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性格暴躁该怎么办? 改变暴躁前要先学着欣赏暴躁

发布时间: 2022-03-28 19: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没有暴躁能力的人,是会抑郁的。

01

很多人觉得“暴躁”是一个性格,并且认为这是个不好的性格。

所以有的人特别讨厌自己的暴躁。他们常说:我这个人就是脾气暴躁。我脾气上来的时候,自己都不认识我自己,根本控制不住。

也有的人非常讨厌别人的暴躁。跟一个性格暴躁的人在一起,就像是跟一个地雷在一起一样,不知道哪个筋搭错了就要爆炸一次。性格暴躁该怎么办? 改变暴躁前要先学着欣赏暴躁

其实人人性格暴躁,只是不一定有机会表现。想把一个好脾气的人变暴躁,你只需要给他一个孩子,或者一段婚姻就好了。

在亲子关系中,有很多爸爸妈妈,看着孩子总是玩手机、打游戏,说还不听,就控制不住暴躁了。看着孩子写作业笨手笨脚,还三心二意地不专心,这脾气,骂的时候自己都不愿意睁开眼看。

在情感关系中,你眼睁睁地看着另外一个人愚蠢、不负责任、自私、冷漠,你也就觉得自己变了一个人。绝望到来之前,你会有一种想弄死他的冲动。

暴躁的主要表现,就是看不惯、受不了的特别多。而且没耐心、爱发脾气、遇事急、不理性、难以自控。

暴躁,其实即伤害别人,又伤害关系,也伤害自己。可以称为“三害”性格了。

有些骨子里还有点善良的人,也想改自己的暴躁,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就是告诉自己“凡事忍耐”、“万事克制”、“要充满爱”。

最后,也还是失败。

除非你去深入理解暴躁的形成,才能真正改变暴躁。性格暴躁该怎么办? 改变暴躁前要先学着欣赏暴躁不然只用意志力来改变,只是一种徒劳的压抑。

02

改变暴躁前,我们要先学着欣赏暴躁。

欣赏它为什么来到你的生命里。

暴躁是人在体验到危险的时候,惯性地自我保护的结果。那么我们就要问:暴躁,在保护我们什么呢?人在暴躁的时候,体验到了什么危险呢?

有的人因为体验到了被压迫而暴躁。

当一个人在你面前喋喋不休的时候,你会忍不住要暴躁。典型如《大话西游》中唐僧的磨磨唧唧婆婆妈妈逼逼叨叨,这个动作让一向慈悲为怀的观音菩萨都暴躁了。说了一句:唐僧,你闭嘴。并企图掐死唐僧。这何止是暴躁,这都是暴力了。

当一个人总是要求你做这、做那,对你的行为指指点点,你会忍不住暴躁。比如妈妈看着温暖的太阳告诉你衣服要赶紧收起来,不然一会儿下雨了。比如甲方告诉你他需要一个五彩斑斓的黑,他要求用ps,不能用photoshop。你会有特别想暴躁的冲动。

你心里体验到压迫感越强,你暴躁的冲动就越强。当压迫感超出你的理性值的时候,你就会忍不住暴躁了。性格暴躁该怎么办? 改变暴躁前要先学着欣赏暴躁

这时候暴躁就是一种保护。要是别人压迫你,你还不反抗,告诉自己要心平气和。啧啧~~那会怎样呢?

有的人是体验到了被忽视而反抗。

婚后会有一方变得暴躁,主要是感觉到了另一方日益冷淡的抓狂。你还有个问题想讨论,他却说我累了想睡觉。

在感情里,有时候你看着一个人总是在玩手机,不理你。你就是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想把他的手机夺过来摔了的冲动,太暴躁。

一个人玩到太晚忘记了回家,另外一个人忍了又忍后终于忍到那个人回家了,肯定要大吵一顿。因为太被忽视了。

你每天工作很忙,家务很忙,接送孩子很忙,很累。另外一个人却视而不见,在睡大觉,看电视。你就非常不爽了,这时候你可能连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有的爸爸妈妈特别用心地辅导、操心孩子的作业,孩子却三心二意不愿意听,这时候爸爸妈妈的暴躁,其实也是因为感觉到了自己的用心被辜负了,被忽视了。性格暴躁该怎么办? 改变暴躁前要先学着欣赏暴躁

有的人把你当成一个透明的存在,在你面前还对你视而不见。你还要告诉自己“我无所谓,我很平静”?

