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我不想活了就想死" 如何帮助欲自杀者重拾希望

发布时间: 2021-12-31 16:5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当生命默默的凋零

其实,自杀的事件,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一天里的每一分钟,从来不曾停息地发生。甚至,在一些不明的车祸当中,自杀也可能是肇事的原因。自杀的当事者们,像名人一样,也都有各自不为人知的痛苦。然而,大众对名人的不幸,有着发烧的关切;大多数的自杀,却像在寒冬里被风吹落的一片枯叶,其实是沉默而不为人知的。

因此,若身边的人有自杀的念头或举动,适时多给一份关心,是很重要的。但,我们要如何帮助他/她呢?

02

为什么要自杀?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杀,就像昏迷一样,本身只是一连串事件的「结果」,底下藏着复杂的生理、心理、社会「原因」。多数尝试自杀者其实不是想要「结束生命」,而是想要「结束痛苦」。因此去了解究竟他心理的「痛苦」是什么,是非常关键的。

通常,自杀者的心理动机,归纳有以下六种:

一、惩罚自己:当一个人有太强烈的内疚,不断谴责自己,或觉得自己要为别人负责的时候,就可能用自杀来惩罚自己。

二、惩罚别人:若一个人对他人有强烈的愤怒,却无法发泄在对方身上,可能就会转而发泄在自己身上。

三、防止失控:当压力太大,情绪、行为、思考都失控了,自杀成为阻止进一步失控的方式。

四、寻求注意:自杀有时是一种操弄人际关系的方法,让对方顺从自己的意志。这是自杀者可能造成他人反感的原因。

五、摆脱麻木:当压力太大的时候,一个人的感觉会变麻木,以躲避痛苦的感觉。在尝试自杀时,痛觉会打破麻木,唤起活着的真实感。

六、转移注意:当一个人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痛楚,就不会注意到难以承受的心理痛楚。

03

找回生命,好好活下去

当我们了解了他的「痛苦」,接下来,尽可能地倾听、陪伴与支持;

鼓励正向的发泄管道;

找出问题的替代解决方法;

寻找活下去的理由。

此外,建议能够寻求精神与心理专业人员的协助。

因为,许多自杀者同时有精神疾患,像是情绪疾患、焦虑症、人格违常、精神分裂症等,对症下药,就能更好地减轻痛苦,找回生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不想活了是什么心理
不想活了是什么心理
持续存在的轻生念头可能由抑郁障碍、创伤应激、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缺失、重大生活事件等因素引发,需结合心理干预与药物综合治疗。1、抑郁障碍:重度抑郁症患者常伴随持续情绪低落与自杀倾向,与大脑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有关。治疗需采用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配合认知...[详细]
发布于 2025-05-08

最新推荐

独立人格包含什么
独立人格主要包含自我认知清晰、情绪管理稳定、决策自主性强、价值体系明确、边界感清晰五个核心特质。1、自我认知清晰自我认知清晰指个体对自身性格、能力、需求有客观评估,不依赖外界评价定义自我。这类人能够区分真实自我与社会角色,在压力情境下仍保持...[详细]
2025-07-09 10:08
层次越高的人越有修养 越是层次高的人
层次高的人通常表现出更强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共情力,这与认知水平、教育背景及社会经验密切相关。高修养行为主要体现在尊重边界、理性沟通、自我反思三个方面,其形成与长期思维训练、多元文化接触、道德内化过程有关。高认知水平群体更倾向于用前额叶皮层调控...[详细]
2025-07-09 08:25
健全的人格和心智
健全的人格和心智通常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达到相对稳定且适应良好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管理能力、社会适应性、自我认知清晰度、抗压能力以及价值观念稳定性等特征。1、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健全人格的核心要素之一,表现为能够识别自身情绪变...[详细]
2025-07-09 08:00
层次越高的人越有修养 层次越高越有素质
层次较高的人通常表现出更好的修养和素质,这与个人成长环境、教育背景、自我修养和社会经验等因素密切相关。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个人修养奠定基础。家庭氛围和谐、父母言行端正的个体更容易形成稳定的情绪和得体的举止。这类环境中成长的人往往具备较强的共情能...[详细]
2025-07-09 06:17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表现出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具有相对一致性,主要体现在特质延续性、跨情境一致性和发展连贯性三个方面。人格稳定性受遗传基础、早期经验、社会环境及认知机制共同影响,但允许存在适应性调整。人格稳定性并非绝对固化...[详细]
2025-07-09 05:51
层次越高的人越优秀
层次越高的人通常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但优秀的标准因人而异。社会地位、认知水平、情绪管理能力、自我驱动力、价值观成熟度等因素共同影响个人层次。1、社会地位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群往往拥有更多资源获取渠道和决策权,这与其专业能力、人际网络积...[详细]
2025-07-08 16:34
人格的稳定性解释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在长期生活中表现出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的持续性特征,主要受遗传因素、环境塑造、认知模式、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五个维度影响。1、遗传因素人格特质具有显著的遗传基础,双生子研究表明核心特质如外向性、神经质的遗传度较高。基因通过...[详细]
2025-07-08 16:0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