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为何从微信朋友圈状态 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发布时间: 2021-11-19 13:4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微信,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我们,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大家几乎每天都在使用,而且根据不同的需求,经常更新自己的朋友圈,来让朋友们了解自己的情况。但是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朋友圈,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今天给大家梳理了不同性格的人如何来管理自己的朋友圈。

为何从微信朋友圈状态 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01秀幸福型

“好幸福,吃到了朋友做的曲奇饼干,巧克力豆可是来自意大利的!”有人常在朋友圈里“秀幸福”,从早到晚,他们的生活轨迹都能在微信上找到。

为何从微信朋友圈状态 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这类人往往内心安全感较高,心态积极乐观,源于其父母的乐观向上。也有些人的人际关系欠缺,希望通过“晒”获得认同、满足自我,积极地建立人际关系。这类人 往往会给朋友带来积极的情绪。但每天发太多类似信息,时刻期待别人点赞,有可能是自卑作祟,可能招致反感。不妨积极参与现实活动,建立稳定的社会圈子,增强自我价值感。

02万事通型

每次转发信息,刘亮都要奉上几句热辣点评,在评论里也常能看到他独到的观点。从军政、体育到娱乐,他就像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

在 这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不断获取信息,在交际中获得发言权,从而拓展自己的圈子,是一种高层次需要。但有时也是自卑感强的表现,希望通过独到的观点获得认同,从而降低孤独感,获得社会支持。他们可能在童年人格发展期间没有获得父母的表扬和尊重。建议分析自卑的来源,与身边积极乐观的人建立固定的朋友圈。也可主动与父母建立更为积极的关系,弥补幼年时期缺失的关爱。

03发泄型

“报告还没写,连续几天没好好睡了,快挺不住了!”朋友圈里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常常散播负面情绪,满腹牢骚,对生活和社会现象常常不满。

偶尔宣泄对生活的不满能减压,但常常如此就要注意调节情绪了。这类人的不满更多源于内心负面情绪的投射。他们常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别人,让人不喜欢。建议这类人多找身边最亲近的人倾诉,获取理解和包容,缓解焦虑,释放压力。

04 看客型

有些人为了不落伍也注册了朋友圈,但她一般只看不发。她认为,刷微信是潮流,而且每天看别人生活得有滋有味,其实也蛮有趣的。

人都有社交的需要,当大家都玩微信时,从众心理会促使人们赶潮流,避免落后,体现存在感。也有人不自信,不愿发表意见,担心自己的见解得不到认同。不妨尝试适当表露自己,不但能缓解孤独,提升幸福感,还可强化和拓展人际关系。

05 正能量型

生活中积极乐观的郝娜,也喜欢在朋友圈里传递各种正能量,常常发布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图片、令人感动的温情故事、提高心性修为的佛学禅道。读她发布的信息,你会不由会心一笑,心生温暖。

这类人往往积极乐观,喜欢分享,希望让更多人获益,别人的幸福是其快乐之源。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较强,虽对一些负面事件不满,但希望通过正能量的传递来改变现实。但万事过犹不及,这类人要避免过度追求完美,对现实生活也不要过于苛求,要学着尝试接受不完美,避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06 炫耀型 ——有自恋倾向

“好累啊,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喝到了XX的下午茶,谁要来?”……有些人玩微信玩得不亦乐乎,从早到晚,她们的生活轨迹几乎都能在微信上找到。

点评:现代社会节奏快,高压的生活状态,让很多人有淹没在人山人海中的感觉,而每个人一生都在寻找“存在的自己”,渴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微信是一种简单而快捷的记录方式,可以从他人的认可中获得自我的满足感。这从人们喜欢晒自己幸福的事、美的照片中更能体现出来。当然,每天发十几甚至几十条信息的人,或有较为严重的自恋倾向。

07 拓展型

有个朋友是个文学和动画片爱好者,在微信上,她关注最多的也是这两方面的信息。她经常发布新鲜热辣的点评,分享别人独到的观点,她的粉丝也越来越多,这让她觉得生活更充实了。

点评: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动力,人们都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在一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不断地获取信息,在交际过程中有更多发言权,不至于OUT,从而帮助拓展自己的交际圈,是一种人际交往、精神的需要。

