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抑郁症是人类头号心理杀手 带你走近它的世界

发布时间: 2021-11-27 16:5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压力舒缓之道的缺乏,使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到抑郁症的折磨,也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抑郁症是人类头号心理杀手 带你走近它的世界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

抑郁症不是普通的悲伤、失落,更不是矫情、故作姿态。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而且现在有一大把的证据表明,它有器质性的基础,也可以影响全身的各个器官。

如果按照抑郁症的定义来说,它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也就是说,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持续的情绪低落,而且不论个人处境如何,这种情绪低落的表现不能得到改善;除了情绪低落外,患者还会出现快感缺失、动力丧失等一系列表现;这种情绪低落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也可能找不到非常明确的诱因。

抑郁症是因为一个人太矫情、太软弱,凡事想不开引起的吗?

你觉得一个人情绪不好、性格软弱,或者犯矫情装病,这些能让他的大脑出现萎缩吗?

显然不能吧。可抑郁症患者大脑的海马区却会出现萎缩,虽然这种脑部萎缩在用药治疗后可以缓解、逆转,可它无疑从一个角度证明了,这是一种可以引起大脑功能改变,以及情绪低落的客观疾病,而不是人们一般所想的“想不开”、“闹情绪”。

所以请不要盲目对抑郁症患者说“想开点”、“坚强一点”,请理解他们。你会觉得一个心脏病患者说自己“没力气、情绪不好”是矫情吗?其实抑郁症患者和其他患者并没有不同,他们是生病了,而不是故意闹情绪给你看。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引起的?

具体的原因还不明确,可是对于抑郁症的研究却在不断深入,医生们也发现了一些相关的机制。

第一个就是大脑神经递质平衡紊乱假说,通俗来说,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大脑的一次内分泌失调。我们大脑会分泌许多神经递质,它们不仅对大脑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起到调节情绪的效果,比如5-羟色胺就是让人感觉愉悦的一类神经递质。当这些神经递质的分泌出现异常变化,你的大脑就可能因此丧失了“追寻快乐”的能力。这也是现在很关注的一个机制。

第二个是海马再生障碍假说。上面不是提到抑郁症患者大脑海马区会萎缩吗?这就是海马再生障碍可能的一个表现。海马区是参与情绪和认知调节的重要功能区,当它出现异常,你的情绪条件当然会受到影响。

第三个则是营养假说。这个假说认为,我们大脑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当这种因子分泌减少,也可能会引起情绪调控方面的异常。

不过,按照抑郁症的定义,抑郁症其实应该是同时具备个人的生理、心理基础,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它往往是几个条件交互作用,最后导致发病。

性格内向悲观的人容易发生抑郁吗?开朗派是不是就安全过关?

一个人的性格和认知特点,对于抑郁发生的风险肯定是有影响的,同时,抑郁本身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模式。

举个例子,同样给一个人看“快乐”和“悲伤”的表情图,一个抑郁症患者对于“快乐”表情图往往无动于衷,对于“悲伤”表情图却感受深刻,这就是认知模式不同对于情绪的影响。

一个生性悲观、看事情总盯着负面影响看的人,他的情绪当然容易走向不好的一面,这无形中增加了他发生抑郁的风险。

性格内向本身倒不是坏事,也并不代表一定容易发生抑郁,但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和外界沟通减少,所以遇见一些大问题时,不容易寻求到外界帮助,这种情况下,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就会上升。

不过,性格和认知模式只是一个风险因素,并不代表性格内向、悲观的人一定会发生抑郁;反过来说,性格开朗的人也未必都安全。看看前一题里提到的3个假说,就算你性格再开朗,也不能左右自己的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吧?只能说,开朗乐天派相对风险小一些,但当抑郁真的找上门时,开朗派也可能中招。

抑郁到底有多少种类?

那要看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分。

比如对于女性来说,产后、更年期是两大容易出现抑郁的时间。因为此时女性体内内分泌水平变化剧烈,情绪也容易发生波动,加上生活上也处于应激、转变期,所以抑郁症发生风险增加。

老年抑郁是相对儿童、中青年来说,这个年龄段发生抑郁和老人身体衰弱、大脑功能衰退、身患多种慢性疾病有密切关系,还可能和老年痴呆有一定关联。

现在抑郁症发病率到底有多高?

国际上认为一般人群中抑郁症比例在9%-15%,中国的患病率略低,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模式改变,患病率有所上升。

抑郁症有哪些治疗方法?“话疗”有效不?

