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对于内向的你 我想要对你说这些话

发布时间: 2022-02-17 15:5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对于内向的你 我想要对你说这些话

首先,我们要认识「内向」这件事。

可能跟许多人认知的不太一样:内向并非后天形成,它其实是有生理基础的。

神经科学认为,在我们大脑中,负责奖励和反馈系统的,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多巴胺通道,另一条是乙酰胆碱通道。

先讲多巴胺通道。

我在工作中,如何更有效地偷懒?中也有提及:多巴胺的本质,是一种起兴奋作用、激发情绪感知的神经递质,它在不同回路之中,能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

1、多巴胺作用于基底核部分,能调节运动技能和表情,跟帕金森症密切相关;

2、作用于中脑-皮质回路,能影响认知、记忆、学习,调节集中力和注意力,跟精神分裂相关;

3、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回路,能使我们感到「愉悦」,调控大脑的奖赏系统……

心理学家 Corr 和 Kumari 1997年的研究表明:当多巴胺充斥大脑时,无论内向和外向的人,都会变得健谈、活跃,充满动力,对外在世界充满激情和探索欲。

区别在哪里呢?

2005年一项研究发现:外向者的伏隔核和杏仁核更「迟钝」。产生相同的效果,它们所需要的多巴胺更多。

而相反,内向者这两个部分更敏感。只需要更少量的多巴胺,就足以刺激产生剧烈的愉悦感。

心理学家 Perpetua Neo 认为:这表明,无论内向还是外向的人,其实都喜欢交流、探索、冒险,差别只是在于阈值:对外向者来说「刚刚好」的强度,对内向者来说,很容易就「过高了」。

这引起的后果,就是疲惫和精力耗竭。

所以,我们的传统观念总是认为:内向的人不喜欢社交 ——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社交,只是内向者更容易感到「疲劳」,从而更倾向于轻度、私密、安静的交流而已。

对于内向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这个社会,太「吵」了。

Perpetua Neo 说:正是无处不在的刺激,使得内向者的神经系统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是乙酰胆碱通道。

你一定还记得:当我们面对新异刺激时,会刺激生成乙酰胆碱。随后,乙酰胆碱流经不同脑区,最终跟受体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激活我们不同的大脑功能区域。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主任 Scott Barry Kaufman 认为:内向者大脑中,乙酰胆碱跟受体结合的通路可能很长,因此能流经更多的大脑区域。

举个例子:内向者的大脑中,双侧额叶、左侧海马体和布罗卡区,这些部位的刺激和外向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他们感知、认知外部世界的方式,跟外向者截然不同。

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右前岛叶皮层( Right frontal insular cortex):这个部位跟共情、反思有关,同时也是大脑负责「避错」的部分。

因此,当内向的人接收到新鲜刺激时,他们这个部位会被激活,从而,他们会把新鲜刺激跟记忆里的经历做对比,以求尽量「不出错」。

表现出来是什么呢?就是他们遇事总会「退一步」,先审视、思考一下,再决定要如何行动。

而相比之下,外向者的乙酰胆碱通路更短,没有这么多的内心戏。

所以,我们总是感觉「内向的人很忙」「内向的人很容易焦虑」,确实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转动,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更容易感到疲劳

想一想,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感受:

很容易想起以前的挫败;

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害怕别人嘲笑你、对你失望;

甚至,患上「冒名顶替综合征」,对自己的行为患得患失……

不要责怪自己,这其实是大脑结构的缘故。

02

那么,针对内向者,有些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你突破社会的刻板认知和桎梏呢?

1. 认识自己

最首要的第一步,就是认清楚自己:我究竟是不是一个内向者?

