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什么是取悦症 就是因为不懂拒绝

发布时间: 2021-11-20 09:1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01

什么是取悦症 就是因为不懂拒绝

“取悦症”是一种强迫的甚至成瘾的行为模式——对他人的认可上瘾。

取悦者会努力想让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都满意,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来取悦别人。但与人为善的结果可能会让别人利用你。

心理学家把这叫作“冲突避免”,你会把对抗和愤怒看作危险的情感体验。

取悦症三角形

取悦症的三个心理要素—思维、行为和情感,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它们彼此互为原因和结果。

例如,强迫行为受畏惧和逃避情绪驱动,并由扭曲的、有缺陷的思维所支持。同样,焦虑情绪可以引发逃避行为,而逃避行为反过来又跟有缺陷的或错误的思维方式有关系。

取悦症三角形可以说明,为什么你在思维、行为或情感上做出小改变,就能让你的取悦症康复过程取得大的进展。因为这三条边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任何一条边上的小改变,都将引起整个三角形的改变。

只要了解了你的取悦症三角形,你就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改变过程,确定改变的主次先后。

什么是取悦症 就是因为不懂拒绝

02

取悦症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型取悦症、习惯型取悦症、逃避型取悦症。这三种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心理机制。不论哪种类型和心理机制,都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高昂成本,也会影响人格独立和自我进步。

我们可以尝试从三个方面调整心态:一、多强调自我意愿和需求;二、懂得并学会拒绝;三、内化自己的成就感。

一、认知型取悦症-症状:

-陷入到自我亏待的心态

-你需要并且必须争取到每一个人都喜欢你

-他人需求>你的需求

-你在衡量自尊或是定义自我时,依据是你令他人的满意度

-你相信着,讨好能够使你免遭他人拒绝、免遭刻薄对待

如果你符合这些描述,应该首先专注于理解和纠正「取悦于人」的心态。

这类取悦症由三个错误观念引起,它们分别是:

逻辑陷阱:

这类人认为,“只要我对别人好,别人就应该对我好。如果别人对我不好,那就是我自己不对。”他们内心的矛盾始终指向自己,不指向外部,不管什么问题都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陷入逻辑陷阱中。

他们对自己要求特别高,同时对别人也有很大期望,但从来不把自己的需求明确说出来,觉得这是麻烦别人,这就导致别人无法满足他们的高期望。

当期望落空,他们又会感到失落、难受、沮丧,甚至愤怒。他们对自己的高标准里还有一条:不允许自己表达愤怒。把所有的愤怒情绪都内化作用到自己身上,造成他们认为这都是自己的错。

别人的需求永远摆在第一位

有取悦倾向的人像圣人,永远在无私奉献。他们不断地给予,把最好的给别人,把不好的留给自己。但其实这种做法在人际交往中并不合适,当你一味不求回报付出时,你的动机就会变的可疑。

为满足别人而牺牲自己

舍己为人的互动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很难成立。

案例:

萨拉一遇到自己钟情的男士,就马上把自己置于低声下气、唯命是从的位置,觉得只要男朋友高兴,牺牲自己也无所谓。因此男士和萨拉刚开始约会时,都特别喜欢她。但每次恋情的新鲜劲过去后,男方很快就会开始嫌弃她,恋情也往往是无果而终。

二、习惯型取悦症——症状:

-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顾他人的需求

什么是取悦症 就是因为不懂拒绝

-为他人做的太多,几乎从来不说“不”

-你需要每一个人的认可

如果你符合这些描述,应该首先专注于打破习惯上。

这类人把取悦他人当做一种习惯,甚至带有自我强迫性质。他们对自己缺乏客观评价的能力,想通过持续取悦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得到别人的认可,能够让这类人获得极大的心理快感。而这种快感又不是时刻都能得到,如果通过取悦他人就可以得到认可,那么取悦他人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并且上瘾。

三、逃避型取悦症——症状:

-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的情感,意在保护你自己

-畏惧愤怒、冲突和对抗,仅仅是有这样的预感就会引起焦虑

因为你逃避着难以应付的担心情绪,所以你从不给自己机会去学习怎样有效的处理冲突,或者怎样恰当的应对愤怒。结果,你非常轻易的就把控制权交了出去。

上述认知型和习惯型取悦症都有一个共同点:其动机是为了获得别人认可,从而主动迁就别人、迎合别人。还有一种取悦症的动机是为了逃避:逃避坏情绪、拒绝、暴力、冷落,逃避自己心中的内疚自责。

这些被逃避的对象,往往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恐惧。为了不直面恐惧,所以选择了逃避,期望通过逃避,给自己营造心理舒适区。在这种心理机制下,这类人会做一只“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不愿意直面矛盾,成为逃避型取悦症患者。

03

如何改善取悦症?

