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知识 > 正文

莫言:聪明不是天赋,笨才是

发布时间: 2025-11-21 07:0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莫言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够成熟,不够圆滑,不够老练。”他被误解时从不争辩,吃了亏后从不计较,认准一件事便下足苦功。而像他这样又稳又笨的人,其实恰恰是最聪明的人。正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这个人人自诩聪明的时代,“笨”是一种天赋。走得慢一些,做事拙一些,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的人,往往走得比别人远。

莫言:聪明不是天赋,笨才是

坐得住硬板凳

那些能赢到最后的人,未必有多聪明,但一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硬板凳。莫言小学都没读完,却自幼热爱文学,渴.望成为作家。同龄人在田野里玩耍时,他借来图书躲在猪圈苦读。乡亲们看热闹、闲聊时,他伏在灯下模仿名家进行创作。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除了下地干活,就是看书、写作,日子过得甚是清苦。直到26岁那年,他终于发表了一篇小说,实现了靠笔杆子吃饭的梦想。当上作家后,他笔耕不辍,却一直不温不火。可他没有心浮气躁,而是远离了热闹的社交场,关起门来在家精进写作水平。熬了多年,在年逾花甲之时,他最终斩获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站在聚光灯下,莫言说:“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生活这个试炼场中,谁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找到舞台之前,每个人只能像他一样,于凄清岁月中慢慢地磨,笨笨地熬。磨炼出坚韧的心性与毅力,才能熬得过所有的冷清与艰难。

吃得了闭门羹

起初,莫言不敢给大报大刊投稿,选择的都是地市级刊物。但他满怀期待地寄出稿件,等来的却只有一封封退稿信。不知吃了多少次闭门羹后,他终于接到了《莲池》编辑部打来的电话。对方说,他寄去的小说文风不错,但主题与杂志调性不符,问他能不能换个题材再写一篇。他赶紧连夜打磨了一篇新小说,以最快的速度寄给了对方。谁知,对方看完后很不满意,将他批得一文不值:“你怎么搞的,这一篇还不如前面那篇好。”面对这样的打击,很多人也许会就此放弃。莫言却心平气和地接纳了批评,还“厚脸皮”地拜托对方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他将那篇小说反复修改,又寄给了编辑部。这一次,他的小说总算勉强合格,顺利刊登在了杂志上。莫言,也自此开启了文学之路。每个能成事的人,往往都有经得起失败的韧性,不在乎脸面的“傻气”。世事起伏无常,再优秀的人,也难免会受几次打击,吃几回闭门羹。敏感自尊,放不下面子,只会被命运无情地碾入谷底。人这一辈子,虚无缥缈的颜面,远没有扎扎实实的成长重要。心钝一点,心大一点,不放过任何机会,才有可能乘风而上。

听得了风言风语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诋毁和谩骂随之而来。有人根本没看过他的作品,却羞辱他内心阴暗,满纸胡诌。有人见他迟迟不发新书,就讽刺他徒有虚名,江郎才尽。对于这些毫无根据的中伤,他本可以据理力争,为自己讨个公道。但他却“反应迟钝”,任由旁人冷嘲热讽,从未辩解过一句。他曾在《生死疲劳》里写道:对付嘲弄和讽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装傻,让他的机智变成对牛弹琴、对猪唱歌。身处纷繁世间,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认知不同,格局也不同,谁都免不了会被误解和质疑。但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我们费心费力,争出对错。真正的大智慧,是忍辱不辩,寡言不争。该装傻时就装傻,该糊涂时就糊涂。远离了世事纷扰,解脱了自己的心,方能走得从容,活得潇洒。

