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如何远离抑郁 5种消极感受你需要处理好

发布时间: 2022-01-20 16:3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之所以会感到抑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难以释怀。自责,内疚甚至是自罪,都是被抑郁情绪困扰的人最典型的特点。

如何远离抑郁 5种消极感受你需要处理好

人在抑郁的时候,会有很多消极的感受。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针对常见的各种感受我们该怎样进行自我调节。

无望感

“我们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

有时候我们感到抑郁,不一定是因为遇到了什么重大的挫折或者打击,而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总是感觉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况似乎永远都无法好起来。

针对这样的感受,我们要提醒自己:也许这样的感受是真实的,但这并不代表自己对感受的理解是正确的。

否认积极事件

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希望,是因为感受不到希望,而之所以感受不到,要么确实是没有好的事情发生,要么是虽然有好的事情发生,但是被自己无视了。而后者,才是生活中更常见的情况。

如何远离抑郁 5种消极感受你需要处理好

所以,当我们感觉没有希望的时候,就要问一下自己,是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些消极的事情上,而忽略了那些积极的事情?因此,主动的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多关注事情阳光的一面,才有助于摆脱不良的情绪。

糟糕至极

有时候,我们会认为一个小错误都会带来非常糟糕的结果。比如有的人一旦工作中出现差错,就会感到恐慌,认为自己在这个公司没有发展前途了,于是感到悲观和绝望。

当我们有这种感受的时候,不妨再问一下自己:真的有这么严重吗?有没有其他的补救措施呢?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总是高估了事情的严重程度,就说明是那种糟糕至极的认知方式在误导自己,要尽力去避免它。

自责感

在生活中,经常感到抑郁的人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有责任心的人。因为他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一旦遇到问题很少会去指责和抱怨他人,而是习惯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比如曾有一位来访者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在和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会特别自责,非常羞愧,仿佛做了特别见不得人的事,总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多为别人想一想?”

这种感受的背后隐藏的是这样的一种认知方式:错误的内归因。它指的是,对发生的负面事件,认为都是自己的因素导致的;对发生的正确的,积极的事件,认为都是外部因素或者运气的缘故。

当我们把生活中所有问题的责任都归咎于自己,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时,那种内心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最终会像孙悟空身上的五指山一样,压得自己无法翻身。

所以,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要建立更合理的归因方式。特别是,要意识到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环境的因素,时机的问题,以及人的影响。

一出现问题就把问题归结于自己,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即对自己的不负责。

自卑感

抑郁这种情绪一方面指向的是过去,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它指向的是我们本人,也即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

自我评价越低的人越容易感到抑郁。在做事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是没有能力的;在人际关系上,他们觉得自己的是不可爱的,不受欢迎的。这些感受和认知聚集到一起后,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自卑和抑郁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相互影响和“成就”,使我们陷入到消极情绪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如何远离抑郁 5种消极感受你需要处理好

因此,赶走这些不良情绪的关键,就是重新看待和认识自己。

比如当我们遇到问题,出了一些差错,或者被别人否定的时候,需要告诉自己,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更不能以此来评价和贬低自己。生活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重要的是否能够通过不断的尝试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这个过程有多完美。

当我们允许自己犯错,并意识到成长比完美更重要的时候,自卑以及否定自我的念头就会得到抑制。

就像所有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负面情绪一样,没有人喜欢抑郁,但它的出现与否并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所以,重要的不是排斥和躲避,而是调整自己的认知,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它,这样,它才会成为我们探索自我,不断成长的一种能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远离抑郁,你需要处理好5种消极感受!
远离抑郁,你需要处理好5种消极感受!
人之所以会感到抑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难以释怀。自责,内疚甚至是自罪,都是被抑郁情绪困扰的人最典型的特点。人在抑郁的时候,会有很多消极的感受。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针对常见的各种感受我们该怎样进行自我调节。无望感“我们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详细]
发布于 2021-05-26

最新推荐

从来不和邻居来往的人
从来不和邻居来往的人可能出于个人性格内向、社交恐惧、时间精力有限、文化差异或过往负面经历等原因。这种行为在特定情境下属于正常选择,但长期缺乏社交可能影响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系统。1、性格内向内向性格者通常倾向于独处,社交活动消耗能量而非补充能...[详细]
2025-08-21 16:10
从合照姿势看出两人关系
合照姿势能反映两人关系的亲密度和互动模式,常见表现有并肩站立、肢体接触、眼神交流、身体倾斜角度、面部表情同步度等。亲密关系往往呈现更多自然接触和协调性动作,而疏远关系则可能保持明显距离感。1、并肩站立标准社交距离的并肩站立常见于普通朋友或同...[详细]
2025-08-21 14:31
从孩子身上看出父母的教养
从孩子身上看出父母的教养
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往往能反映出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互动模式、情绪管理能力、社交行为表现、规则意识建立以及价值观念传递是观察父母教养方式的五个关键维度。一、亲子互动模式亲子间的沟通方式能直接体现教养风格。民主型父母培养的孩子通常能流畅表...[详细]
2025-08-21 12:51
从多人合照看出关系
从多人合照中观察人物肢体语言和空间距离可以间接推测人际关系亲密度,但需结合具体情境综合判断。多人合照中的人际关系线索主要体现在非语言行为层面。当两人站姿自然贴近、肩膀或手臂有轻微接触时,通常存在较亲密的社会联结。头部倾向对方、身体朝向形成封...[详细]
2025-08-21 11:12
从此关上心门不再为谁开启
长期封闭内心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常由情感创伤、社交恐惧、抑郁倾向、人格特质或环境压力等因素引起。过度心理封闭会影响人际关系,降低生活质量,甚至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情感创伤重大情感挫折如失恋、背叛或亲人离世可能导致心理防御性封闭...[详细]
2025-08-21 09:33
从吃饭看一个人的修养
从吃饭习惯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用餐礼仪、食物选择、进食速度、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度以及餐桌情绪管理五个方面。一、用餐礼仪规范的用餐礼仪是修养的直接体现。使用餐具时动作轻缓不发出碰撞声,咀嚼时不张嘴发出声响,夹菜时避开他人正在取用...[详细]
2025-08-21 07:53
从不主动的女生值得追吗
从不主动的女生是否值得追求取决于她的性格特质和双方互动模式。有些女性天性内敛但情感真挚,有些则可能缺乏兴趣或存在回避倾向。被动型人格的女生往往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谨慎和慢热,需要更长时间建立信任。这类人群通常对感情态度认真,一旦确定关系会表现...[详细]
2025-08-21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