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催促的家长最要命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

发布时间: 2022-02-07 16:4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上个周末在等地铁的时候,看到一幕:

催促的家长最要命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

一个妈妈咆哮说:“我不骂你,我管不了你,你看看老师怎么罚你!”

在她身后,是个背着书包的可爱小男孩。当然,小男孩低着头,满脸沮丧不敢吭声。

妈妈看都没看儿子一眼,继续旁若无人地发泄:

“7点叫你,结果磨蹭到8点才起床。8点半才洗漱好,早餐都来不及吃。现在好了,要迟到半个钟。

我不管你了,你自己去给老师解释为什么迟到!是不是妈妈没叫醒你,还是你自己要拖拖拉拉?!最好老师罚你抄十遍试卷!”

从站台一直骂到地铁车厢里,从上车一直骂到下车。

01

不管多大年纪的孩子都会磨蹭

这是人的天性

很心疼这位小朋友,但对这位妈妈的烦恼我更有同感。

孩子小的时候,每次我陪他吃饭都是一场“硬仗”:

含着饭在嘴里用舌头磨来磨去,硬是不吞进去,还做鬼脸;有时候还要跑,逼着我追着去喂,完全把吃饭当做另外一种游戏。

一小碗饭,他能吃上一个钟头。我这么好脾气的人,都被他气得想揍人。

心理咨询师们做过一个调查:“你最不满意自己孩子的是什么?”

结果,很多家长的第一个答案就是:磨蹭。

如果你为人父母,你家里一定经常发生这样的场景:

1、起床问题

就像我在地铁上碰到的妈妈:7点叫醒他,结果这孩子8点才起床。气得你想在他睡懒觉的时候当头一盆冷水泼下去。

2、吃饭问题

看过一位32岁母亲的抱怨: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

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

虽然我也知道这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3、做作业问题

前段时间有篇文章很火,专门讨论父母陪孩子做作业的各种心酸:

有家长吐槽自己孩子一晚上只做5道选择题,马上得到一大波回复:

“淡定,你没碰到两小时一题没做的!”

“哎,三个小时,写作文,20个字。真的很想砍人。”

“一写作业尿尿、拉屎、喝水,肚子不舒服、腿让蚊子咬了,各种事情分分钟想揍他。”

“老师让十分钟做完五十道十以内的加减法,包括写名字。三分钟过去了,这货还在把名字写了擦,擦了写,想吼硬是憋住,快内伤了。”

类似问题,层出不穷。

什么时候能够不磨蹭?

很抱歉,不存在这样的时候。因为不管多大年纪的孩子都会磨蹭,这是人的天性。

02

磨蹭其实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每个人都有过小时候。想想自己小时候,你肯定也会因为磨蹭,受过父母的催促甚至谩骂。

你改了没有?

相信你也改不了。

我后来仔细思考了一下,其实父母催促孩子,实际上是要求孩子与自己在同一时区同一节律:

你催促孩子快点起床,是因为你也赶着要上班;

你催促孩子赶快吃饭,是因为你要收拾碗筷;

你催促孩子做作业要迅速,是因为你自己的工作都还没完成。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当我们不断提醒孩子要“快快快”的时候,你是以成年人的节奏带了他的节奏。

儿科医生和科学家已经发现,孩子是有自己的生理节律的,具体如下:

2岁半以前的孩子,完全没有“时间”这个概念。他们完全活在当下,没有过去的回忆,也没有未来的焦虑

到了2岁半,孩子对“时间”“先后”这些词才有了初步认识;

2岁半到3岁,孩子的时间观念飞速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能分得清了;

4岁的孩子,能够描述出在幼儿园里干了些什么,但还不能具体说出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这一点孩子要到5岁才能做到;

6岁的孩子更进一步,开始喜欢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但对于类似于半小时、20分钟之内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他们没什么感觉;

7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分得清时间了,却是他们最磨蹭的时候: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面,其实还没有接受在特定时间做特定事情的节奏。

所以,磨蹭其实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只有当他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感受“时间”、感受按时做事情的规律,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但如果你越俎代庖,强行阻断他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后果不堪设想。

03

经常被人催促,后果很严重

知道了孩子的生长节律以后,我再也不敢催我家小朋友了。因为经常被人催促的孩子,有可能长成两种极端性人格:

第一,过分依赖型

比如催做作业这件事。如果孩子在一边做,家长在一边指手画脚,其实孩子会非常紧张,作业越做越慢。

最终你不得不亲自上阵,直接帮他做,或者手把手教他怎么做出来。

结果是什么?

