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夫妻"感觉正确" 才是美好姻缘的真实展现

发布时间: 2022-01-13 09:4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曾几何时,结婚是在你获得一定财务和社会成就后自然而然的事情。当你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一定的荣誉,几头牛,一亩地,你就该结婚了。但是,在罗曼蒂克的思潮席卷社会后,这一切显得太势利和算计了,新的关注点变成了情绪。人们开始觉得,“感觉正确”才是美好姻缘的真实展现。“感觉正确”里面,包含了对方必须是“那个对的人”,必须彼此能够完美的理解对方,必须双方都不想再和别人困觉。这些想法虽然感人,但被现实证明,会有很大几率造成婚姻的最终瓦解。而这样的结果,让数百万原本谨慎善良的情侣遭遇了情绪的浩劫。作为对于这种想法的修正,我提议以下的这些原则。这些原则在脾性上更加古典,并且能帮助双方来决定是否适合结婚。

夫妻

01

原则一

当我们放弃了完美主义这不仅仅是说,我们要承认我们想要结婚的对象是不完美的。我们还要了解他们具体的不完美的点:他们有惹人厌的地方,难相处的时候,时不时的不理性,有时会无法理解或者体恤我们的感觉。婚姻誓言中应该加入这么一句:“我愿意和眼前的这个人结婚,虽然他会经常让我无法集中心智。”但要注意,这些个人的缺陷不应该被当作个例。别人并不会更好,每个人都很糟糕,我们这个种族天生是有缺陷的。任何一个和你走到一起的人,都会在一些很严重的方面有着极度的不完美。要趁早杀-死“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会很完美”的想法。在考虑结婚前多谈几次恋爱,能帮你更好的认识到这一点。多谈几次恋爱不是为了找到“对的人”,而是让每个人都能第一手的发现,在很多时候,即使是一开始看起来最棒的那些伴侣,凑近了看也是有各种问题的。“只存在一种婚姻,那就是够好的婚姻。”

02

原则二

当我们放弃被别人理解爱情的开端,总是有一种深刻和强烈的被理解的体验:对方了解你寂寞的内心;你不需要向对方解释一个段子的笑点;你们有共同厌恶的人;对方和你有一样的性癖好。这是不会延续的。另一个应该被加入婚姻誓言中的句子应该是这样的:“不管对方看起来有多么了解我,我的心智中总会有很大的部分是对方,或者任何人,无法理解的。”如此,我们不应该指责爱人在解读我们内心时候的失职,他们只是无能为力罢了。他们没有办法理解我们究竟是谁,我们究竟需要什么,而这是很正常的。没有人能够很好的理解任何人,也就无法与任何人产生完全的共情。“不管对方看起来有多么了解我,我的心智中总会有很大的部分是对方,或者任何人,无法理解的。”

03

原则三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疯狂的这个原则看上去很反直觉,毕竟我们自我感觉很好,很正常,疯狂的应该是别人。但是成熟的基础,是主动意识到一个人自己的愚蠢。有人会长时间的失控;有人会无法摆脱过去;有人会产生无用的投射;有人会永远的焦虑。简单的来说,每个人都是傻逼。一个人如果不能经常、深刻地为自己感到尴尬,那肯定是因为这个人没能好好的了解自己。

04

原则四

当我们准备好去爱,而不是被爱我们总是把「爱」当成一件单一的事情。却常常不能区分这个字所表达的“爱人”与“被爱”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我们应该在愿意“爱人”的时候结婚,而不应该纠结于那种对“被爱”的不自然、不成熟的执着。每个人小时候都只知道“被爱”,这使得很多人错误的把「被爱」理解为常态。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总是时刻能够提供舒适、指引、娱乐、食物、清洁,以及绝大多数时候会温暖而愉悦的对待自己。父母不会对小孩子展露自己的欲言又止、欲哭无泪,也不会让孩子看到照顾孩子一天后,疲惫地衣服也不脱就入睡。父母与小孩子的关系几乎完全是单向的。父母不会因为小孩子没注意到自己的新发型而生气,不会因为小孩子没有问他们白天工作累不累而沮丧。父母和孩子都在“爱”,但是小孩子所不知道的是,双方的爱是处在两个极端的。成年后,当我们最初开始渴望爱情的时候,我们几乎都是想要父母曾经提供的那种“被爱”。我们想要在成年世界里,重塑那种儿时的被服侍和纵容。在我们的内心,我们想象着有那么一个人,会理解我们的需求,提供给我们想要的,同时又怀着无比的耐心,和我们产生共情,无私的对待我们,让一切变得更美好。这种想法自然是会造成灾难的。要让一段婚姻顺顺利利,我们要坚定的和儿时的自己说再见,把自己变成父母的姿态。我们需要学会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对方的需求之后。还有一件事要明白。当一个小孩子对父母说“我讨厌你”的时候,父母不会麻木,或者震惊,或者感到威胁,乃至于离开家门。因为父母明白,孩子的话,并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耐心寻索后给出的关于这段关系的深刻解读。说出这句话的原因,可能是小孩子的肚子饿了,可能是一块乐高找不到了,可能是父母不让小孩子玩电脑游戏,或者是身上有些小痛小痒。父母会变得很擅长看透小孩子表面的话语,转而去聆听那部分因为孩子太年幼而不知道怎么表达的真实意图:孤独、疼痛或者害怕。父母明白,面对这些感受时的孩子,可能因此而很不公的对慈爱可靠的父母表达憎恨。我们能看透小孩话语的的能力,在伴侣身上却得不到什么发挥:我们总是急于愤怒地反驳伴侣的话,而无法聆听到他们语言下面真实的表达。第三个应该被加入婚姻誓言的句子应该是这样的:只要在我有能力的时候,我会效仿小时候照顾我的父母,用同样的方式来照顾我的伴侣。这个任务不是个不公平的苦差事,也没有偏离爱的本意。相反,这是唯一配的上爱这个词的感情。只要在我有能力的时候,我会效仿小时候照顾我的父母,用同样的方式来照顾我的伴侣。

