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强迫性囤积癖太可怕 你有这种不良心理吗

发布时间: 2021-12-23 16:3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强迫性囤积癖,种种人类恶习中最无伤大雅的一个。谁没有一抽屉褪色的T恤或者一大堆已经失去弹性的橡皮筋?

强迫性囤积癖太可怕 你有这种不良心理吗

然而,这种现象发展到极端的程度就无法让人忍受了,美国线业公司(A&E)甚至就这种现象制作了一部名为《囤积狂》的电视真人秀。剧中关注的那些房子里屯满了残渣碎片,住户个个焦虑不安,因为他们不是被房东警告就是被卫生检查员发出最后通牒——要么清理干净,要么赶紧滚蛋。一个女主人雇了一伙保洁人员打扫了好几个小时,然而发现她那片珍贵的破地板砖碎片不见后,强烈要求他们找回。太好笑了。然后,我们看到一对夫妇像拓荒者丹尼尔·布恩那样举步维艰的沿着一条旁边堆满东西的“羊肠小道”走向床睡觉。镜头还捕捉到一名妇女问母亲道,一台吸满头皮屑的吸尘器是否比家庭还重要?到了这种程度时,囤积癖已经将受害者推向毁灭的边缘。家里一堆便宜货,乱点就乱点,只要高度别超过脚踝就行了,对不对?

答案是对,但也不对。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OCD)专家兰迪·弗罗斯特和盖尔·斯特凯蒂在他们兴趣盎然的研究著作《Stuff》一书中以哲学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弗罗斯特是名心理学家,他讲述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斯特凯蒂是名社会工作者,她的贡献是概念上的,大部分实地考察由弗罗斯特完成。)在一个例子中,一个名叫艾琳的妇女被囤积癖害惨了,不仅经济上让她变得一无所有,连家庭都被搞得支离破碎。然而这个例子跟拉尔夫的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拉尔夫的家中,浴缸里储满了他在当地大学游泳馆里淋浴时捡到的皮肤屑。

这些人真需要类似“实验”的干预措施了。在“实验”中,囤积狂会试着扔掉一件无关紧要的东西,然后跟踪自己情绪上的呈递减趋势的痛苦,如此训练,直到以后每扔一件东西都变得更简单。作者的语气一直都像临床医生那样泰若自然,偶尔也会添加一种面无表情的幽默感。比如当作者鼓励艾琳试着扔掉一份旧报纸时,她却先从报纸里抖出一个信封,里面还藏着100美元呢。“这不是我预料的结果。”弗罗斯特写道。

强迫性囤积癖太可怕 你有这种不良心理吗

美国人当中有600万到1500万人是囤积狂,与流行的观点相反的是,他们当中很多人都不是很老。弗罗斯特和斯特凯蒂的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仅刚刚超过50岁,其中一些在年轻的时候就有囤积癖的症状,甚至有些在小学时就有。囤积癖的病理特征有很多,而且经常会因为过去的创伤而加重,其中包括OCD(强迫囤积行为的发生),缺乏注意力(阻碍思维的集中),过分的完美主义(标准设立过高,一旦达不到就完全抛弃),还有一种儿童似的逃避行为,不愿接受和丢东西有关的不适感。

然而,这并不是病理的全部。

囤积狂的消费模式和追求面子的人不同:“那些东西成为囤积狂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向外界显摆的外表。” 这种对物品的留恋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某些囤积狂被迫清理垃圾后竟然不忍割爱之痛自杀身亡。对物品的珍藏源于它们所代表的实用性和可能性;比如一个漏水的水桶,只要拉尔夫能想象到它的其他用途,就不会把它丢掉。作者还观察到,极多数的囤积狂自认为是艺术家,作者补充说“也许囤积行为是因为创作力在胡作非为。”