不要觉得这个问题显而易见。实际上,许多研究指出:人并不是只有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还有第三种类型,叫做Ambivert。

它指的是「既内向又外向的人」,我暂时将它译为「灵活者」。

一项 2013 年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的研究指出:在销售中,灵活者往往是最好的营销人员。因为他们能够敏感地理解对方的情绪和需求,无论面对内向者还是外向者。

那么,灵活者的特点是什么呢?很简单:他们有时候喜欢社交、冒险、探索,有时候又喜欢独处。

外向者通常更喜欢人多的场合,独处时则容易感到焦躁;内向者往往喜欢私密、安静、深入的谈话,人多时会感到疲倦。而灵活者则不然。

他们可以灵活地在两者间倾斜,无论哪种情况,都能够如鱼得水。

当然,前提是在限度内 —— 超过必要的限度,都会感到疲倦。

重点是什么呢?如果你是一个灵活者,那就没必要给自己贴上「内向」的标签,这会严重限制你的可能性和社交空间。

如果你一直认为自己「不适合社交」「不适合探索」「不适合主动」,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会真的丧失这些能力 —— 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不论什么事情,都不妨先走一步试试看,看自己适不适合,再进行调整,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 这就叫做Explore & exploit。

没有谁能够代表你告诉你是谁,除了你自己。

2. 以我为主

内向者最大的优势,在于专注,共情,深度和反思。而这些都需要什么?需要整段的时间和心无旁骛的注意力。

所以,务必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切割,明确:

哪些事情是为别人做的,哪些事情是为自己做的;

哪些时间是可以「给」别人的,哪些时间必须留给自己。

哪些东西是外界需要的,哪些东西是我真正想要的。

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你就很容易在生活中产生疲惫感。

你会感觉:自己一直都在疲于奔命,给别人帮忙,帮别人填补缺漏……恰恰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所以,如何在这个追捧外向的社会里面过好自己的生活?

重点在于,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不是必要的聚会、应酬、出差、交际,拒绝它们也无妨,没必要增加自己的负担。

在每天忙碌工作之余,抽出一段时间,作为自己的「抽屉时间」,哪怕只是静静思考,也能起到非常好的疗愈效果。

不要过度追求高效、快速,步调慢一点,很多东西并没有那么急。

不妨从最简单的步骤开始:每天夜里写一份日记(不要在临睡前),做一下反思和复盘:这一天所有事情,哪些是为别人做的,哪些是为自己做的?

如果后者比例太少,或许就意味着,你需要重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了。

挤出宝贵的注意力,专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这才是你所要不断坚持和争取的目标。

3. 寻找定位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事事都以我为主,不去社交、应酬,难道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发展吗?

这就回到一个问题:在这个商业链接的世界上,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你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而不是你有多少朋友。

简而言之,只要你有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你不用主动去展示,别人也会主动来找你。

小到一个公司里,你可以浸淫在某项技能上,为自己打造「专家」的标签,在别人心中树立起品牌。

像我刚工作的时候,就是以文案见长,各个小组都知道「这个新人文案写得很棒」,他们自己的人写不好,都会过来找我帮忙。这时,我是不是善于交际,整天跟他们吃饭、社交,重要吗?不重要。

后来带团队后,客户要求的方案总是能一稿过。久而久之,难伺候的客户,老板就会丢给我处理,让我专心做内容。至于沟通的部分,不擅长怎么办?没事,配一个AE不就得了。

所以,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第一,一定要跟业务挂钩,去学习和了解公司挣钱的业务,这些才是重心;第二,围绕着核心业务,找到某一个你比较擅长、能够钻进去的细分领域。

这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大到整个个人品牌,你可以写文章,做自媒体,当自由职业者,参加工作室……这个时代,有太多的机会,可以在网络上展示自己,完全无需担心。

对于内向的你 我想要对你说这些话

重点在于,想清楚这几个问题:

对于内向的你 我想要对你说这些话

1)你擅长什么?

2)你喜欢什么?

3)这些东西如何跟别人的需求结合起来?

4)这些东西如何创造新的价值?