夫妻

05

原则五

当我们准备好做家政罗曼蒂克的人,本能上从情感的角度去看待婚姻。但是夫妻两人一辈子一起生活要处理的事情,更加类似于运作一个小企业。他们需要做出排班表、清洁、车接车送、烹饪、修补、丢弃杂物、雇人干活、辞退、修复关系、做预算等等。这些事情在现今的社会中都是没有光彩可言的。那些不得不做这些事情的人,往往对此感到无奈,并且觉得是自己生活出了问题才沦落到做这些事情。然而这些事情才是真正符合“罗曼蒂克”这个词本意“有利于爱情的延续”的。它们应该被视为成功婚姻的基石,并且应该收获更多来自社会的赞誉,应该像攀岩和赛车一样光彩。婚姻誓言中一个核心的句子应该是:“我接受熨衣板的荣耀。”

夫妻

06

原则六

当我们明白性和爱是一体的

同时又不是一体的罗曼蒂克的观点中,性和爱是密切相关的。但婚姻中,这两者的共存,只会维持几个月,或者在比较好的情况下,一、两年。这不是任何人的错,婚姻还有其它的重要元素(陪伴、家政、下一代等等),所以亲密会受到影响。只有当我们能够接受夜生活不可避免的衰退,我们才是为婚姻做好了准备。如此,双方都必须要避免让婚姻是“为了性”而产生的。而且双方还要从一开始就准备面临对婚姻最大的挑战——出轨。统计上来说,这个事情发生的概率是很高的。一个人只有在背叛对方和被对方背叛时候能够成熟的表现自己,才能称得上是为婚姻做好了准备。对于婚内背叛,没有经验又不成熟的观点是:性不一定是爱的一部分,性可是是快速而又无趣的逢场作戏,就像打网球一样,两个人不该试图去互相拥有对方的身体,性只是一点小乐子,所以一方不必太在乎另一方出轨。但这是在刻意忽略人性坚不可摧的本质。没有人可以身为婚外情的的受害者,然后不觉得剜心刻骨。他们无法忘却这样的遭遇。这种情绪当然没有意义,但这不是关键。我们身上的很多东西都没什么意义,但是我们依然要尊重这些东西。出轨的人,要准备好尊重和原谅伴侣的极端的嫉恨,所以也应该尽可能地忍住去和别人发生关系;一旦发生了关系,应该做一切的努力不让别人知道;而一旦真相被伴侣知道,要用超常的耐心来应对。他们不应该试图去说服伴侣,嫉恨是不对的,或者不自然的,抑或是资产阶级的建构。同样的,我们也该做好被伴侣背叛的准备。也就是说,我们要尽力去理解伴侣在和别人发生性关系时候的内心所想。有人可能会误以为,唯一的可能性是伴侣想要羞辱自己,或者所有的爱情都已消失了。但是事实是,伴侣可能只是想要更多的,或者和平时不一样的男女生活。但是要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好像学一门外语或者乐器一样困难,需要很多的练习。只有当一个人能接受下面这两样非常难接受的事情的时候,这个人才应该结婚:1.相信伴侣能够真正的把性和爱分离2.同时,相信伴侣会因为倔强而不能把性和爱分离两个人都需要掌握这两点,因为在两个人的一辈子中,都可能需要展现这两点能力。比起“不和别人发生关系”的誓词,对这两点能力的掌握,才是对于婚姻更有用的。“一个人只有在背叛对方,和被对方背叛时能成熟的表现自己,才能称得上是为婚姻做好了准备。”07

