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自律的人很幸福 不自律的人却很痛苦

发布时间: 2022-01-12 17:5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们曾经定了多少目标,可是又有多少实现了。曾经多少次兴誓旦旦地说自己一定要学一门乐器,要学一项技能,可哪次不是败给了手机。

自律的人很幸福 不自律的人却很痛苦

不可否认,这世上有天才,他们有超乎常人的想法,我们可能永远只能望其项背。诚然,我们也许不可能成为天才,但确实可以成为优秀的人。

优秀的人,自律是基本的素养。想让想法得到认可,让汗水成为财富,都需要持之于恒的奋斗和坚定不移的决心,以及严格的自我管理。

以下是来自人民日报的十八条关于自律的建议:

-01-

制定行动计划

既要制定以年或月为单位的阶段性,也要将日常工作学习任务清单化。在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细化落实。

-02-

写下提高自律的原因

这是一个自我确认的过程,确认你要这么做是因为有更高的价值追求,而不是因为某次突然的冲动。

-03-

每天列出清单

每天将工作学习内容写下来,然后按重要性分主次完成。牢记一个原则,今天的事必须要今天做完做好,绝对不能往后拖延。

-04-

保持良好状态

设置一个固定的就寝时间,保证8小时睡眠。充足的睡眠能让你的大脑保持清醒,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抵抗诱惑。

-05-

准备一些应付诱惑的话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难免会受到外界的诱惑与干扰,提前想好如何应对。比如:减肥时,有人给你甜食,那你可以问他有没有水果。

-06-

远离诱惑的源头

将所有可能打断你注意力的诱惑源放置在视野之外或是无法轻易获取的位置,有助于抑制自我放纵的欲望。比如:减肥时,把糖果甜品藏起来。

-07-

请朋友提醒你

当身边时刻有人提醒时,人的自制力会更强。所以,可以让朋友留心你容易陷入的坏习惯,提醒你保持自律。

-08-

自律的人很幸福 不自律的人却很痛苦

加入自律人群

和自律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无形中会受到群体氛围的鼓励。在场的其他人会成为一种无形的监督力量,迫使你约束自己的行为。

-09-

尽量避免饮酒

酒精会降低人们对自己行为所造成后果的反应能力,进而危及其自律力。

-10-

关闭电子产品

工作和学习的时候,记得把手机和IPAD等电子产品关闭,如果你确实需要保持手机畅通,那么请把网络关闭。

-11-

反驳消极思维

计划实施遇到困难时,容易出现消极思维,暗示自己放弃。及时反驳这种消极思维,告诉自己,与其怀疑自我、自怨自艾,不如积极寻求改进方法,把计划执行下去。

-12-

远离舒适环境

环境很重要,以学习为例,可以去图书馆、公共自习室等有学习氛围的地方,在家自学,环境过于舒适,容易消极懈怠。

-13-

量化自己的目标

量化的标准最好以成果代替时间。比如:跑步,不是每次跑一小时完成任务,而是以实际健身效果为衡量标准,挤掉“看似努力”中的水分,确保实际效果。

-14-

为要做的事设置优先级

根据重要程度为待办事项制作计划清单,设置优先级。再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处理,确保把精力花费在最值得去做的事情上。

-15-

及时奖励自己

给自己设置一些阶段性里程碑,及时给自己奖励,可以是一部电影、一双鞋子或者干脆给自己放半天假,让自己尽可能多地获得愉悦感。

自律的人很幸福 不自律的人却很痛苦

-16-

状态不好及时止损

坏状态可以有,但不能无休止。处于低谷时可以给自己放个假,但一定要给这种状态或调整期设置一个止损时间,最长不要超过一天。

-17-

将提醒你自律的东西可视化

在必要的地方设置提示信息,比如,在洗漱间的镜子上贴一张警示语,或是在手机屏保上设置提醒的话,让自己时刻保持自律的信念。

-18-

确定提高自律是为了自己

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如果提高自律是为了取悦他人,而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抱负,那么你的意志力很容易被消耗殆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自律的人各有各的幸福,不自律的人痛苦却大同小异
自律的人各有各的幸福,不自律的人痛苦却大同小异
我们曾经定了多少目标,可是又有多少实现了。曾经多少次兴誓旦旦地说自己一定要学一门乐器,要学一项技能,可哪次不是败给了手机。不可否认,这世上有天才,他们有超乎常人的想法,我们可能永远只能望其项背。诚然,我们也许不可能成为天才,但确实可以成为优秀的人。优秀的人,自律是基本的素养。想让...[详细]
发布于 2021-10-30

最新推荐

经常笑是不是一种病 傻笑是一种什么病
经常笑本身不是一种病,但不受控制的傻笑可能与某些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傻笑在医学上称为病理性发笑,通常由额叶癫痫、假性延髓情绪、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疾病引起。1、额叶癫痫额叶癫痫发作时可能出现无诱因的突然大笑,常伴随...[详细]
2025-07-04 16:08
经常笑是不是一种病 经常笑说明什么
经常笑通常不是一种病,而是健康情绪的自然表达。经常笑可能说明性格开朗、心理状态良好或社交适应能力强,少数情况下可能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或心理障碍有关。经常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积极的心理表现。笑能促进社交互动,缓解压力,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性格外向...[详细]
2025-07-04 14:00
经常笑是不是一种病 经常笑是什么病
经常笑通常不是一种病,而是健康情绪的自然表达。但不受控制的大笑可能与假性延髓情绪、双向情感障碍、癫痫发作、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有关。1、假性延髓情绪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控制障碍,表现为不合时宜的爆发性大笑或哭泣。这种症状常见于...[详细]
2025-07-04 11:51
经常笑是不是得病了
经常笑通常不是得病的表现,多数情况下是情绪健康或性格开朗的体现。但少数情况下可能与某些心理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如假性延髓情绪、双向情感障碍等。笑是人类最自然的情绪表达之一,健康人群因外界刺激或积极情绪发笑是正常生理反应。性格外向者更频繁的笑...[详细]
2025-07-04 09:42
经常笑是不是不正常
经常笑通常是正常的心理表现,但若伴随不合时宜的情绪反应或影响日常生活,则需关注潜在心理状态。笑作为情绪表达方式,多数情况下反映积极心态或社交适应,少数情况下可能与心理调节异常有关。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反应,具有缓解压力、促进社交和增强心理...[详细]
2025-07-04 07:34
经常笑的人会得什么病
经常笑的人通常不会直接患病,但过度或不恰当的大笑可能诱发某些身体或心理问题。主要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短暂性晕厥、头痛、心律失常、心理依赖等潜在风险。1、颞下颌关节紊乱频繁大笑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过度活动,引发关节周围肌肉疲劳或韧带损伤。典型表现...[详细]
2025-07-04 05:25
经常情绪不好但哭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经常情绪不好但哭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经常情绪不好但哭不出来可能与心理压抑、情感隔离、抑郁倾向、激素水平异常、环境适应障碍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既可能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也可能与生理调节功能紊乱相关。1、心理压抑长期压抑情绪表达会形成情感阻滞,大脑前额叶对情绪反应的抑制功能过度...[详细]
2025-07-03 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