1. 去掉头脑里的“应该”

取悦症患者在脑海中缺乏弹性和余地,他们总会说“我应该这样、那样”。有意识地把这些“应该”,替换成“如果我愿意”的句式会好很多,比如“如果我愿意,我可以满足那些重要的人对我的要求和期望”、“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在重要的人面前保持愉快和乐观”。

首先,这些表述中加入了自我偏好的条件;其次,表述中还加入了选择权;最后,告诉自己并不是要满足所有人,只是满足重要的人,并且这不是义务。这样一来,对自我苛刻的要求就被软化了。

2. 学会拒绝

取悦症患者最大的困扰之一是不会拒绝别人。对此问题,可采用拖延方法。

比如对方在电话里向你借钱,而你的内心其实并不想答应——并且你很清楚,如果答应之后自己将后悔——这时你可以选择先拖着,说过段时间再答复。这样推脱几次对方就会明白你的态度,而你也不会被别人的要求所控制。

3. 学会自我认可

取悦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往往都来自别人,他们习惯于否定自己,从不奖励自己。因此要设法多给自己正面评价、给自己奖励,不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真正的成就感,永远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01“取悦症”是一种强迫的甚至成瘾的行为模式——对他人的认可上瘾。取悦者会努力想让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都满意,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来取悦别人。但与人为善的结果可能会让别人利用你。心理学家把这叫作“冲突避免”,你会把对抗和愤怒看作危险的情感体验。取悦症三角形取悦症的三个心理要素...[详细]
发布于 2021-10-18

最新推荐

大学生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需要主动沟通、换位思考、保持边界感、培养共情能力、参与集体活动。和谐人际关系能帮助适应校园生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为未来社会交往奠定基础。一、主动沟通主动开启对话是打破人际坚冰的第一步。课堂上主动与邻座...[详细]
2025-10-02 15:45
大学生如何缓解压力
大学生可通过调整作息、培养兴趣、社交支持、运动放松、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压力过大可能影响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需及时干预。一、调整作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情绪。每天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避免熬夜。午间短暂休息能提升下午的专...[详细]
2025-10-02 14:31
大学生如何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大学生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需要主动沟通、换位思考、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共情能力、建立边界感。1、主动沟通及时表达需求和感受能减少误解,可通过定期宿舍座谈、课堂小组讨论等场景练习。避免使用攻击性语言,采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描述事实...[详细]
2025-10-02 13:16
大学生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何构建人际关系
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需要主动沟通、换位思考、建立边界、培养共情能力以及参与集体活动。主要有主动表达善意、学会倾听反馈、尊重个体差异、管理冲突技巧、发展共同兴趣五种方法。一、主动表达善意从微笑问候等基础社交礼仪开始,通过分享...[详细]
2025-10-02 12:02
大学生如何端正就业心态
大学生端正就业心态需要结合自我认知调整、职业规划完善、压力管理训练等多维度干预。主要有明确职业定位、接受阶段性成长、建立合理预期、培养抗挫能力、善用社会支持五个关键方向。1、明确职业定位通过职业兴趣测试和实习实践探索个人优势...[详细]
2025-10-02 10:47
用对保湿面膜 肌肤嫩滑如丝
使用面膜前step1:先做敏感性测试使用面膜前,最好先做过敏试验,将少许面膜敷料抹在手背上,30分钟后洗去,若涂抹处无红痒反应,即可抹在脸上。特别是对于DIY面膜,更应该坚持先做过敏测试的习惯。${FDPageBreak}使...[详细]
2020-12-03 17:33
大学生如何调整就业心态
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需要结合自我认知、职业规划和心理调适等多维度方法,主要有明确职业定位、降低过高期待、建立成长型思维、增强抗压能力、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等途径。1、明确职业定位通过职业兴趣测试和实习实践探索个人优势与行业匹配度。...[详细]
2025-10-02 07:2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