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情感心理 > 正文

夫妻吵架从心理学看 是渴望温柔和亲近

发布时间: 2021-11-24 15:3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夫妻吵架从心理学看 是渴望温柔和亲近

婚姻中的90/10原则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原则,叫“90/10”原则,什么意思呢?比如你今天跟对方吵架,觉得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情绪反应,但是实际上是90%是以前的事情引起了你的反应,而不是这现在的10%,过去的以往经历占了90%的原因。

人际关系其实就是这样两种力量:

一种是我安全、我信任,所以我平和、我接受、我理解、我包容。

另一种是,因为我不够安全,不够相信自己,所以我防御,因为我不愿意接受我不好。

为什么不能客观的去看待这件事呢?为什么会发火呢?

很多时候是目前的情形触发了你原有的经历,即和原有的经历重叠了,如果这个人格平和,基本上没有什么挫折经历,经常受表扬肯定心态比较好,属于那种安全型人,则较容易客观看待事情。

如果对方属于那种一贯的被父母批评多了,被别人瞧不起、不自信,这样的人当你说他不好的时候,他重叠的是什么印象呢?“我又挨批评了”“我又犯错误了”,“他不喜欢我”,这是他的自动思维。所以他第一反应是“你认为我不好”,其实内心是什么?“我自己不够好”,重叠了过去的一些不良的经历。

所以对于冲突,我们基本的认识应该是什么呢?冲突不是因为你不好,也不是因为他不好,只是因为你扣动了他的扳机,他也扣动了你的扳机,冲突表明两者之间需要沟通。

你需要理解他的过去,知道他何以如此。他也需要理解你的过去,知道你为何如此,这就是有效的沟通。争执过程中,你一言我一语,嗓门越来越大,怒气越升越高,尽管你们都在讲话,讲很多很多,但这是无效的沟通。

02

夫妻吵架从心理学看 是渴望温柔和亲近

吵架时谁声音高谁就有理吗?

我们的理解是声音越高越虚弱。别看吵架的时候剑拔弩张,谁都想显示自己厉害,其实,表现的越是很厉害的人越自卑。也就是说一个越自卑的人,他往往有时候越伪装自己,用防御的一些形式来显示自己,“我不怕你、我很厉害”,所以有的人是先拍桌子后发火。

为什么?拍桌子是为自己壮胆的,是意识层次的,表现越厉害的人,越是腹中空,他并不真正的厉害,他并不自信,他是虚的,厉害、拍桌子都是他的铠甲,装的很强大,他为了表示自己的强大所以我生气。越张牙舞爪,吵的越厉害,说的越多的人越是弱者。

夫妻吵架从心理学看 是渴望温柔和亲近

当我们在这么去看的时候我们自己的神经也放松很多,不用再装强大了,夫妻之间更要真实。

03

吵架的背后表达的是是强烈的关注需要

一种情绪实际它不仅仅是一种情绪,它包含着相互对立的另外一种情感。这里我教大家一些技巧,分清相互对立的情感。比如侵略性它对立的情感是什么?是渴望温柔和亲近。

有一对常常半夜打架的夫妻,身体冲突很激烈,我看他们打的时候,我知道,其实女人是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注意的,是爱不够。尤其是男性同志要提醒注意,当一个女人用侵略、攻击的行为来表达她愤怒的时候,她是爱不够的,是你对她身体的关爱不够。

吵架是表达渴望注意,渴望关注、渴望身体的接触的,因为最强有利的沟通还是身体的沟通,语言有时候是苍白的,所以我们还要识别对方的的对立的情感,不管它表面的现象,这就是心理的妙处。

要看她潜意识,看她的内在,一个情绪背后有对立的情绪,侵略的一面背后是什么?

渴望温柔和亲近。

当一个人非常愤怒的时候表达的是什么?是要用愤怒来表达她的力量,其实是她觉得我憋得太久了,我太委屈了,平时我太弱了,这里面有多少压抑的东西在里头,多少被忽略,不被尊重的感觉,所以她用这种身体的强大,声音的高度来表达自己。

所以一定要看她的肢体语言,看她内在的情感。

一些人说生活平淡、苦闷,那是什么?

渴望意义和目标,他需要探索新的生活目标了,需要找到生活的另外的意义了,所以他渴望转变。

如果我们能够读懂对方的情绪,读懂他内在需要的时候,两个人才会真正的默契。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从心理学看夫妻吵架:是渴望温柔和亲近
从心理学看夫妻吵架:是渴望温柔和亲近
01婚姻中的90/10原则在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原则,叫“90/10”原则,什么意思呢?比如你今天跟对方吵架,觉得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情绪反应,但是实际上是90%是以前的事情引起了你的反应,而不是这现在的10%,过去的以往经历占了90%的原因。人际关系其实就是这样两种力量:一种是我安全、...[详细]
发布于 2021-10-29

最新推荐

高一累了想放弃怎么办
高一学生感到疲惫想放弃通常源于学业压力、适应障碍、自我期待过高、时间管理失衡、缺乏支持系统,可通过调整目标、优化作息、心理调适、建立支持网络、专业干预改善。1、学业压力:高中课程难度陡增可能导致认知超负荷,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效率下降。尝...[详细]
2025-04-25 10:08
朋友想退学怎么劝
朋友想退学可能源于学业压力、职业迷茫、社交障碍、家庭因素或心理健康问题,可通过倾听共情、分析利弊、寻求支持、调整目标、专业干预等方式帮助。1、倾听共情:退学想法往往伴随强烈情绪,急于说服可能适得其反。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具体原因,如"最近发生了...[详细]
2025-04-25 10:02
学生要退学怎么劝
学生退学可能由学业压力、家庭因素、社交困扰、职业规划迷茫、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可通过心理疏导、家校协作、目标重建、资源支持、专业干预等方式应对。1、学业压力:课业负担过重或成绩下滑易引发逃避心理。建议分解学习任务为小目标,采用番茄工作法提升效...[详细]
2025-04-25 09:57
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怎么办
压力过大时可通过认知调整、时间管理、放松训练、社会支持和专业干预五种方式缓解。1、认知调整:压力常源于对事件的负面解读。识别自动化消极思维如"我必须完美"等非理性信念,用ABCDE模型进行辩驳:记录诱发事件A、错误信念B、质疑证据C、建立新...[详细]
2025-04-25 09:51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不好怎么办怎样调整状态
考试失利后的状态调整需要从认知重构、情绪管理、行为策略、环境优化、健康维护五个方面入手。1、认知重构:将考试结果归因于可控因素而非能力否定,采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记录三次因改进方法而提升成绩的具体事例,每天晨间朗读强化积极信念。制作"进步...[详细]
2025-04-25 09:46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如何和倔强的老人沟通
与倔强老人有效沟通需要理解心理需求、调整表达方式、建立信任关系、避免正面冲突、寻求共同目标。1、理解心理需求:老年人固执行为常源于对控制感的维护或对衰老的焦虑。认知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思维固化,过往经历形成的价值观难以改变。沟通时应观察老人关注...[详细]
2025-04-25 09:40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不爱自己怎么释怀
父母情感缺失带来的心理创伤可通过认知重构、情绪管理、社会支持、专业干预和自我成长五方面逐步释怀。1、认知调整:理解父母行为的深层原因可能与其原生家庭、心理创伤或时代背景有关,并非个人价值否定。练习用客观视角分析家庭互动模式,区分"父母行为"...[详细]
2025-04-25 09:35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