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带你走近自闭症儿童 家长对治疗儿童自闭症有关键作用

发布时间: 2021-12-14 15:4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有人说,他们是异类,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纯净,却也像星星一样冷漠,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们有一个美丽而哀伤的名字:星星的孩子。这,就是自闭症儿童,让我们一起走近自闭症儿童,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下面跟随了解一下吧!

带你走近自闭症儿童 家长对治疗儿童自闭症有关键作用

一、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因为在沟通能力、社交能力方面存在严重障碍,自闭症儿童习惯借助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他们拥有异于常人的图像思维和色彩敏感度,故在绘画、构图、色彩运用方面具有更高的天赋。

儿童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二、自闭症病因

带你走近自闭症儿童 家长对治疗儿童自闭症有关键作用

自闭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晰,研究发现自闭症受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而自闭症儿童大脑早期发育异常可能是自闭症发病的直接诱因。另外,神经毒性物质、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神经活性物质等都可能是自闭症的病因。一些自闭症患者存在染色体异常和基因变异,同时,更多的病例在胃肠道症状等其他方面也表现异常。

三、自闭症的治疗

因为自闭症发病原因至今是谜,所以没有根治的治疗手段,但医生、科研人员和患儿家长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积累了很多经验,使许多自闭症儿童能够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行为干预法、特殊教育法、药物治疗法、生物医学干预法以及心理干预法等,其中,常用的是使用高度结构化的、密集的技巧性训练来帮助儿童发展社会和语言技能的行为干预法, 如应用行为分析。

治疗儿童自闭症一定要到专业、正规的医院,以免延误孩子的病情。如果发现得早,再经过正规的干预训练,完全有可能让孩子达到或接近正常儿童的心智水平。所以,家长首先一定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帮助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训练,这对孩子的康复治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治疗儿童自闭症注意事项

带你走近自闭症儿童 家长对治疗儿童自闭症有关键作用

1、自卑是自闭症儿童的强力杀手,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品质。自闭症的孩子往往会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别人,因此一个表扬、鼓励对于一个自闭症儿童来说,意义非常大。成功体验对自闭儿童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家长要降低标准,为他创设成功的机会,努力去挖掘、放大他的优点。

2、自闭症要注意哪些问题?父母、长辈以及家园间的教育方法不一致是自闭症的催化剂,内外统一教育观念很重要。教育方法不一致的表现有:祖辈溺爱,认为孩子胆小、内向是个性的表现,长大了自然会好;父母严格,采取一切手段干预孩子的行为。这样做不仅使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使之更加严重。此时,家长要做的是多角度地观察孩子,与同龄孩子做相应的比较,客观地评价孩子,找到差异,反思自己的教养方法。多向孩子的老师了解相关情况,听听老师的建议。

3、缺乏交流和关爱是自闭症儿童的病源所在,家长要积极地创设机会与孩子沟通。每天保证有固定的时间单独跟孩子交流。自闭症要注意哪些问题?家长可选择在饭后、睡前与孩子交谈。时间控制在15至20分钟内,因为这段时间孩子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谈话的内容要以孩子喜欢的话题为准。平时,选择一些能激发孩子交往愿望、培养良好交往技能的读物进行亲子阅读。

4、缺乏交往能力是自闭症儿童的最大障碍,应积极为孩子创造交往空间。自闭症的孩子喜欢躲在角落里,不愿与人交往,或缺乏交往的技巧。家长应创设一切机会,放手让孩子去接触身边可以接触的人,开阔视野,丰富经验。节假日多带孩子去公园玩耍或者参加同龄孩子的聚会。

了解自闭症,关注自闭症,为自闭症儿童打开一扇窗,传递爱与温暖,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让我们共同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听听他们的心里话,给自闭症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自闭症的儿童有什么特点
自闭症的儿童有什么特点
自闭症儿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社交互动、语言沟通和行为模式上的独特表现。这些特点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会在早期生活中逐渐显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行为模式。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与普通儿童有所不同,导致他们在理解他人情感、表达自己需求以及适应环境变化...[详细]
发布于 2025-01-09

最新推荐

聪明的领导如何对待下属
聪明的领导通常通过尊重信任、合理授权、有效沟通、公平激励和持续培养等方式对待下属,既能提升团队效率,也能促进下属成长。一、尊重信任尊重是领导力的基础。聪明的领导会重视下属的独立人格与专业能力,避免公开批评或贬低。通过倾听意见、采纳合理建议,...[详细]
2025-08-17 16:10
聪明的老实人是怎样的
聪明的老实人通常指兼具诚实品质与高情商的个体,能在保持原则的同时灵活处理人际关系。这类人往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识别他人情绪和需求。他们选择用真诚的方式表达观点,但会通过调整沟通策略来提升信息接受度。比如面对冲突时,他们既不会违心附和...[详细]
2025-08-17 14:31
聪明的老板怎么对待员工
聪明的老板通常会通过尊重员工需求、建立有效沟通、提供发展机会、营造积极氛围和公平分配资源等方式管理团队。1、尊重需求重视员工个体差异,关注工作与健康的平衡。避免过度加班文化,主动了解不同岗位的生理心理负荷,例如为技术岗提供护眼设备,为客服岗...[详细]
2025-08-17 12:51
刺猬原理给我们的启发
刺猬原理给我们的启发在于揭示了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距离的重要性,既不过分疏离也不过度亲密,才能建立健康持久的关系。刺猬原理源自哲学家叔本华的寓言,描述一群刺猬在寒冷中试图靠近取暖,却因身上尖刺互相伤害,最终找到既能取暖又不被刺伤的最佳距离。这...[详细]
2025-08-17 11:12
刺猬性格一般人驾驭不了吗
刺猬性格的人并非完全无法被他人理解和相处,但确实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包容度和沟通技巧。这类人群通常表现出强烈的防御性、敏感多疑、情感内敛等特征,容易在社交中产生距离感。刺猬性格的形成往往与成长经历中的创伤或长期缺乏安全感有关。他们可能经历过被...[详细]
2025-08-17 09:33
刺猬型人格有多可怕
刺猬型人格并不一定可怕,但可能对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刺猬型人格通常表现为对外界保持高度警惕,内心敏感多疑,容易产生防御心理,有时会表现出攻击性。这种人格特征可能与童年经历、心理创伤或长期压力有关。刺猬型人格的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显...[详细]
2025-08-17 07:53
刺猬型人格是什么样的
刺猬型人格是一种以敏感防御、情感疏离为核心特征的心理行为模式,常表现为外在冷漠与内在脆弱的矛盾状态。这类人格的形成可能与早期情感忽视、创伤经历、高敏感特质、社交挫折、防御机制过度激活等因素有关。1、敏感防御刺猬型人格对外界刺激异常敏感,习惯...[详细]
2025-08-17 06: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