对于抑郁症,很多人认为既然是心病,陪他多聊聊、散散心应该会有好处。

可是遗憾的是,心理疏导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帮助是有限的。那些有明确生活事件诱因、病情程度较轻,或者出于康复期的患者,心理咨询疏导效果较好,但对于诱因不明、程度较重的患者,单纯靠心理疏导不能解决问题。

抑郁症是人类头号心理杀手 带你走近它的世界

现在临床更倾向于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包括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等,后者就是使用抗抑郁药。

抑郁症是人类头号心理杀手 带你走近它的世界

许多人对于药物治疗怀有恐惧,可你觉得高血压患者应该吃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应该吃降糖药吗?作为一种疾病,抑郁症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同样也是合情合理的。

抑郁症和自杀到底有多远?

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自杀,而在抑郁症患者中,自杀的风险也是不同的。比如你能想到,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高危险期,不是在他病情最重的时候,反而是他病情逐渐开始康复的时候吗?

这是因为抑郁症有一个特点,叫做“动力丧失”,换句话说就是做什么都没力气,提不起精神,这其中也包括自杀。抑郁症患者最严重的时候,可能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也无力自杀。

相反,当抑郁症患者进入康复期,体力上开始恢复,可是情绪并没有完全得到改善,仍旧可能出现冲动的自杀行为。更糟糕的是,此时许多家属觉得患者病情好转,松了口气,看管也不到位,悲剧就在此时发生了。

另外,抑郁同时伴有严重焦虑的患者,比单纯抑郁的患者自杀风险更高;比起下午和晚上,清晨是自杀的高风险期;有严重躯体疾病、慢性病,有自杀家族史的患者,也都是自杀的高危险人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抑郁症是缺失是忘记 带你走进抑郁症患者的世界
抑郁症是缺失是忘记 带你走进抑郁症患者的世界
抑郁是一种情绪,大多是突发、暂时的,使人情绪低落、内在产生冲突;而抑郁症则是一种疾病,它会消耗我们的精力、我们对生活的热情还有自信。01两种抑郁有一些淡淡的忧郁,时常陪伴在我们左右。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趣味与意义。维克多?雨果很擅长描写这种抑郁:“悲伤是一种幸福”。但医学上的抑...[详细]
发布于 2021-12-17

最新推荐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社会原因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社会原因
大学生就业焦虑主要源于社会竞争加剧、产业结构失衡、教育体系脱节、家庭期望压力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一、社会竞争加剧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与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形成结构性...[详细]
2025-09-19 15:45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焦虑可通过调整认知、职业规划、技能提升、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等方式缓解。就业焦虑通常由就业压力、自我认知偏差、职业信息不足、家庭期望和社会竞争等因素引起。1、调整认知就...[详细]
2025-09-19 14:06
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
大学生就业环境受经济形势、行业需求、个人能力、政策支持、地域差异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就业市场呈现竞争加剧与机遇并存的特点,既有新兴产业的人才缺口,也存在传统岗位的饱和压力。1、经济形势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直接影响企业招聘规模,部...[详细]
2025-09-19 12:26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准备与调试方式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与调试,常见方法有调整就业预期、提升抗压能力、建立职业规划、培养积极心态、寻求社会支持等。1、调整就业预期部分大学生对薪资待遇或岗位层级存在过高期待,容易因现实落差产生焦虑。建议通过行业调研了...[详细]
2025-09-19 10:47
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受个人兴趣、行业发展、薪资待遇、地域偏好、家庭期望等因素影响。不同学历背景、专业方向、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1、个人兴趣导向越来越...[详细]
2025-09-19 09:08
大学生就业观的常见误区
大学生就业观常见误区主要有盲目追求高薪、过度依赖稳定工作、忽视职业发展规划、片面理解专业对口、低估基层经验价值。一、盲目追求高薪部分毕业生将薪资水平作为唯一择业标准,忽视行业前景与个人成长空间。这种观念容易导致频繁跳槽或选择...[详细]
2025-09-19 07:28
大学生就业的困惑和迷茫
大学生就业的困惑和迷茫是成长过程中的常见心理现象,主要源于职业认知不足、社会经验缺乏、竞争压力过大、自我定位模糊、家庭期望冲突等因素。这些情绪反应属于发展性心理问题,可通过系统性干预有效缓解。1、职业认知不足许多大学生对行业...[详细]
2025-09-19 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