这4件事
如何给孩子用药?给孩子用药禁忌这4件事
儿童在成长发育阶段,身体的免疫力是比较低下的,如果不适当的注意护理,就容易被一些疾病入侵。孩子生病以后,家长会给孩子买药吃,但是“是药三分毒”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如何给孩子用药?建议有针对性的给孩子吃儿童药,同时不要盲目的相信进口药物,最后不可以滥用抗生素。如何给孩子用药?一、...[详细]
发布于 2021-08-05

最新推荐

刺猬汉斯是个怎样的人
刺猬汉斯是心理学中用于描述一种特定人格特质的隐喻,指代那些表面带刺、内心敏感脆弱的人群。这类人群通常表现出防御性高、共情能力矛盾、自我价值感不稳定、亲密关系困难、潜在创伤经历等特征。一、防御性高刺猬汉斯人格的核心表现是过度使用心理防御机制,...[详细]
2025-08-12 14:06
刺猬汉斯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刺猬汉斯选自什么
刺猬汉斯的故事告诉我们,外在的缺陷无法掩盖内心的善良与价值,真正的幸福源于自我接纳与真诚的付出。这则童话选自格林童话,通过主人公的奇幻经历传递了关于人性、成长与救赎的深刻哲理。1、自我接纳刺猬汉斯因外表怪异被家人排斥,但他并未因此否定自我价...[详细]
2025-08-12 11:37
刺猬汉斯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刺猬汉斯的故事
刺猬汉斯的故事揭示了自我接纳与社会偏见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双重影响。故事通过主人公半人半刺猬的设定,隐喻了边缘群体在寻求认同时面临的内心冲突与外在压力。刺猬汉斯因外表异常被父亲遗弃,却在森林中通过音乐才能获得动物认可,反映了心理补偿机制的作用。...[详细]
2025-08-12 09:57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什么效应
刺猬法则主要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描述亲密关系中保持适度边界的重要性。这一概念源于哲学家叔本华的寓言,强调人与人之间既需要温暖又需避免相互伤害的平衡状态。1、边界保护机制刺猬法则揭示了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自我保护本能。当人际距离过近时,...[详细]
2025-08-12 08:18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 什么叫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是指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心理距离的心理学理论,强调亲密关系中需要独立空间以避免相互伤害。该理论源自叔本华的寓言,主要有心理边界、适度依赖、关系平衡、冲突规避、情感舒适五个核心要素。一、心理边界刺猬法则认为健康的交往需要明确个人心理边界...[详细]
2025-08-12 06:39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 刺猬法则谁提出的
刺猬法则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指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距离的心理现象。这一理论通过刺猬在寒冷中靠近取暖又避免刺伤的比喻,揭示亲密关系中的边界重要性。刺猬法则的核心在于平衡亲密与独立。人与人相处时既需要情感联结,又需维护个人空间。距离过近易产生...[详细]
2025-08-12 05:00
刺猬法则之距离产生美
刺猬法则指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距离有助于维持和谐关系,过近或过远均可能引发矛盾。这一心理学概念源于叔本华的寓言,强调边界感对情感联结的平衡作用。一、边界保护刺猬法则的核心在于建立清晰的个人边界。当他人过度侵入私人空间时,个体会产生防御反应,表...[详细]
2025-08-11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