孩子该不会的还是不会,而且还会变成非常依赖你。

就像心理学家Erica Reischer所说:“你的孩子没有机会去学习怎么为自己负责,也没有机会练习一些诸如时间管理、自我约束这样的重要生活技能。”

你想让他赶快学会你会的东西,结果最后他连你的水平都超不过。

第二,极度反叛型

想想如果你每天耳边听到的都是这样的“咒语”:

“起床,快起床!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这是鞋子、这是衣服,你有没有在听!你就穿成这样出门吗?……”

每天都是唐僧念经一样在你耳边叨叨,天生反骨的人会极度反感。

已经有研究证明,如果你的孩子本来性格就强,容易在催促中变得易怒易烦躁、耐性差,根本听不进别人劝。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说:

依赖性人格的孩子,因为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觉自己是‘坏孩子’,失去自信;

催促的家长最要命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

而反叛性人格的孩子,却只会越来越无视父母,变得自私冷漠。这两种孩子,都毫无例外地丧失了自我。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我都不想我家的小孩子变成那样。

04

磨蹭,其实能够很有效率

其实我读高中的时候,就认识几个公认很磨蹭的同学。

其中一个男孩子,每次交作文都要被老师吐槽:“××,你能不能写快一点?每一次都是蹭到第二节课上课铃响才交作文。”

他不仅平时写作文慢,考试的时候也慢。

不管考什么,他总要等到老师过来收卷了才肯交。好几次监考老师都威胁他:“再不交就取消成绩了!”

但是每次考试,他都在全班前三之列。高考的时候他没磨蹭,准时交卷,最后去了复旦大学。

我这位同学从小做事就很磨蹭:吃饭也慢,起床也慢,做作业也慢。跟现在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催促的家长最要命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

每次问他考试的秘诀,他都是这么说的:“慢慢想嘛,急着做题没用的。想想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再做同样的题不就快了嘛。”

很多家长都会催促孩子做事,是因为他们普遍认为:孩子拖拖拉拉,总是赶不上别人脚步,孩子学东西慢,还怎么跟人家竞争?

其实我们真错了。

比如做题目,有时候也许孩子真的做得很慢。但正因为慢慢思考,才能让他对题目了解得更加深一点。

孩子磨不磨蹭,跟他是否聪明、是否学习好没有必然联系。

慢,其实才是最快的方法。磨蹭,其实能够很有效率。

05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

催促的家长才最要命

像我的同学一样,那些会思考的孩子,真的挺磨蹭的。

有位爸爸去接儿子放学,在学校门口等了半个小时还没见人。心里已经火冒三丈了:“这孩子,怎么连放个学都这么磨叽!”

他围着校园兜了一圈,终于在学校一个小工地上发现了儿子:他正在全神贯注观察工人打桩。

见到爸爸来了,这孩子兴奋地说:“爸,我发现了打桩机工作的原理!”

结果他爸爸哑口无言:哦,这孩子磨蹭原来也是有原因的。

心理学家Erica Reischer经常会收到很多父母投诉:自己的孩子好像根本没有时间观念,经常丢三落四,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但是当他单独问了孩子以后,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安排其实是非常合理、有序的,而且还会养成习惯。

家长知道了这一点以后非常惊讶:“为什么他从来不跟我说?”

