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关于心理性疲劳 心好累这是一种病!

发布时间: 2022-01-18 18:2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有人问我:

关于心理性疲劳 心好累这是一种病!

我总觉得心很累,

关于心理性疲劳 心好累这是一种病!

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趣,

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上班的时候勉强应付工作,

下班之后只想在沙发葛优躺,

玩手机游戏。

我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

但我又不是想死。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是有病吗?

“心好累”,我们几乎都试过这样形容自己。

我们每天都在喊累,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活在这个社会,学习累,工作累,交际累,生活累,好像干什么都累。特别是职场人士,常常有这么一种感觉:上班很累,工作中犯困,下班无力,这一系列的问题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症状,专业名词叫“心理性疲劳”。其实,我们并不是真的那么累,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以及生活状态,大多与体力劳动不相关,但是我们还是经常觉得累。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常常感觉很疲惫?当我们经常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又该如何是好?

01

什么是心理性疲劳?

所谓心理性疲劳,它与因连续工作而致使机体机体能量消耗的生理疲劳不同,它是指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伴随着机体生化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

心理疲劳常常带有主观体验的性质,并不完全是客观生理指标变化的反映。

02

什么人容易中招?

1.以偏概全

仅根据某个细节或非核心的部分信息便对自己、他人或某个事件做总体评价、下结论。

2.追求完美

具有此类认知方式的人,什么都必须做得恰到好处,不容许有半点闪失。

3.固着、固执思维

过于纠结某一事件或人生某一时段,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难以协调。

4.自我中心

思考问题、说话、做事都是从“我”出发,其他人也应该以“我”为中心,考虑到“我”的需要和感受,难于理解别人为什么会有跟自己不同的想法。

5.负性思维

具有这种认知方式的人,缺乏客观性,对人对事不能全面地思考和分析,脑海里充斥着各种负性暗示,对自己感到消极、悲观,比如“我无能”、“我无用”、“没希望”、“没有人喜欢我”等。

关于心理性疲劳 心好累这是一种病!

03

怎样走出心理性疲劳?

1.应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

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边工作边听音乐;与同事聊聊天、说说笑;在办公室里来回走走,伸伸腰;打开窗户,临窗远眺,做深呼吸;下班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谈谈心;双休日来个短途旅行等等。

在这里,要强调介绍“3分钟集中精力呼吸放松法”,感到疲劳无力时,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轻轻闭上双眼,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呼吸上,采用吐气比吸气长的方式进行腹式呼吸,能有效恢复元气。

2.增强心理品质,提高抗干扰能力

由于客观原因,我们也会常态处在压力状态下,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调试放松,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积极增强自己的心理品质。

如调整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格,控制自己的波动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树立“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价格观等,养成开朗、乐观的性格,练就宽容、接纳的心胸。通过这些以提高自己的抗干扰力。

3.培养多种兴趣,积极转移注意力

培养和发掘多方面兴趣,如爬山、打球、看电影、下棋、游泳等等。兴趣多样,一方面可及时的调试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使不良情绪和心态能及时地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有利于消除疲劳无力感。

4.进行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

人的身与心,是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并不能彼此分割开来。一个充满活力的机体可促使人的心理面貌焕然一新,让心理上的紧张与疲劳一扫而光。反过来,心理上的“强健”,也可帮助身体保持或恢复健康。两者始终处于一种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中。经常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健身的人会知道,活动过后那一种轻松畅快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

5.寻求外部的理解和帮助

如果产生心理问题,可经常向家人、知己倾诉,心理问题严重者可以寻求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及治疗。也可以参加有关心理学的培训和学习,例如工作压力管理、情绪管理、科学减压等心理训练课程。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心理性疲劳:心好累,这是一种病!
心理性疲劳:心好累,这是一种病!
有人问我:我总觉得心很累,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趣,做什么都提不起劲,上班的时候勉强应付工作,下班之后只想在沙发葛优躺,玩手机游戏。我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但我又不是想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是有病吗?“心好累”,我们几乎都试过这样形容自己。我们每天都在喊累,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活在...[详细]
发布于 2021-05-26

最新推荐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
职场老实人必看:为什么越忍让越容易被拿捏?职场上总有那么一些人,话不多,活最多,加班不喊累,委屈不声张。有人说他们是“好同事”“好员工”,但真实的结局往往是:升职无份,功劳被抢,背锅常客。越是老实,越是忍让,越容易被当成软柿子捏。不是善良出...[详细]
2025-04-21 17:14
婚外情男人走心表现
婚外情男人走心的表现包括情感投入、行为异常和对原配关系的疏远,这些表现通常源于情感需求、婚姻问题或个人心理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婚姻咨询和个人成长来应对。1、情感投入婚外情男人走心的表现之一是对婚外对象产生深厚的情感依赖。他...[详细]
2025-04-18 22:40
婚外情可以原谅吗
婚外情是否可以原谅取决于具体情况,包括双方的意愿、关系的修复能力以及事件对彼此的影响。婚外情的发生通常涉及信任破裂、情感疏离、沟通不畅等因素,修复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包括坦诚沟通、寻求专业帮助以及重建信任。1、婚外情的原因可能包括情感需求...[详细]
2025-04-18 22:37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
老公出轨愿意离婚,这一行为背后可能涉及情感疏离、婚姻关系破裂以及个人价值观冲突等问题。处理方式包括情感咨询、法律程序和心理调适,具体方法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1、情感疏离是导致出轨的常见原因之一。婚姻中,双方可能因工作压力、生活琐事或沟通不畅...[详细]
2025-04-18 22:29
测测你现在的状态
测测你现在的状态
通过简单的自我评估,可以了解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自我观察、情绪记录和心理测试是常用的方法。心理状态的变化可能源于压力、情绪波动或生活事件,及时调整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1、自我观察是了解心理状态的第一步。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关注自己的情绪、思维...[详细]
2025-04-18 22:12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
测试我们会离婚吗?这个问题无法通过简单的测试得出结论,但可以通过分析婚姻中的问题来评估关系状况。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沟通、信任、情感需求、价值观差异等。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帮助改善婚姻质量,减少离婚的可能性。1...[详细]
2025-04-18 22:09
父亲出轨母亲抑郁
父亲出轨母亲抑郁
父亲出轨可能导致母亲陷入抑郁状态,这种抑郁通常源于情感创伤、信任危机以及家庭关系失衡。应对方法包括心理疏导、家庭治疗以及自我调节,帮助母亲逐步恢复心理健康。1、情感创伤:父亲出轨对母亲的情感打击巨大,可能导致她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愤怒和悲伤。...[详细]
2025-04-18 21:36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