08 解压型

为了生活,很多人都远离故乡谋生,朋友不在身边,所以只能经常在微信宣泄自己的不满,分享愉悦的事情,她说:“这是一个隐秘的途径,充分袒露了真实的自我。”

点评:在现实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有些人或许没有更多的途径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内心,而微信恰好弥补这种不足。发布积极的信息,宣泄对生活的不满,都是人们一种很好的调适压力方式,因为,写出来,本身就是减压。和宣泄型有重叠,但解压这种类型较为正方向一点,不会像宣泄型那么给人负能量。

09 窥视型

有些是注册了微信,但除了转发信息之外,几乎从不发原创的信息,他们的借口是:“晒幸福死得快!”不过,睡觉之前和早上起来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刷微信。他们认为:“每天看着别人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觉得挺有意思的。”

点评:人们都有社交的需要,当大家都玩微信微博时,从众的心理让人们也赶潮流,避免落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奇心,窥探他人隐私是人的天性,而查看微博、微信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当然,由于人们晒的事件、图片大部分是好,“看客”或许会有羡慕嫉妒甚至恨的心理,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以致烦扰自己的内心。

为何从微信朋友圈状态 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10 代购小广告型

一般这种都是屏蔽啦!

微信朋友圈的状态、言论可以透露出个人的一些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有的是炫耀型,有的是拓展型,或者解压型和窥视型。你,是哪一种呢?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从微信朋友圈的状态看一个人的性格
从微信朋友圈的状态看一个人的性格
微信,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我们,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大家几乎每天都在使用,而且根据不同的需求,经常更新自己的朋友圈,来让朋友们了解自己的情况。但是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朋友圈,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今天给大家梳理了不同性格的人如何来管理自己的朋友圈。01秀幸福型“好幸福,吃到了朋友做的...[详细]
发布于 2021-10-18

最新推荐

成年巨婴症心理治疗有用吗
成年巨婴症心理治疗通常是有用的,能够帮助改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和独立生活能力。成年巨婴症并非医学诊断术语,一般指心理年龄滞后于实际年龄的成年人,表现为过度依赖、缺乏责任感或情绪失控等。心理干预方式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社交技能训练、...[详细]
2025-07-27 15:45
异类人聪明还是笨
异类人的智力水平不能简单用聪明或笨来定义,其认知特征往往与主流人群存在差异。这类人群可能在某些领域表现突出,而在其他方面存在适应困难,主要影响因素有神经发育差异、社会化程度、特殊天赋、环境适应性、认知偏好等。一、神经发育差异部分异类人群存在...[详细]
2025-07-27 15:20
成年巨婴症心理治疗费用
成年巨婴症的心理治疗费用一般在200元到800元每小时,实际费用受到治疗方式、地区差异、医生资历、疗程长度、机构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治疗方式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系统治疗是常见的干预手段,前者侧重调整患者非理性认知模式,后者需要家庭成员共...[详细]
2025-07-27 13:41
什么叫认知型孩子
认知型孩子通常指以逻辑分析、问题解决为核心认知风格的孩子,这类儿童更倾向于通过理性思考而非情感互动来理解世界。一、思维特征认知型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因果逻辑需求,习惯将事物分解为可量化的要素。这类儿童在数学、编程等需要结构化思维的领域往往展现优...[详细]
2025-07-27 13:16
成年巨婴症心理治疗方法
成年巨婴症心理治疗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团体心理辅导、情绪管理训练、自我成长训练等方式干预。成年巨婴症通常与童年过度保护、人格发展停滞、社会适应障碍、情感依赖、自我认知偏差等因素相关。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并修正不...[详细]
2025-07-27 11:37
理想型有什么特质
理想型通常具备情绪稳定、共情力强、责任感明确、边界感清晰、成长型思维等特质。这些特质能帮助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但需注意理想型并非完美模板,真实关系需要双向磨合。1、情绪稳定情绪管理能力是理想型的核心特质。具备情绪稳定性的人能理性处理冲突,不...[详细]
2025-07-27 11:12
成年巨婴症心理治疗 巨婴国二手书购买
成年巨婴症的心理治疗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系统干预等方式进行,二手书巨婴国可作为辅助阅读材料帮助理解心理机制。1、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识别和修正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帮助患者建立成熟的应对方式。治疗重点在于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框架,训练延迟满足...[详细]
2025-07-27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