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如何成为恰恰好的养育者 给父母的五点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1-10 17:3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温尼科特(D. W. Winnicott. )在心理学历史上享有一席之地,因为他的通俗易懂的方法。

如何成为恰恰好的养育者 给父母的五点建议

他提出人类的幸福,其实并非取决于外部的政治问题,而是由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所决定。

生于1896年,是英国第一位有医学受训背景的儿童精神分析师。尽管他膝下无子,然而他在抚养子女的科普教育中,承担了重要且具有奉献精神的角色:在广播电台制作了600多集节目,不辞劳苦地全国巡讲,著有15本书,其中销量最高的是《家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鉴于英国自古到今都以缺乏温情和内省而闻名,而温尼科特又是英国人,上述这些就显得很奇怪。

然而温尼科特的精神分析成就,尤其建立在对英国人的仔细观察之上。他的儿童精神分析师的视角中,有一种骨子里的英国式质朴素养。

他录制的广发流传的广播节目简单地以平凡奉献的母亲和孩子而命名。他想帮助家长成为恰恰好的父母——这是他著名的概念。父母们无需做到杰出甚至完美,只要过得去就可以。

如何成为恰恰好的养育者 给父母的五点建议

那么,在温尼科特的眼里,如何成为恰恰好的养育者呢?

1、谨记孩子的脆弱性

温尼科特开始让听众印象深刻,是从提出婴儿在心理上之脆弱性开始,婴儿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也不知道在哪里。只是挣扎着存活下去,在下次吃奶之前没有可以抓住的客体,婴儿也无法与自己或者他人互动交流。

温尼科特的工作一直关注这点,并且一再强调养育者需要去适应,适应尝试每件事都去理解婴儿的需要,而非强加自己的意愿到他身上。

2、允许孩子表达愤怒

温尼科特知道健康的孩子有许多暴力和恨,如果父母忘了给孩子喂奶,他警告说:如果你让他失望了,他一定会觉得要被野兽吞噬一般。婴儿有时会表达攻击性,对于父母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允许愤怒的表达,对于所谓的“坏”表现不要对其进行恐吓或是说教。

温氏主张:如果婴儿在愤怒的时候大哭,而身边的照料着保持冷静的做法,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婴儿的能力——即他感受到的以为是真实的感觉其实并非如此。

3、别让孩子太过顺从

当见到婴儿及孩子们顺从自己的规则,父母会很欣慰,这样的孩子们被称作好孩子。

温尼科特却对于此种好孩子甚是担忧,他相信这样的孩子会释放出一种讯息,让那些无法忍受坏行为的家长们过早且过于严格地要求孩子顺从。

这将会导致一种假我的出现:一种表面顺从,表面好的,但其实是压抑了自身重要的本能的人格面具。

在温尼科特的概念中,那些缺乏创造力的成年人,那些内心已经有部分死亡的成年人,他们的父母亲多半没有对叛逆的涵容之心,多半过早地让后代成为好孩子。于是扼杀了-他们变得适度的好,适度的慷慨和善良的能力。

4、让孩子成为自己

每个失败的养育环境都会迫使孩子过早的适应。

举例来说,如果是太过混乱的养育环境,孩子会迅速对环境做出过度判断,孩子的理性部分被过度刺激(也许,在接下去的生活中,他会很理智);

而如果养育环境中有一位抑郁的家长,可能会不自觉地使孩子变得太愉悦,而没有时间去经历必要的抑郁感觉的过程。

温尼科特意识到这种危险:即孩子不得不照顾母亲的情绪。温尼科特尤其憎恨那些人,他们总爱跪着把孩子上下摆弄引其咯咯笑,其实这是利用孩子的笑声来抵御他们自身的悲伤,孩子可能完全不那么认为。

