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职场心理 > 正文

一张清单告诉你 1分钟可以做多少事?

发布时间: 2021-12-02 15:4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人每天为了工作东奔西走,拿着微薄的薪水,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时间吃早餐,没时间运动,没时间读书,没时间回家看望父母,没时间……

一张清单告诉你 1分钟可以做多少事?

每天,你在不断地应付着各种问题,这让你看起来非常忙碌。对,确实很忙。

可是,你在忙碌着得到了什么?人就像一台电脑,每天,你只顾着输出,尽你所能去完成各种工作任务。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只能胜任那些重复性的工作,更难的你做不了。

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输入。

你每天都很忙。忙得没时间照顾家人、忙得没时间结交朋友,忙得没时间锻炼身体,忙得没时间自我提升。

可是时间长了,你就废了。

一个人慢慢废掉的表现,不是等到他发现不会,而是当他忙到没时间学习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时间,正在偷偷惩罚勤奋的你!只有我们在忙碌的时候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让自己在忙中出成长才是正好你在忙。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时间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时间是一个人最稀缺的资源,但也是世界上最公平的资源,每人都只有24小时。

我们如何分配24小时,效率不一样,时间密度也不一样,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生。

时间并不能被管理,管理的只有自己。

时间管理的基础是精力管理,包括体能,情绪,思维,精神等,而管理的本质是对事件的分类,通过在不同情境下高效完成事件。

据统计,我们70%行为受习惯控制,需要通过养成好习惯可减少大脑消耗,自动作出正确行为。因此,需要用充沛的精力做最重要的事,并内化为每天的习惯与生活方式,最终实现我们的行为。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起是我们需要养成的第一习惯。

通过早起进行自我检视,坚持晨间日记,利用清单系统规划自己,脱离坏习惯的“线下人生”,转换成养成好习惯,平衡工作生活的“线上人生”。

一张清单告诉你 1分钟可以做多少事?

易效能时间管理创始人叶武滨说过一句最经典的话: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在于能否把重要的事情首先做,用心做,不断更新,做到极致,并服务于人,产生最大的价值。

每日计划:三只青蛙的活学活用

什么是“三只青蛙”?它指的是我们每天(周、月、年)最重要的三件事。这是美国作家博恩·凯西做的一个类比,首次出现于他的时间管理著作《吃掉那只青蛙》当中。书中曾提到过帕累托原则,也就是常说的80/20定律。

一张清单告诉你 1分钟可以做多少事?

帕累托原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80/20定律。

于常人而言,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就可以起到百分之八十的效果,完成它们就意味着每天的工作基本完成。所以,当你每天优先吃掉“三只青蛙”,便可以避免把精力、时间浪费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面。

不过,大多数人对“三只青蛙”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要列三件事上面,挑选、制订“三只青蛙”任务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目标具体化、可量化。

但如果每天一开始就去挑战最困难的任务,会让人感到压力。这时可以先从小事做起,先完成几件简单的工作,将大脑充分调动起来,进入状态后再投入“三只青蛙” 的挑战当中。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每天我们要做的事情那么多,三件事肯定概括不完,其他的事情又该如何处理呢?

博恩·凯西为大家介绍了一套相匹配的时间管理方法——ABCDE法。和每天确定“三只青蛙”一样,开始工作前再花一点时间,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对其进行再次安排,确保可以先处理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

“三只青蛙”的等级是A,完成A类任务后就要开始着手B类任务,以此类推。完成不了的时候也别着急,加入第二天的清单,直到全部完成或者选择性地删除。

当明白前两步后便意味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什么是东风?就是完成“三只青蛙”的时间。

“三只青蛙”是每天(周、月、年)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完成它们耗时耗神,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很难高效率地实现。

因此,需要创造“零打扰”的时间段,顾名思义就是干扰项少的时间段。

例如早起或是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时,关掉手机,忽略电子邮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吃掉尽可能多的青蛙”,在此期间,必须对一切浪费时间的活动说“不”。

当别人打扰你的时候请学会说“不”,如果事情不紧急,告诉他们“现在我在忙,稍后我会主动联系您”。然后在今日待办清单上加上一条:联系××。等到完成“三只青蛙”的挑战后再去集中处理即可。

总之,想要更清晰地朝目标前进,更有效率地利用好每一天,就需要把功夫用到“刀刃”上,用时间管理法则变身完成日计划达人。

定期归纳:减少杂乱耽误的时间

1 小马虎,大烦恼

有一天早晨6点多,我被渴醒,起床准备接水,却发现水卡怎么也找不到。

钱包、书包、抽屉、衣服口袋都翻了个底朝天,折腾半小时还是一无所获。

原本计划早起把前天晚上没看完的书看完,这下全浪费在找水卡上了。想到卡里还有一百多块钱,丢了挺可惜,便打电话给后勤人员申请挂失,提交信息后去办公室补办。

让人无奈的是,因为工作人员失误,我的水卡信息在录入时有错,电脑一直查询不到我的信息,最后负责补卡的工作人员直接拿出五大盒档案让我自己找,我把档案翻遍才找到我的档案。