练得出真本事

莫言50岁时,开始自学书法。起初他技艺不精,写得像放大版的钢笔字,引来外界嘘声一片。但他深信:一个人只要坚持干一件事,最后总能干出一点儿名堂来。为了寻求突破,他改用左手写字,写累了再换回右手,两手交替着练字。反复练习十几年,他的书法大有长进,获得了专业人士的好评。成功无难事,只怕心不专。所谓的高手,其实就是用心将简单的事情做了千千万万遍。莫言年轻时在棉花厂做工,认识了工友曹庆跃。当时,厂里的青年喜欢吹口哨,两人也经常加入其中。但包括莫言在内的大多数人,只是拿它当不务正业的“瞎胡闹”。曹庆跃却发自内心地热爱吹口哨,将它视为一门值得钻研的艺术。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卖力练习,渐渐吹得比乐器声还要悦耳。凡是他听过的、会唱的曲子,他都会找来反复研究,直到准确无误地吹出来。苦练多年后,他在世界口哨大赛中屡次斩获奖项,成了名副其实的“口哨王”。世上有太多聪明人,自以为是,急功近利,遇事总喜欢寻找捷径。但最好走的捷径,不过是看似“笨拙”地去做重复的事。你不必天赋异禀,完美无瑕,只需不厌其烦地做好眼前的一件事。不知不觉间,你就能练出一身真本事,迎来掌声与喝彩。

人若有大拙,必得之大巧。最顶级的智慧,是做一个稳扎稳打的笨人。耐得住寂寞,舍得下脸面,装得了糊涂,经得起磨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命运绝不会亏待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保守的女人聪明还是笨
保守的女人聪明还是笨
保守的性格特征与智力水平无直接关联,保守的女性可能具备审慎决策、风险规避等优势,也可能存在适应性不足的局限。保守倾向的形成主要与成长环境、人格特质、社会经验、认知风格、情...[详细]
发布于 2025-06-08

最新推荐

老是容易哭是什么原因
老是容易哭是什么原因
老是容易哭可能由情绪敏感、压力过大、抑郁倾向、激素波动、创伤经历等原因引起。1、情绪敏感部分人群天生情绪感知能力较强,对外界刺激反应更明显。这类人容易因他人情绪波动、艺术作品或...[详细]
2025-11-28 17:00
老是怕老公在外面找女人疑心病太重怎么办
老是怕老公在外面找女人疑心病太重可通过心理咨询、建立信任、自我调节、培养兴趣、伴侣沟通等方式缓解。过度猜疑可能与原生家庭创伤、焦虑型依恋、低自我价值感、过往情感创伤、伴侣行为异常等因素有关。1、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识别...[详细]
2025-11-28 14:55
老是内耗怎么办心态不好怎么调整
老是内耗可以通过调整认知模式、建立情绪边界、培养行动力、练习正念、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内耗通常由完美主义倾向、过度自我批判、目标模糊、人际关系压力、未处理的心理创伤等原因引起。1、调整认知模式识别并修正非理性信念是减少内...[详细]
2025-11-28 12:51
老是闹心,是啥病呢
老是闹心可能与情绪调节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心脏神经官能症有关。长期出现此类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和医学检查。1、情绪调节障碍日常压力积累可能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表现为易怒、烦躁等情绪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详细]
2025-11-28 10:47
老是看错东西是什么病
老是看错东西可能与视疲劳、散光、老花眼、轻度认知障碍、脑部病变等因素有关。视觉误差现象既可能源于眼部生理问题,也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功能异常,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1、视疲劳长时间用眼过度会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引发视物模糊和重影。...[详细]
2025-11-28 08:43
老是幻听别人喊自己
老是幻听别人喊自己
老是幻听别人喊自己可能是听觉幻觉的表现,通常与心理压力、睡眠不足或精神健康问题有关。幻听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药物影响、精神疾病、神经系统异常等。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详细]
2025-11-28 06:39
老是感觉自己很自卑怎么办
自卑感可通过增强自我认知、调整社交模式、培养兴趣爱好、寻求专业帮助、建立正向反馈等方式缓解。自卑心理通常由成长经历、社会比较、负面评价、性格特质、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1、增强自我认知通过客观记录自身优点与成就,建立个人优势清...[详细]
2025-11-27 17: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