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职场心理 > 正文

为何关系再好也要及时沟通 原来是因为这个

发布时间: 2021-12-14 15:4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所有关系缺乏了沟通,都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为何关系再好也要及时沟通 原来是因为这个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孤独终老,而是跟那个使自己感到孤独的人终老。”

再亲密的关系,没有沟通,彼此间都会产生距离。

01

生活中

及时沟通,少做无用功

有句话说:“许多东西都因不发问而丧失。”

你不说他也不问,按照各自的理解去对彼此好,最后发现自己做的都是一些无用功。

有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妻,相敬如宾近六十载。

每每在吃鸡蛋的时候,丈夫就把自己最爱吃的蛋黄给妻子吃,自己只吃蛋白;妻子也把自己的蛋白给丈夫,自己只吃蛋黄。

后来,当丈夫重病离世之际,对妻子说,其实他最喜欢吃的是蛋黄,他把自己最爱吃的部分都给了妻子。

这时候妻子也泪流满面,抽泣着说,其实我喜欢吃的是蛋白,我以为你不喜欢吃蛋黄,留下蛋白自己吃,所以我也会把蛋白留给你吃。

这对老夫妻,用自己的方式爱了对方一生。但双方却从来没有真正懂得过彼此。

最后,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人和人之间,真心要有,信任要有,最重要的沟通也要有。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最怕的就是不沟通。

与其盲目去猜一个人的心思,不如直接与他对话更加有效。

02

工作中

及时沟通,做人更靠谱

工作中也是一样。上级或他人交办的事情,如果执行过程周期较长的,不管情况如何,中途也要有反馈,要及时沟通。

上级或他人先问你,你就被动了,而主动汇报与沟通,在领导或他人心里会留下“积极主动”的好印象。

阶段性的重要进展,也要及时报告。

及时沟通的好处,一方面要让领导和他人放心,另一方面及时反馈情况能为应变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本质来看,及时沟通强调的不仅仅是责任心,更强调团队配合和人际敏感性。不仅仅是完成事情本身,更需要心里装着与此相关的人。

为何关系再好也要及时沟通 原来是因为这个

与其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反应过激、言辞激烈或阴阳怪气去指责彼此,最后不欢而散,不如及时沟通,事前说清楚。

如果事前,每个人将自己的想法,或希望对方能做到的事情,提前和对方沟通,明确好各自的分工,就可以避免摩擦的产生。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与人交流一次,往往比多年苦思冥想更能启发心智。”

03

再好的关系

都要及时沟通

朋友之间缺少沟通,就会把友情冷落;

爱人之间缺少沟通,就会让爱情淡化;

孩子之间缺少沟通,就会让关系陌生。

所以,关系再好,也别忘了及时沟通。

但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情绪不对,沟通就不对;沟通不对,内容就会被扭曲。

所以,我们不仅要沟通,更要会沟通。

1)要沟通,就要诚心实意

沟通,就是我把你放在心上,以真诚之心待你。不论时代怎样变化,真诚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说话要真诚,不弄虚作假,不费尽心机。说话以爱为根基,真诚的关心对方,从爱的角度去表达,会让人产生力量。

2)会沟通,言语上尊重他人

一个会沟通的人,必定是一个有礼貌,知谦逊的人。

常言道: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从言语上尊重别人,是一个人善良的底线。

把别人放在心里,在言语上尊重别人,面对不如你的人,不可倨傲,面对你不如的,不要卑微。

3)沟通,更要懂得换位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处境和身份。

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

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

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

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

与青年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

与孩子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懂得换位思考,把对方放在心上,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以言语给对方以安慰。

谨言慎行,在说话之前要考虑你将要说出口的话是否会对对方造成伤害。讲话不能只图痛快,要学会换位思考,直率不是言语伤人的借口。

有时,生活就是一种妥协,一种忍让,一种迁就。

为何关系再好也要及时沟通 原来是因为这个

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适宜针锋相对,铿锵有力。

适宜的沟通,往往会比锋利的刀子、伤人的言语更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3种不停消耗你的人,关系再好也要远离
3种不停消耗你的人,关系再好也要远离
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感觉特别累。这种疲惫感,往往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来自心理上的消耗。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中的"能量消耗"比我们想象中更严重。有些关系,表面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却在悄悄榨干你的能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哪些人正在悄悄消耗你,即使关系再好,也要学会保...[详细]
发布于 2025-05-28

最新推荐

测一测自己的异性照
通过简单的心理测试可以初步了解自己在异性眼中的形象特征。异性照测试通常基于心理学中的投射原理,通过分析个人对图像、颜色、场景等元素的偏好,推测潜在的性格特质和社交吸引力。1、色彩偏好测试选择喜欢的颜色组合能反映性格倾向。暖色调偏好者常被认为...[详细]
2025-07-04 08:51
大五人格有什么用
大五人格理论是心理学中用于描述人格特质的核心模型,主要包含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五个维度,可用于职业规划、人际关系优化、心理健康评估及个人成长指导。1、职业规划开放性高的人适合创意类工作,如艺术设计或科研领域,能快速适应新环...[详细]
2025-07-04 08:25
测一测自己的事业运
事业运可以通过职业兴趣测试、人格特质评估、职业价值观分析等方式进行初步判断。影响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个人能力匹配度、职场适应力、机遇把握能力、行业发展趋势、心理韧性等。1、职业兴趣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能帮助识别六种职业倾向类型,包括现...[详细]
2025-07-04 06:42
意志和人格的关系
意志和人格是心理学中两个相互关联但独立的概念,意志通常指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人格则是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内在特质的总和。一、意志对人格的影响意志力强弱直接影响人格特质的形成与发展。高意志力个体更容易培养出尽责性、自律性等人格...[详细]
2025-07-04 06:17
测一测你最适合的专业
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可以初步判断个人适合的专业方向,常见的测评维度包括职业兴趣、性格特质、能力倾向、价值观匹配等。专业选择需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性格测试、多元智能理论等工具综合评估,同时考虑个人学科基础、职业规划、社会需求等现...[详细]
2025-07-03 17:00
强迫思维怎么缓解
强迫思维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行为干预、认知调整、社会支持等方式缓解。强迫思维通常由遗传因素、心理压力、脑功能异常、性格特质、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缓解强迫思维的核心方法,通过识别和修正不合理认知来减少焦虑。暴露...[详细]
2025-07-03 16:34
测一测你最适合的职业
职业倾向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试工具初步评估,常用的测评维度包括性格特质、能力优势、兴趣偏好、价值观匹配等。职业测评能帮助个体更清晰地认识自我与职业环境的适配性,但实际选择仍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综合判断。1、性格特质MBTI性格类型指标从外向内...[详细]
2025-07-03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