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易烦躁怎么办 7个让你快乐起来的小妙招

发布时间: 2021-12-21 14:2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五类易发人群需防早春心理烦躁

易烦躁怎么办  7个让你快乐起来的小妙招

多虑族。

这部分人有两类:一是害怕下班回家拥挤,因为长时间乘坐公交,飞机、火车、轮船可能导致一些人产生严重的精神障碍,甚至会情绪失控而跳车。二是害怕应酬。借联络感情的周末或下班访问朋友,对他们来说,已变成一种“任务”,长期应付“狂轰滥炸”的应酬,会引发一系列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

抑郁族。

多见于经济条件较差,又特别好面子的人。由于长假的时候已经把积蓄用的差不多了,刚上班又没有太多的钱,所以不敢买这买那,早春本应该是个美好的季节,但是如此的郁闷也让人无处发泄。

易烦躁怎么办  7个让你快乐起来的小妙招

孤独族。

多见于背井离乡的年轻人。春节过后又要离开家出去打拼了。很多子女又离开了家出去上班了,这样的时候就会加倍思念自己的亲人,不舍离开父母。对于背井离乡的人,看到别人的孩子都能在父母身边,也会使其感到更为孤独凄凉。

悲伤族。

易烦躁怎么办  7个让你快乐起来的小妙招

多见于空巢老人和背井离乡的人,子女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好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能再见一面,这样的时候老人就会感到孤独。对于孤寡老人而言,看到别人的子女在家其乐融融,也会使其感到更为悲伤。

失望族。

在存在“春季心理恐慌”患者中,70%的人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不满、感叹又一年艰难的开始,从而陷入强烈的挫败、失望之中,难以自拔。

妙招一:运动释放法

通过消耗体能来达到消除烦躁的目的。心情烦躁时,不妨到操场上跑几圈,打一场球,出一身汗,心情自然也就得到放松了。所谓“生命在于运动”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妙招二:心理暗示法

暗示是一种心理现象,有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之分。心情不佳是,如果对自己采取消极暗示,只会“雪上加霜”,更加烦躁。这时候,应该对自己采取积极暗示,告诫自己是正常现象,乌云总会散尽,同时多回想一些以前经历过的美好情景和值得自豪的事情,就能够缓解心理压力。人们常说“阿Q精神胜利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妙招三:目标转移法

如果你是因为某件事或者是某个人而感到心情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就不要强迫自己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放松心情,做一些打发时间同时不会耗费你脑力的事情,不妨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只有在你的心情得到缓解和放松以后,你才能够有精力去做自己该做和想做的事情。

妙招四:哭泣宣泄法

宣泄可以缓解女性的抑郁。哭应该算是一种可取的宣泄方式,一个人如果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将来很有可能对自己或者他人做出极端行为。需要提醒的是,宣泄一定要注意方式与方法,不要违背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倾诉也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可以选择自己的挚爱、亲朋或者是信任的人去倾诉自己的苦恼,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

妙招五:中医补肾

春季万物勃发,人体的脏腑适应四季也在复苏功能,这个时候就需要注意补肾。从中医的角度讲,冬季如果没有很好的收藏肾精,就会出现肾阴不足。春季易烦躁就是因为肾阴不足引起的。所以,适当的服用一些补肾产品,能够解决春季烦躁症状。

妙招六:饮食对抗法

人一旦烦躁会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引起失眠症。通过一些食物能缓和紧绷的肌肉,平稳烦躁的情绪,让人获得平静。情绪烦躁应少吃辛辣、煎炸等易上火的食物;多吃清淡凉性食品。

妙招七:色彩调节法

用烦躁情绪看世界,会感觉到一片阴暗色彩,所以巧妙的运用一些温暖的色彩,可以改善烦躁情绪,让心里变得平静。我们可以在服饰、房间色彩上选用一些温暖的色彩,如粉红、橙色、粉黄、金色等等,可以调动积极的情绪。切不可选择黑色、灰色、白色等让情绪低落的颜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孕期牙痛怎么办?教你7个小妙招立即缓解牙痛
孕期牙痛怎么办?教你7个小妙招立即缓解牙痛
牙痛,真的是世界突然灰暗!牙痛不能服用止痛药,也不能立即治愈这种感觉怎么办?不要灰心,孕妇牙痛怎么办?立即止痛,这将立即献给你!孕妇牙痛主要分为上火牙痛和蛀牙痛!孕妇在怀孕期间不能服药,对胎儿有影响。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取大蒜捣碎,温热后敷在疼痛点,可治疗牙髓炎、牙周炎、牙痛...[详细]
发布于 2023-03-28

最新推荐

从来不和邻居来往的人
从来不和邻居来往的人可能出于个人性格内向、社交恐惧、时间精力有限、文化差异或过往负面经历等原因。这种行为在特定情境下属于正常选择,但长期缺乏社交可能影响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系统。1、性格内向内向性格者通常倾向于独处,社交活动消耗能量而非补充能...[详细]
2025-08-21 16:10
从合照姿势看出两人关系
合照姿势能反映两人关系的亲密度和互动模式,常见表现有并肩站立、肢体接触、眼神交流、身体倾斜角度、面部表情同步度等。亲密关系往往呈现更多自然接触和协调性动作,而疏远关系则可能保持明显距离感。1、并肩站立标准社交距离的并肩站立常见于普通朋友或同...[详细]
2025-08-21 14:31
从孩子身上看出父母的教养
从孩子身上看出父母的教养
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往往能反映出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互动模式、情绪管理能力、社交行为表现、规则意识建立以及价值观念传递是观察父母教养方式的五个关键维度。一、亲子互动模式亲子间的沟通方式能直接体现教养风格。民主型父母培养的孩子通常能流畅表...[详细]
2025-08-21 12:51
从多人合照看出关系
从多人合照中观察人物肢体语言和空间距离可以间接推测人际关系亲密度,但需结合具体情境综合判断。多人合照中的人际关系线索主要体现在非语言行为层面。当两人站姿自然贴近、肩膀或手臂有轻微接触时,通常存在较亲密的社会联结。头部倾向对方、身体朝向形成封...[详细]
2025-08-21 11:12
从此关上心门不再为谁开启
长期封闭内心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常由情感创伤、社交恐惧、抑郁倾向、人格特质或环境压力等因素引起。过度心理封闭会影响人际关系,降低生活质量,甚至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情感创伤重大情感挫折如失恋、背叛或亲人离世可能导致心理防御性封闭...[详细]
2025-08-21 09:33
从吃饭看一个人的修养
从吃饭习惯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用餐礼仪、食物选择、进食速度、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度以及餐桌情绪管理五个方面。一、用餐礼仪规范的用餐礼仪是修养的直接体现。使用餐具时动作轻缓不发出碰撞声,咀嚼时不张嘴发出声响,夹菜时避开他人正在取用...[详细]
2025-08-21 07:53
从不主动的女生值得追吗
从不主动的女生是否值得追求取决于她的性格特质和双方互动模式。有些女性天性内敛但情感真挚,有些则可能缺乏兴趣或存在回避倾向。被动型人格的女生往往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谨慎和慢热,需要更长时间建立信任。这类人群通常对感情态度认真,一旦确定关系会表现...[详细]
2025-08-21 06: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