一次疏忽大意,导致金钱(补卡费)的损失,又因补卡导致上课迟到,由此我的坏情绪也滋生了出来。冷静下来后,我想起吉姆·兰德尔写的时间管理系列书籍,里面就曾提到杂乱对于时间管理的影响。

一名合格的时间管理人士必须对时间流逝保持高度敏感,想要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就得明白自己如何利用时间,意识到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

2 如何减少杂乱带来的时间浪费

我有一个朋友,算得上是收纳整理控,其程度可以用“令人发指”来形容。跟他在一起,感觉总被各种流程式的规矩束缚。

每次和他外出,吃饭开的发票必须按照相同的折法,放在指定的位置;回到家,就算着急上厕所也得先把钥匙放在指定位置再去解决生理需求。

起初我很不理解,觉得他的做法纯属浪费时间,可他这样做的好处在日后逐渐显现,在我发了疯似的寻找某个重要文件无果时,他却能通过电话告诉我文件的具体位置,实在让人佩服。

流程化的生活会不会太枯燥?把所有东西都按照规定收纳会不会很烦琐?会很枯燥、很烦琐,但是却很高效。

时间管理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把无效的时间浪费转变成高效的时间利用。流程化的收纳整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总是丢三落四?

除了生活习惯不好,这其实还跟我们的记忆力有关。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 L.沙克特把这种“丢三落四”统称为健忘,是注意力临界区域出现的故障。

在把钥匙或者水卡放在一个地方时,大脑中主管记忆的组织会拍摄一张“快照”把信息存储下来。只有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候,“快照”才清晰,如果在放钥匙的时候,注意力分散,存储信息就容易出现差错,也就记不清到底把钥匙放在什么地方了。

减少杂乱的五个实用方法

如何减少健忘以及意外事件导致的时间浪费?不妨听听这些建议。

1 做足工作、学习的准备

在开始工作、学习之前检查所需物品是否齐全,不要等到进入工作状态后,才突然发现工具不在身边,起身寻找。等找到后,思路也被破坏了。所以,工作前的准备一定不能少。

2 给每件物品分配领域

简单的归纳整理,看似烦琐枯燥,却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例如钥匙放在门后或者床头收纳盒,要用的时候就直接去这两个地方寻找。

其次要注意物品之间的联系,类似的小物品可以集中摆放,博学之人多是知识管理达人,他们为什么可以记住大量信息,很大程度上就源自超强的知识归纳能力。

对物品的收纳也可以从物品之间的联系开始。

如把常用物品放在一起,不常用的东西放一起。或者小物件放一起,大物件放一起。

3 及时分类处理

除了物品要按照领域分配外,信息也需要及时分类处理。很多人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好文章便随手收藏,微博上看到一条段子,觉得很搞笑就赶紧收藏,又或是其他社交平台看到一张有用的图片便立即下载保存。

时间一长,积累的资料也就越来越多,因为没有分类归纳,等到需要从这堆庞大的收藏体系里快速寻找到想要的信息时,就显得非常麻烦。

信息过载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烦恼,目前比较通用的分类法则叫作MECE法则,这个法则来自麦肯锡,核心要求就是“分类之间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简单来说,就是在使用MECE法则分类时,要保证各个要素之间不能有交叉,也不能有遗漏。

4 定期清理删除

每一周,都要删除多余的物品,以及那些无效、过时、重复的信息。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将本周收藏的信息进行归纳,在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对重要资料进行备份,以免意外的发生。

5 接受现实,避免更多的时间浪费

除了学会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还要学会提高快速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从而避免更糟糕的情况发生。

人们短时间内很难在专业技能上得到提升,遇到“意外事件”,依旧会显得笨手笨脚,但在心态上,我们可以做到迅速调整。

当意外来临时,拒绝逃避,承认意外的存在,用更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挑战,从而避免无意义的时间浪费。

杂乱不堪是高效的大敌,也是时间管理的阻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便可以有效避免类似“意外事件”的发生。

碎片时间:自律大人的必备武器

要说碎片时间清单就得先从碎片时间说起,什么是碎片时间呢?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比预计的时间提前完成某项工作后剩下来的时间,就可以称作碎片时间。简单来讲,碎片时间就是一些很短的时间,通常不超过15分钟。碎片时间则多由一些“意外”造成,很难提前精准安排。

