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笑一笑十年少 每天笑4次可活80岁以上

发布时间: 2021-12-14 18:1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快速,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并不能一下子适应当前的快节奏,也由于工作压力,各种生活压力,自身抗压性不是很好,所以患上抑郁症的,以及有轻度抑郁的人,越来越多了,有心理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笑的太少了,笑变成了奢侈品。勉强的笑容,礼貌的微笑,还是能经常见到,但是真正开怀的大笑,却太少见了。

笑一笑十年少 每天笑4次可活80岁以上

你有多久没有开怀大笑了?

笑,是最好的营养素,有放松身心的作用,如果经常练习,还能扩张血管,提升营养的吸收效率。笑,就像走路一样,对身体的好处显而易见,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笑太需要理由了,每个人闲下来的时候,都希望找点乐子,放松自己的身心,可是往往很难找到笑点。

不知道是人们的压力值太大了,还是生活中值得一笑的事情太少了,反正很难笑起来。其实,并不一定非要去找什么笑点,用外在的因素来刺激自己发笑,而是可以训练自己的笑容。这样有意识的训练,不但可以改善心态,增加人格魅力,更能放松身心,对身体有大大的好处。

笑一笑,十年少,这句话主要说的是心态,心态好人就年轻。但是,笑这个动作,可以让身体很多部位的肌肉,都得到放松,还有止痛作用,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增加进氧量。关于笑的生理功能的研究,有不少结论,这里不一一列举,只需要知道一条即可,那就是笑能让人放松,人的身心一放松,养生效果自然就出来了。尤其是那种肩膀都跟着一起抖动的大笑,是绿色疗法中,比较有效的之一。

不少医生,在治疗疑难重症的病人时,都会开一个微笑处方,比如每天看30分钟喜剧片,或者刺激自己的笑穴,或者自己去制造幽默等等。美国人卡金斯,用大笑疗法,加上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好了自己的强直性脊柱炎,并将此事写在了自己的《疾病的分析》一书中。从此,他不放过每一个让自己大笑的机会。他也因此被称为大笑疗法之父。

笑一笑十年少 每天笑4次可活80岁以上

有句俗话是: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美国不少医院,都设有特殊病房,里面放满了各种素材,以便帮助人们大笑。我国内地有些医院,对病人施行笑疗法后,往往可以使病人提前出院。还有一些人,专门从事微笑疗法的辅助治疗,效果也非常好。

不管是真笑还是假笑,也不管是微笑还是大笑,只要是笑,都对身体有益。着名哲学家罗素曾说:笑是最便宜的灵丹妙药,是万能的药。德国有一个机构,叫做【笑的联盟】,据他们的试验显示:一天能大笑4次的人,大多都能活到80岁以上。

笑一笑十年少 每天笑4次可活80岁以上

如果你很久没有开怀大笑了,那说明你的心理和身体,都崩得很紧,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就是生病的开始。如果说,笑非要一个理由,找不到理由就笑不出来的话,那么,为了健康,就是最好的理由。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笑一笑十年少 瑜伽动作功不可没
笑一笑十年少 瑜伽动作功不可没
啊哈哈哈!噢呵呵呵!”这是笑声,但却不是普通的笑声哦,而是现在日本、香港等地非常流行的笑瑜伽!通过模仿动物的笑表情,来达到一个瘦脸放松心情的目的!笑瑜伽可以单独练,也可以一群人一起练!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这其中瑜伽动作功不可没哦!笑一笑十年少瑜伽动作功不可没一、爱笑瑜伽热身...[详细]
发布于 2012-04-06

最新推荐

聪明的领导如何对待下属
聪明的领导通常通过尊重信任、合理授权、有效沟通、公平激励和持续培养等方式对待下属,既能提升团队效率,也能促进下属成长。一、尊重信任尊重是领导力的基础。聪明的领导会重视下属的独立人格与专业能力,避免公开批评或贬低。通过倾听意见、采纳合理建议,...[详细]
2025-08-17 16:10
聪明的老实人是怎样的
聪明的老实人通常指兼具诚实品质与高情商的个体,能在保持原则的同时灵活处理人际关系。这类人往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识别他人情绪和需求。他们选择用真诚的方式表达观点,但会通过调整沟通策略来提升信息接受度。比如面对冲突时,他们既不会违心附和...[详细]
2025-08-17 14:31
聪明的老板怎么对待员工
聪明的老板通常会通过尊重员工需求、建立有效沟通、提供发展机会、营造积极氛围和公平分配资源等方式管理团队。1、尊重需求重视员工个体差异,关注工作与健康的平衡。避免过度加班文化,主动了解不同岗位的生理心理负荷,例如为技术岗提供护眼设备,为客服岗...[详细]
2025-08-17 12:51
刺猬原理给我们的启发
刺猬原理给我们的启发在于揭示了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距离的重要性,既不过分疏离也不过度亲密,才能建立健康持久的关系。刺猬原理源自哲学家叔本华的寓言,描述一群刺猬在寒冷中试图靠近取暖,却因身上尖刺互相伤害,最终找到既能取暖又不被刺伤的最佳距离。这...[详细]
2025-08-17 11:12
刺猬性格一般人驾驭不了吗
刺猬性格的人并非完全无法被他人理解和相处,但确实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包容度和沟通技巧。这类人群通常表现出强烈的防御性、敏感多疑、情感内敛等特征,容易在社交中产生距离感。刺猬性格的形成往往与成长经历中的创伤或长期缺乏安全感有关。他们可能经历过被...[详细]
2025-08-17 09:33
刺猬型人格有多可怕
刺猬型人格并不一定可怕,但可能对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刺猬型人格通常表现为对外界保持高度警惕,内心敏感多疑,容易产生防御心理,有时会表现出攻击性。这种人格特征可能与童年经历、心理创伤或长期压力有关。刺猬型人格的人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显...[详细]
2025-08-17 07:53
刺猬型人格是什么样的
刺猬型人格是一种以敏感防御、情感疏离为核心特征的心理行为模式,常表现为外在冷漠与内在脆弱的矛盾状态。这类人格的形成可能与早期情感忽视、创伤经历、高敏感特质、社交挫折、防御机制过度激活等因素有关。1、敏感防御刺猬型人格对外界刺激异常敏感,习惯...[详细]
2025-08-17 06: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