有的人是体验到了被否定或误解而暴躁。

你可能很努力的做好了一件事,另外一个人却对你说“一般吧”,你就容易暴躁。你挂着奶奶留给你的项链的照片做微信头像,有的人评论“一看头像,就知道很拜金”,你就产生想骂他的冲动。

老公给你买了个项链,明晃晃的,到单位里有人跟你说了个“炫富。有什么了不起的。假的吧”。你这时候想对他做什么呢?

这时候你有多大的能量能按捺住自己的脾气呢?你除了在心里吐槽下“傻X”,就差一个机会让你可以骂出来了吧。

暴躁还有很多别的可能。有的人是体验到了失控,特别的抓狂,像有的妈妈辅导作业时的像抓奸一样的吼叫,就是体验到了失控。有的人是体验到了不被尊重,要奋起反抗。每个人、每个时候受的伤可能不一样。性格暴躁该怎么办? 改变暴躁前要先学着欣赏暴躁

但我们确定的是:

暴躁,不是一个人单方面的结果。而是人与伤害他的环境互动的结果。

暴躁,只是人体验到无法再承受的伤害后,本能性反抗的结果。

环境和他人不一定真的有伤害他们,或故意伤害他们。但只要人内心体验到了被伤害,就可以暴躁了。人暴躁不是客观发生了什么,而是内心体验到了什么。

03

所以暴躁是改不了的,因为受伤后反抗,是人的自我保护功能,是人的本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暴躁不仅改不了,而且也不需要改。我们想象一下,一个人丧失了暴躁后,会怎么样。

当他被压迫的时候,他告诉自己没关系。当他被忽视的时候,他告诉自己不要反抗。当他被否定的时候,他告诉自己要好脾气。他会怎么样呢?

两种结果:

一个是积蓄力量,终于压抑到了极限,无法再压抑下去,来个大的爆发和反抗,看起来更暴躁。

一个是抑郁。丧失了反抗能力的人,就是会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会抑郁的。性格暴躁该怎么办? 改变暴躁前要先学着欣赏暴躁

所以没有暴躁能力的人,会抑郁的。

就像一个弹簧。如果你给它压力,它就要反弹。压力越大,弹力越大。不能反弹的时候要么就在积蓄力量等待更大的反弹,要么就是被压坏了。

所以感激暴躁。暴躁,虽然让你活得难看了点,但起码还让活成了一个正常人有的样子。

然后思考:我们要改的,不是要不要暴躁的问题。而是问自己:我暴躁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受到了怎样的受伤?他暴躁的时候,他体验到了什么伤害?

伤害的体验,有两个原因造成:

一个是现实刺激,真的有伤害。

一个是对伤害的敏感度。在同样的现实刺激基础上,对伤害越敏感,越容易暴躁。

有的人对否定敏感,有的人对忽视敏感,有的人对被控制、被压迫敏感,有的人对被不尊重敏感,每个人的敏感点不同。但在每个人自己的敏感点上,他就是容易暴躁的。

那这个敏感点怎么形成的呢?

因为小时候承受了太多了。性格暴躁该怎么办? 改变暴躁前要先学着欣赏暴躁爸爸妈妈已经对他这么无数次做了。所以长大后,这个人就对同样的刺激承受力很低了。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总是被指指点点的家庭里,长大了你对指指点点就很容易愤怒。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总是被打击的家庭,你长大后对打击就很难承受。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总是不理解你,长大后你对别人的不理解就很容易愤怒。如果你小时候总是被忽视,你就容易对忽视愤怒。

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小时候吃了这么多苦,不是应该习惯了吗?不是的。小时候吃的苦,人长大了一次都不想再吃了。

所以容易暴躁,是因为这样的伤害,小时候已经承受太多了,长大了再也不想承受了。

04

那我们知道了暴躁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来的。那怎么办呢?

第一步,感谢暴躁,而不是批评暴躁。暴躁在告诉你,有人受伤了。受伤没有应该不应该,疼就是疼,没有对或错,你不能告诉自己“你不该疼,这也是矫情的表现”。暴躁只是一个信号,它在提醒你,你受伤了,你应该去关注下这个受伤。性格暴躁该怎么办? 改变暴躁前要先学着欣赏暴躁

有人来向你报信,你不应该感谢他吗?还要批评他,为什么报信的姿势这么难看?

第二步,倾听暴躁,这个伤害是什么。你在暴躁,你就问自己,我受到了什么伤害。别人在暴躁,你就去问他,他受到了什么伤害。这个伤害在说什么呢?你不该这么对我,你不应该忽视我、否定我、要求我。

第三步,睁开眼看看。别人在否定你、不理解你、忽视你、压迫你,让你觉得很受伤。多少部分是因为他真的很过分,多少部分是因为激活了你早年的创伤?你创伤的部分,是你需要自己负责的部分。

你可以去找人谈论你的这部分受伤,而不是沉浸在受伤里。

第四步,看到需求,并为之负责。当你暴躁的时候,你的需求是什么?你应该尊重我、认可我、倾听我、关注我,这是我的需求。我们发现了这个需求,我们就要自己为这个需求负责。怎么负责呢?问自己:我可以为这个需求做点什么呢?