Erica Reischer会跟他们说:“因为在催促和抱怨的氛围之下,孩子根本就不想说。”

孩子和家长,看似并肩同行,但其实是在不同的轨道运行,各有各的去路。家长出面干涉,其实会跟孩子“撞车”,这就容易出事。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才最要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这种催促 可以切断孩子的行为和思想之间的联系
这种催促 可以切断孩子的行为和思想之间的联系
从刚识字到小学四年级,小编的字都很好看。那个时候小编还是很擅长画画的,画的还是原创的,不是老师教的。例如,小编发明的两个八字组合的蝴蝶画法(一个八字横着,一个八字竖着,然后全班大部分人都模仿我的画)小编画的肉包子&hellip&hellip都来自现实生活,但不拘泥于生活。小编的学...[详细]
发布于 2021-04-28

最新推荐

谈恋爱真的看颜值吗
谈恋爱真的看颜值吗
谈恋爱确实会受到颜值的影响,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颜值在初期吸引力中起重要作用,长期关系更依赖性格、价值观、相处模式等内在因素。影响恋爱选择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印象、社会文化标准、个人审美偏好、情感需求匹配度、关系发展阶段等。1、第一印象人类大脑...[详细]
2025-08-17 16:35
谈恋爱真的就只看脸吗 谈恋爱长相重要吗
谈恋爱真的就只看脸吗 谈恋爱长相重要吗
谈恋爱并非只看脸,但长相确实在初期吸引力中扮演重要角色。影响恋爱关系的因素主要有性格匹配度、价值观契合、沟通能力、经济基础、共同兴趣等。1、性格匹配度长期关系中性格互补或相似往往比外貌更重要。外向者可能更青睐活泼的伴侣,内向者则倾向选择能提...[详细]
2025-08-17 14:55
谈恋爱真的就只看脸吗 谈恋爱都是看脸吗
谈恋爱真的就只看脸吗 谈恋爱都是看脸吗
谈恋爱并非只看脸,外貌吸引力只是初期接触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关系的维持更多取决于性格匹配、价值观契合、情感互动、经济基础和生活习惯等多维度因素。外貌在恋爱初期确实可能起到筛选作用,这与人类进化中形成的本能判断有关。视觉信息能快速传递健康、基...[详细]
2025-08-17 13:16
谈恋爱真的就只看脸吗 恋爱看脸还是感觉
谈恋爱真的就只看脸吗 恋爱看脸还是感觉
谈恋爱并非只看脸,但外貌吸引力在初期接触阶段确实起到重要作用。长期关系的维持更多依赖性格匹配、价值观契合、情感互动、信任建立和共同成长等因素。感觉是综合生理吸引与心理共鸣的结果,二者往往相互影响。一、外貌吸引力的作用进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详细]
2025-08-17 11:37
谈恋爱真的会变笨吗
谈恋爱真的会变笨吗
谈恋爱不会让人变笨,但可能因情绪波动和注意力分配改变暂时影响认知表现。恋爱中常见的分心、情绪化决策或依赖行为可能被误认为变笨,实际是大脑适应新情感模式的正常反应。恋爱初期大脑会分泌大量多巴胺和苯乙胺等物质,这些神经递质能带来愉悦感,同时可能...[详细]
2025-08-17 09:57
谈恋爱真的不能讲道理吗
谈恋爱真的不能讲道理吗
谈恋爱时讲道理并非完全不可行,但需要分场景和沟通方式。亲密关系中情感需求往往比逻辑辩论更重要,过度讲道理可能引发矛盾,而恰当的逻辑表达能促进关系健康发展。大多数恋爱冲突源于双方情绪未被接纳时直接进入理性讨论。当伴侣倾诉烦恼时,首要需求是情感...[详细]
2025-08-17 08:18
谈恋爱怎样了解一个男人
谈恋爱怎样了解一个男人
了解一个男人需要观察他的行为模式、沟通方式和价值观,可以通过日常互动、关键事件反应和社交关系等多维度评估。主要观察点包括情绪稳定性、责任担当、共情能力、未来规划及对待异性的态度。1、情绪稳定性观察他在压力或冲突中的表现,例如工作受挫时是否迁...[详细]
2025-08-17 06:3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