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人为什么要取悦自己?我想这是最好的答案

发布时间: 2025-08-10 05:2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工作很累,却还要强撑笑脸参加聚会;明明想休息,却硬着头皮答应朋友的邀约。我们总在取悦他人,却忘了最该取悦的是自己。心理学研究发现,长期忽视自我取悦的人,抑郁风险会高出常人3倍。

人为什么要取悦自己?我想这是最好的答案

一、取悦自己不是自私

1、大脑需要快乐养分

多巴胺、血清素这些快乐激素,70%都靠自我满足产生。

2、心理能量需要补充

就像手机需要充电,定期取悦自己才能保持情绪电量满格。

3、健康需要情绪出口

长期压抑真实需求,身体会通过失眠、头痛等方式抗议。

二、取悦自己的3个层次

1、基础层:满足生理需求

按时吃饭、保证睡眠、适当运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其实是最基础的自我取悦。

2、进阶层:培养兴趣爱好

无论是插花还是钓鱼,专注喜欢的事能让大脑进入愉悦的心流状态。

3、高级层:实现自我价值

完成小目标带来的成就感,是最持久的快乐源泉。

人为什么要取悦自己?我想这是最好的答案

三、日常取悦自己的小方法

1、每天留出“专属时间”

哪怕只有15分钟,泡茶、听歌、发呆,做让自己放松的事。

2、建立“快乐清单”

记录下所有让你开心的小事,情绪低落时随机完成一项。

3、学会说“不”

拒绝不想参加的聚会,不想帮的忙,这是成年人必备的自我取悦技能。

四、取悦自己的正确姿势

1、不是放纵而是滋养

取悦自己不是暴饮暴食、熬夜刷剧,而是选择真正有益身心的事。

2、不需要他人认可

阅读冷门书籍、喜欢小众音乐,你的快乐不需要别人理解。

3、量力而行

不必追求高大上的方式,适合自己才最重要。

人为什么要取悦自己?我想这是最好的答案

取悦自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就像飞机上的氧气面罩,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余力照顾他人。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吧,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美好。记住,你值得拥有最简单的快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女人为什么要结婚生子?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女人为什么要结婚生子?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奇怪的是,大家还是前赴后继地往里跳。至于生孩子?那更是“自讨苦吃”的典范。可为什么女人还是愿意结婚生子呢?难道是为了体验“痛并快乐着”的人生哲...[详细]
发布于 2025-03-25

最新推荐

冲动型人格障碍是否是精神病
冲动型人格障碍是否是精神病
冲动型人格障碍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冲动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行为冲动、难以控制愤怒等特征,属于人格障碍的范畴。精神病通常指精神分裂症、双相...[详细]
2025-11-28 05:00
冲动型人格障碍如何家庭治疗
冲动型人格障碍如何家庭治疗
冲动型人格障碍的家庭治疗主要通过心理干预、环境调整和家庭支持等方式进行。家庭治疗的核心在于改善家庭互动模式、减少冲突诱因、建立稳定的情感支持系统。1、心理干预家庭成员可学习认知...[详细]
2025-11-27 15:20
炎夏露额发型大比拼
时髦度:★★★★★清爽度:★★★★点评:简洁的中分,及肩的中长发,轻轻向后挽起的造型,将五官修饰更立体,额头也更加饱满,俏皮干练,清爽又优雅的露额时髦发型。${FDPageBreak}时髦度:★★★★清爽度:★★★★点评:梨...[详细]
2020-12-03 17:36
冲动型人格属于精神病吗
冲动型人格属于精神病吗
冲动型人格不属于精神病,但可能属于人格障碍的一种。冲动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行为冲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等特征,与精神病的症状有明显区别。精神病通常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详细]
2025-11-27 11:12
对自己不自信是什么原因 对自己总是不自信
对自己不自信可能由成长环境、负面评价积累、过度比较、完美主义倾向、缺乏成功体验等原因引起。1、成长环境童年时期长期被父母或老师否定打压,会导致自我价值感低下。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核心信念会持续影响成年后的行为模式,表现为做事畏首...[详细]
2025-11-27 10:22
对自己不自信是什么原因 对自己特别不自信
对自己不自信可能由成长环境、负面评价积累、过度比较、完美主义倾向、缺乏成功体验等原因引起。长期的不自信会影响社交、职业发展及心理健康,需通过系统性调整改善。1、成长环境童年时期长期被父母或老师否定打压,或长期处于高压控制型教...[详细]
2025-11-27 08:43
家长该不该把自家财务经济情况告诉孩子?大多数家长都做错了
家长该不该把自家财务经济情况告诉孩子?大多数家长都做错了
当孩子睁着好奇的眼睛问"我们家有钱吗",你是选择含糊其辞还是全盘托出?最.新儿童心理学研究揭示,家庭财务教育的黄金期在6-12岁,而90%的家长都错过了最.佳时机。一、为什么孩...[详细]
2025-11-27 08:3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