这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就从暴躁本身,深入到需求层面了。我的这个需求,可能是早年的匮乏,是指向自己的爸爸妈妈的,转移到了当下这个人身上。性格暴躁该怎么办? 改变暴躁前要先学着欣赏暴躁

第五步,选择。当你愿意为自己的伤害和需求负责,你就可以去找方法了。我们可以找出应对伤害和需求的至少3个方式。比如你需要孩子尊重你的辛苦付出,除了用暴躁强迫他,你可以做哪些来满足自己呢?每个需求,都可以找到至少100种方法,来应对。使用暴躁本能性反抗,只是其中方法之一。

注意力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只能抱怨和逃避。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才会去找方法。

这时候暴躁,就成了我们更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一个机会。当我们想与人亲密,就可以使用这个机会。当我们不想亲密,就可以做点什么保护自己,不必使用这个机会。

应对受伤,只是多一种选择,而不是只有暴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改变自己易怒暴躁的脾气
如何改变自己易怒暴躁的脾气
很多时候,面对不喜欢的人或物,我们都会感到非常的生气,变得特别的暴躁,暴躁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伤肝又伤心,所以我们要知道如何改变暴躁的脾气。改变暴躁的脾气,让我们遇到事情时变的冷静,处理得当,暴躁之下的处事和作得决定,是不理智的,是对我...[详细]
发布于 2019-02-17

最新推荐

孩子一上初中情绪低落怎么安慰
初中生情绪低落可能由青春期生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适应、家庭关系、自我认知冲突引起,可通过积极倾听、调整期望、培养兴趣、专业干预、改善环境等方法缓解。1、生理变化:青春期激素波动直接影响情绪稳定性,大脑前额叶发育未完善导致情绪调节能力弱。建...[详细]
2025-05-15 16:58
孩子一上初中情绪低落需要去看精神科吗?
初中生情绪低落可能与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社交适应、家庭关系或潜在心理问题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就医。1、青春期变化:激素波动导致情绪敏感是常见原因。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减少夜间电子设备使用;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跳绳、慢跑;家长可通...[详细]
2025-05-15 16:57
孩子迷恋游戏心理问题的原因
孩子迷恋游戏的心理问题可能由遗传易感性、家庭环境缺失、同伴压力、情绪调节障碍、游戏设计机制成瘾性等因素引起。1、遗传因素:部分儿童对奖赏刺激敏感度较高,多巴胺受体基因变异可能导致更容易沉迷即时反馈的游戏。建议通过基因检测评估风险,采用行为矫...[详细]
2025-05-15 16:56
孩子迷恋游戏心理问题有哪些
孩子迷恋游戏的心理问题可能由逃避现实压力、社交需求缺失、多巴胺依赖、家庭关系疏离、自我认同偏差等原因引起。1、逃避现实:学业压力或家庭冲突可能让孩子将游戏作为情绪出口。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建立应对机制,家长需减少指责,通过制定每日30分钟亲子...[详细]
2025-05-15 16:54
孩子迷恋游戏心理问题怎么解决
孩子沉迷游戏的心理问题与大脑奖赏机制失衡、社交需求缺失、家庭互动不足、压力逃避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薄弱有关,可通过认知行为干预、替代活动培养、家庭关系重塑、时间管理训练及专业心理支持逐步改善。1、奖赏机制失衡:游戏设计的即时反馈机制过度激活大...[详细]
2025-05-15 16:53
孩子上初中我特别焦虑正常吗
孩子上初中我特别焦虑正常吗
孩子上初中引发家长焦虑是正常心理反应,与青春期变化、学业压力、亲子关系调整、自我投射、社会比较等因素相关。1、青春期变化:初中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剧变可能引发家长不适。激素水平波动导致情绪不稳定,独立意识增强可能表现为抗拒沟通。家...[详细]
2025-05-15 16:52
孩子上初中我特别焦虑怎么办
孩子上初中我特别焦虑怎么办
初中阶段孩子成长变化引发家长焦虑是普遍现象,可通过调整认知、改善沟通、自我放松、寻求支持、关注成长五方面缓解。1、认知调整:家长焦虑常源于对初中阶段认知偏差,将升学压力过度放大。初中是孩子身心发展的过渡期,成绩波动、叛逆行为均属正常发展现象...[详细]
2025-05-15 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