例如坐地铁时一般都需要等待几分钟;约人吃饭时,对方迟到,也会被迫多出一段零碎时间。这些碎片时间原本并不在你的计划当中,却是构成时间的重要因素。

掌握碎片时间不仅可以减少浪费,更可以“创造”更多时间。有的人常抱怨时间不够用,总觉得还没做什么一天就已过去。一边抱怨一边刷着朋友圈,

一边焦虑一边看着新剧,稍不注意,就会损失大量时间。但是在那些看似琐碎的时间里,可以做的事情也有很多。

1分钟可以做什么?1分钟可以发个呆,可以刷条微博,发一条朋友圈,打一通电话,回复一条短信,处理一封邮件,做20个俯卧撑……

别小看这1分钟,利用好它,便能做很多事情,浪费还是利用,全看自己的选择。如果每天节省1分钟,一年就是365分钟,6个多小时,足够用来阅读一本书。同理,3分钟、5分钟、10分钟都可以做很多事情,合理安排就好。

每个人的碎片时间清单都需要经过多次的调整,第一次制作时,你会发现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事无巨细地罗列后发现整份清单看起来很庞杂,在执行的过程中掉入了选择的烦恼里,等确定好具体做哪件事后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制订碎片时间清单第一步,学会精简

例如我有1分钟的时间就用来活动下身体和记账,3分钟的时间用来给家人打个电话,做做俯卧撑,收拾下桌子一角,碎片时间越长,选择越多,但都必须在可控的范围内。

表中还加入了半小时及45分钟,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样的时间长度已不是碎片时间了,列出来主要是考虑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不至于乱了手脚,白白浪费时间。比如飞机一旦延误,就很容易被迫多出30分钟以上的“碎片时间”,这时如果你没有计划,碎片时间清单就可以帮助你快速做出选择。

制订碎片时间清单的第二步,给碎片时间赋予场景化

如果说对1分钟、3分钟的认识是模糊的,那对场景的认识应该足够清晰,当你有一定长度的休闲时间时,很难在短时间内衡量出时间的长短。

比如记账这件事,从打开手机软件到完成记录,通常不到1分钟的时间,不妨换成等电梯的时候去记账。

思考一下,你的碎片时间都有哪些特定的场景。

总之,要避免碎片时间清单无效,一是需要减少待办事项的选择,二是为不同碎片化时间制造对应场景。唯有如此,碎片时间清单才会更加有效。

碎片时间清单看似简单却能带来丰富的收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只是时间管理的辅助工具,目的是在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并不意味着用尽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书中,卢梭指出:「自然界中很少有不平等的现象,但当今流行的不平等现象是人类在求生存和进步的过程中,人为逐渐衍形成的」。

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是必然,包括财富、知识、健康、相貌等,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唯有时间是平等的。

管理时间,管理自己。做好当下忙碌的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一张性生活中的保修清单
一张性生活中的保修清单
热恋中的情侣、新婚夫妇总能想出许多办法来使双方的性爱生活得到更新与发展。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久而久之,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或许就懒得努力去促使性爱生活充满新鲜活力了。结果当...[详细]
发布于 2018-08-31

最新推荐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紧张
缓解压力和紧张可以适量吃香蕉、牛奶、燕麦、深海鱼、黑巧克力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谷维素片、安神补脑液、枣仁安神胶囊、逍遥丸、解郁安神颗粒等药物。建议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一、食物1、香蕉香蕉富含色氨酸...[详细]
2025-11-28 16:10
心智包括哪些方面
心智主要包括认知能力、情绪调节、意志行为、社会功能和自我意识五个方面。1、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涉及信息处理的核心功能,包括注意力集中程度、记忆存储与提取效率、逻辑推理水平以及问题解决策略。个体通过感知系统接收外部刺激后,大脑会进...[详细]
2025-11-28 15:45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最有效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最有效
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适量吃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丁...[详细]
2025-11-28 14:06
掩护细菌的“防空洞”——前列腺炎
近一年多来,除尿痛外,还出现排尿困难,尿拉不干净,小腹及大腿常出现一阵阵疼痛或发热,小便后或大便时常有白色黏液自尿道流出,性欲明显下降,失眠多梦,精神压力非常大患者焦急地问:“医生,我的性病为什么治不好?”检查时我发现,他的...[详细]
2020-11-30 11:53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呢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呢
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适量吃香蕉、深海鱼、坚果、全谷物、酸奶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丁螺环酮、劳拉西泮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详细]
2025-11-28 12:02
什么是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是指个体在思维和行为上表现出持续创新倾向的心理特质,通常具备开放性、冒险性、灵活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特征。这类人格的形成与遗传因素、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及个人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相关。1、开放性开放性高的个体对新鲜事物...[详细]
2025-11-28 11:37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吃什么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可以适量吃香蕉、牛奶、深海鱼、燕麦、黑巧克力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帕罗西汀、舍曲林、劳拉西泮、丁螺环酮、氟西汀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详细]
2025-11-28 09:5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