对于健康的养育做法其实很简单,温尼科特觉得以共情的名义做事,了解那小小的、神秘的、美丽的脆弱的人,承认他独特的品质,全然地尊重他。

5、放下沉重的负担

温尼科特见过的许多耗竭的家长,他尝试通过提醒他们,最重要的是正在做的事,来提供支持。然而家长依旧用惯常的方式,就像首相和内阁那般重要。

在养育者要为孩子做些什么的描述中,温尼科特提到了一个很少被直接引用的词:爱。

通常我们对于爱的想象是有关于对某人的神奇的直觉上的连接,然而在温氏的作品中,我们有不同的定义:

爱是关于自我的救赎,为了亲密的需要。

要倾听别人,把自己的需要和假设搁置一边,当一些坏行为出现时,要怀着尊重,达成不被冒犯,不会去报复的约定,就像平时对别人那样,尤其是孩子或是成年人。

如何成为恰恰好的养育者 给父母的五点建议

自从温尼科特逝世后,我们已经在养育上有了一点进步,然而仅仅是一点点而已。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相处。

虽然理论上我们知道他们很重要,但是离温尼科特生前主张的适应还是有很大差距,当和孩子一起时,我们会习惯性地无法克制自己的需求。

我们依旧在学习如何爱孩子,就像温尼科特主张的。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还是有很多的行尸走肉,他们披着成功的外衣,拥有光鲜的社会地位,然而内在却并不一定真实,也会伤到别人。

我们在一条通往恰恰好的养育者的征途上,这是一种和其他任务一样重要的任务,必须坚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养育聪明宝宝 父母该注意什么
养育聪明宝宝 父母该注意什么
每个爸爸妈妈都想自己的宝宝可以健康聪明,那就要懂得怎么护理宝宝了哦?爸爸妈妈要懂得如何提高宝宝的智力?养育一个聪明孩子是项“综合工程”,父母们该注意哪些问题呢?1、喂养的孩子智商高英国剑桥大学营养专家对300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发现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智商比吃乳品的孩子多1...[详细]
发布于 2013-05-13

最新推荐

第五人格如何验号
第五人格验号主要通过检查账号安全状态、角色数据完整性和交易记录真实性等方式进行。游戏账号交易前需重点验证绑定信息是否可修改,包括手机号、邮箱及实名认证状态。角色数据需核对时装数量、角色解锁程度、段位历史等核心指标,可通过游戏内个人主页及战绩...[详细]
2025-07-03 10:08
测一测你以后的样子
心理测试可以作为一种趣味工具帮助人们探索潜在的性格特征或未来可能性,但无法准确预测个人未来的具体样貌或发展轨迹。这类测试通常基于心理学理论设计,通过分析当前行为模式、价值观或情绪倾向,推测可能的发展方向。标准化心理测试如大五人格测试、霍兰德...[详细]
2025-07-03 08:25
大五人格五个因素
大五人格理论将人格特质归纳为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五个核心因素。这一模型通过量化评估个体在五个维度的表现,帮助理解人格差异及其对行为的影响。一、开放性开放性反映个体对新鲜事物的接纳程度和创造力水平。高分者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详细]
2025-07-03 08:00
测一测你未来的身份
通过心理测试可以大致推测个体未来可能发展的身份倾向,常见的潜在身份类型有职业型、家庭型、创造型、服务型、自由型等。测试结果受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需结合现实条件理性看待。1、职业型职业型身份以专业能力和社会角色为核心,表...[详细]
2025-07-03 06:17
npd是精神病吗
npd是精神病吗
自恋型人格障碍属于精神障碍范畴,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度自我中心、缺乏共情、需要持续赞美等特征,通常不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对自身重要性的夸大认知,对无限成功和权力的幻想,...[详细]
2025-07-03 05:51
测一测你适合什么职业
职业倾向测试可以帮助您了解自身性格、兴趣与能力的匹配方向,但具体职业选择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常见的职业测评维度主要有职业兴趣、性格特质、能力优势、价值观倾向、工作环境偏好五种。一、职业兴趣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将职业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详细]
2025-07-02 16:34
创造性人格的作用
创造性人格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创新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增强适应性和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创造性人格的核心特质包括开放性、好奇心、冒险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特质有助于个体在复杂环境中脱颖而出。创造性人格能够显...[详细]
2025-07-02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