现代世界趋向于将物体抽象化。

比如文件不再储存在柜子里了,而是储存在信息“云”当中。以前靠手工制作东西谋生的人都找不到工作了。在这种背景下,囤积狂那种不由自主的拾荒精神确实有种英雄气慨,他们正好跟那些喜新厌旧的拜物教相反。确实,囤积狂深知,一块使用得当的垃圾在恰当的时机会向主人伸出雪中送炭的援助之手——它可以是一个破水桶,一根针,一个刀片,或者一块土豆上还没腐烂的部分。

Darcy Courteau是《美国学者》杂志的助理编辑。她的小说和散文曾在《新奥尔良评论》和《牛津美国人》上刊登。

《STUFF: 强迫囤积症和物品的意义》

作者:兰迪·弗罗斯特,盖尔·斯特凯蒂

强迫性囤积癖太可怕 你有这种不良心理吗

译者:cutecobra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可怕的强迫性囤积癖,你有吗?
可怕的强迫性囤积癖,你有吗?
强迫性囤积癖,种种人类恶习中最无伤大雅的一个。谁没有一抽屉褪色的T恤或者一大堆已经失去弹性的橡皮筋?然而,这种现象发展到极端的程度就无法让人忍受了美国线业公司(A&E)甚至就这种现象制作了一部名为《囤积狂》的电视真人秀。剧中关注的那些房子里屯满了残渣碎片,住户个个焦虑不安...[详细]
发布于 2020-12-21

最新推荐

什么工作不会得职业病
什么工作不会得职业病
职业病的发生与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密切相关,选择低风险职业可显著降低患病概率,常见安全职业包括远程办公、创意设计、教育咨询、行政管理、自主创业。1、远程办公:居家办公避免物理性职业病,如颈椎病或尘肺病。工作环境自主可控,减少噪音、粉尘等危害。...[详细]
2025-05-19 15:39
什么病很急但不严重请假
需要紧急请假但不严重的疾病通常包括急性肠胃炎、偏头痛发作、突发性耳聋、过敏性皮炎和尿路感染。1、急性肠胃炎:食用不洁食物或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呕吐腹泻,伴随腹部绞痛。治疗需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服用蒙脱石散止泻,必要时使用诺氟沙星抗感染。发病期间...[详细]
2025-05-19 15:37
高三如何让自己自律
高三提升自律需要明确目标、时间管理、环境优化、习惯养成和心理调节。1、目标设定:清晰的目标能增强行动力。将高考分数拆解为各科具体目标,例如数学提升20分,每天完成一套真题。使用SMART原则设定目标: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每...[详细]
2025-05-19 15:36
当人迷茫时不知道做什么工作时该怎么办
职业迷茫源于自我认知不足、外部压力、信息过载、能力错配和决策恐惧,可通过职业测评、小步试错、技能提升、咨询交流和目标拆解逐步解决。1、自我认知:职业迷茫常因缺乏清晰的自我定位。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性格测试等工具能帮助梳理个人兴趣与特...[详细]
2025-05-19 15:35
高三一模考得差还能追吗
高三一模成绩不理想完全有机会追赶,关键在于调整心态、优化方法、强化基础、提升效率、科学规划。1、心态调整:考试失利容易引发焦虑和自我怀疑,但负面情绪会消耗认知资源。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理论建议记录消极想法并反驳,每天进行10分钟正念呼吸练...[详细]
2025-05-19 15:34
选物生地以后干什么工作
选择物生地组合的学生未来可从事科研、教育、医疗、环保、工程五类主流职业方向。1、科研领域:物理与生物学科背景适合进入研究院所或企业研发部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医药企业新药研发中心常招聘此类人才,工作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数据分析。...[详细]
2025-05-19 15:32
高三怎么快速提高
高三快速提高成绩需要科学规划时间、优化学习方法、调整心理状态、强化薄弱环节、合理利用资源。1、时间管理:制定详细每日计划表,将复习任务分解为45分钟一个单元,中间穿插5-10分钟休息。使用番茄工作法提升专注力,早晚各安排1小时记忆黄金时段。...[详细]
2025-05-19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