原则七

能够愉快的接受对方的教导

并且冷静的教导对方只有当我们接受,我们的伴侣在很多重要的领域,会比我们更有智慧、更讲理、更成熟,我们才应该结婚。我们应该渴望,从伴侣那边学到东西;我们要忍受伴侣,指出我们不懂的东西。我们在关键的时刻,要把伴侣当作老师,自己当作学生。同时,我们要随时担负起教导伴侣特定事物的任务。这种教导应该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不应该是喊叫、情绪失控的训导。婚姻应该作为一个互相教育的过程。08

原则八

意识到情侣间不会总那么合拍罗曼蒂克的爱情观强调,“对的人”意味着和我们有一样的品味、兴趣和生活态度。这在短期可能是真的。但是在长期来看,这种合拍性的重要性会大幅降低——两人之间的不同会不可避免的涌现。最适合我们的那个人,不是和我们有共同品味的人,而是那个能机智地和我们协商品味不同的那个人。与其追求完美的互补,倒不如,把能够容忍差异的能力,作为识别“对的人”的标志。合拍性应该是爱情的结果,而不是爱情的前提。夫妻生小孩之前参加一些育儿课,是个现在普遍被人接受的观念,发达国家受过教育的人都把这当作正常的事情。然而在结婚前去参加婚姻课,还没有普遍的被人们接受。而这一情况的后果,我们现在日常都在见证着。是时候埋葬罗曼蒂克的婚姻观,转而像准备演唱会一样,为婚姻做练习和彩排。要知道,婚姻比起演唱会来可要复杂很多,需要更多的系统性指导。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6步走,让你抓住美好姻缘
6步走,让你抓住美好姻缘
每一个男女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段好的姻缘。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你真的遇到了这样的姻缘,一定要用正确的方式留住那个对的人。现在,就来看看,如果想要让ta紧紧的跟随你一生,就要学会方式方法和策略。正式约会前如果不是情场高手的话,在受到异性...[详细]
发布于 2014-06-20

最新推荐

高一累了想放弃怎么办
高一学生感到疲惫想放弃通常源于学业压力、适应障碍、自我期待过高、时间管理失衡、缺乏支持系统,可通过调整目标、优化作息、心理调适、建立支持网络、专业干预改善。1、学业压力:高中课程难度陡增可能导致认知超负荷,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效率下降。尝...[详细]
2025-04-25 10:08
朋友想退学怎么劝
朋友想退学可能源于学业压力、职业迷茫、社交障碍、家庭因素或心理健康问题,可通过倾听共情、分析利弊、寻求支持、调整目标、专业干预等方式帮助。1、倾听共情:退学想法往往伴随强烈情绪,急于说服可能适得其反。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具体原因,如"最近发生了...[详细]
2025-04-25 10:02
学生要退学怎么劝
学生退学可能由学业压力、家庭因素、社交困扰、职业规划迷茫、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可通过心理疏导、家校协作、目标重建、资源支持、专业干预等方式应对。1、学业压力:课业负担过重或成绩下滑易引发逃避心理。建议分解学习任务为小目标,采用番茄工作法提升效...[详细]
2025-04-25 09:57
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怎么办
压力过大时可通过认知调整、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社会支持和专业干预五种方式缓解。1、认知调整:压力常源于对事件的负面解读。识别自动化消极思维如"我必须完美"等非理性信念,用ABCDE模型进行辩驳:记录诱发事件A、错误信念B、质疑证据C、建立新...[详细]
2025-04-25 09:51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试失利后的状态调整需要从认知重构、情绪管理、行为策略、环境优化、健康维护五个方面入手。1、认知重构:将考试结果归因于可控因素而非能力否定,采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记录三次因改进方法而提升成绩的具体事例,每天晨间朗读强化积极信念。制作"进步...[详细]
2025-04-25 09:46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与倔强老人有效沟通需要理解心理需求、调整表达方式、建立信任关系、避免正面冲突、寻求共同目标。1、理解心理需求:老年人固执行为常源于对控制感的维护或对衰老的焦虑。认知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思维固化,过往经历形成的价值观难以改变。沟通时应观察老人关注...[详细]
2025-04-25 09:40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情感缺失带来的心理创伤可通过认知重构、情绪管理、社会支持、专业干预和自我成长五方面逐步释怀。1、认知调整:理解父母行为的深层原因可能与其原生家庭、心理创伤或时代背景有关,并非个人价值否定。练习用客观视角分析家庭互动模式,区分"父母行为"...[详细]
2025-04-25 09:3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