在这个基础上,去做出自己的作品和成绩,这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4. 发挥优势

正如前文所说,内向者通常会有两个优势:一个是高度敏感,又称为 HSPs(Highly sensitive persons);另一个是共情能力(Empaths)。

前者是对刺激的反应。无论多小的刺激,都可能在内向者心中唤起强烈的反应,以及唤醒他们的记忆和经验。

这样的人,最适合创意类的工作。他们会注意到生活中细微的事物,会容易对事物进行联结和构架,容易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如果再给他们宽松的环境,较为自由的时间,以及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正面反馈,会极大地激发他们这方面的特长。

这是许多外向者所不具备的。

后者,则是对别人的理解和同理心。他们能觉察到别人的感受,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能敏锐地感受到情绪的起伏波动。与此同时,他们也喜欢帮助别人、关怀别人。来自别人真诚的感谢,会是他们良好的动力。

所以,这一类人最适合做什么呢?需要深入交流和关怀的角色。比如社工,咨询师,讲师,教练,等等。

内向者最好的状态,并不是离群索居,而是:给予他们充足的独处时间,同时又不失少而精的深度交流,并提供良好的反馈和存在感。

这会令你如鱼得水,真正找到自己的节奏。

5. 改变心态

最后,一个小小的建议。

如果你是一个跟我一样的内向者,不要拒绝接触新事物,不要拒绝接触陌生人 —— 你可以跟我一样,把这看作一次挑战,以克服挑战、达成成就的心态去进行。

这一定是困难的,甚至是难受的,否则就不叫挑战了。

但与此同时,这也是让你不断克服自己,产生多巴胺、激活奖赏回路的方式。这种方式本身,就非常有趣。

毕竟,如果只是重复自己熟悉的模式,那就一直没有成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送孩子上学 需要对孩子说的3句话
送孩子上学 需要对孩子说的3句话
送孩子上学,我们总是耳提面命,千交代、万交代就怕孩子有些闪失,调皮捣蛋出了错,上课分心老是错。然而,左一句,「记得要听老师的话,右一句,「上课专心认真一点。却很容易让孩子...[详细]
发布于 2018-01-17

最新推荐

有乙肝大三阳能结婚生子吗
有乙肝大三阳能结婚生子吗
乙肝大三阳患者可以结婚生子,但需做好母婴阻断和伴侣防护措施。乙肝大三阳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三项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详细]
2025-11-26 17:00
有乙肝大三阳可以结婚吗
有乙肝大三阳可以结婚吗
乙肝大三阳患者可以结婚,但需注意病毒传播风险和伴侣健康防护。乙肝大三阳通常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建议婚前双方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健康方接种...[详细]
2025-11-26 15:20
有一种婚姻不如丧偶
长期处于情感冷漠或持续冲突的婚姻,对心理健康的损害可能超过丧偶带来的痛苦。这类婚姻通常存在情感忽视、长期冷战或语言暴力等问题,会持续消耗个体的心理能量,而丧偶后虽然需要经历哀伤过程,但可能获得新的心理成长空间。婚姻中的慢性心...[详细]
2025-11-26 13:41
有羊癫疯的人能要孩子吗
有羊癫疯的人能要孩子吗
羊癫疯患者通常可以生育孩子,但需在病情稳定且医生指导下进行。癫痫控制良好、无遗传倾向的情况下风险较低,若发作频繁或存在特定基因异常则需谨慎评估。癫痫患者若发作已通过药物有效控制...[详细]
2025-11-26 12:02
有羊癫疯的人能结婚吗
有羊癫疯的人能结婚吗
有羊癫疯的人一般是可以结婚的,羊癫疯即癫痫,患者能否结婚主要取决于病情控制情况、遗传风险、伴侣认知、家庭支持、生育规划等因素。癫痫患者在病情稳定、发作频率低且药物控制良好的情况...[详细]
2025-11-26 10:22
有些人谈恋爱很低调很多人都不知道
有些人谈恋爱很低调很多人都不知道
有些人谈恋爱很低调属于正常心理现象,可能与性格特质、关系阶段、职业需求、文化背景、过往经历等因素有关。1、性格特质内向型人格或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更倾向于低调处理感情。这类人群通...[详细]
2025-11-26 08:43
这么向男人提要求,能让他心甘情愿为你付出
这么向男人提要求,能让他心甘情愿为你付出
想让伴侣主动付出却总碰壁?可能问题出在表达方式上。心理学研究发现,同样的请求用不同方式表达,成功率可能相差3倍。掌握这几个沟通技巧,你会发现原来让另一半心甘情愿付出并不难。一、...[详细]
2025-11-26 08:2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