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什么是刺猬法则 自查关系中的你“越界”了吗?

发布时间: 2021-11-18 11:0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家一定很熟悉刺猬法则,经常听人说起刺猬的寓言故事,靠得太近了,身上的刺又会扎痛对方,离得太远,又冷得受不了。这个故事适用于生活中夫妻双方、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相处,我们都会努力地调整距离,相互磨合,达到一个最佳状态。但是,我们还是会发现,有些夫妻磨合了一辈子,还是吵吵闹闹矛盾不断,有些朋友交往了一辈子,还是难以相处,好不尴尬。那是什么影响了人际关系呢?其实,造成这种不适和尴尬,都是因为我们“越界”了。

什么是刺猬法则 自查关系中的你“越界”了吗?

0~7个月的婴儿是无法分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这个时期的我们没有边界感,我们会觉得世界就是我,我就是世界,自我与外界的客体混在一起,妈妈跟孩子处于融合共生状态,妈妈是我,我是妈妈,母子之间是没有边界的。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开始分化,母子一体逐渐分化为妈妈跟孩子两个独立的个体,成长就产生了分离,产生了心理空间,有了尊重与自由,有了个人隐私。母子之间也就有了边界,包括身体的边界和心理的边界。因此,要真正解决人际距离的问题,必须有一个规则固定下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边界。 有了边界才可能建立长久愉悦的关系。

但是,在现实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越界”行为。我简单整理和罗列了如下几种:

1.“控制者”:

控制者的本质是“古老自体”,在心理上还残留着原始夸大的部分,就像婴儿呆在妈妈的子宫里一样,可以无所不能,其实就是没有边界感的人。他们喜欢把家人、朋友、下属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或工具,像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2.“入侵者”:

什么是刺猬法则 自查关系中的你“越界”了吗?

这些人从小没有“规则”意识,不会有边界的概念,会随便闯入别人的私人领地,侵犯了别人的心理空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在家里往往会穿着睡衣会客,到别人家里会用别人的牙刷,随便进入别人的卧室,翻别人的抽屉,看别人的日记、 查别人的电话记录,外出的时候衣着过分暴露、借别人的衣服穿等。这些表现还处于类似婴儿时代的母子一体状态:你的是我的,我的是你的。

3.“拯救者”:

拯救者的核心特征就是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度干涉别人的事情,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往往会呈现出救世主的“好人”形象,也往往会把自己弄的很辛苦,甚至很悲惨。在拯救型的母亲身边,一定会有依赖型的孩子。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她们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

4.“依赖者”:

把责任交给了别人,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我们见的比较多的就是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甚至读大学了还会说妈妈做的菜不好吃,买的衣服不漂亮,还怪罪父母。有一个极端的例子,网传一个男子49岁了还找不到老婆,就把亲生父亲给劈死了。“依赖者”小时候依赖父母或哥哥姐姐,结了婚以后则依赖配偶,或者同时继续依赖父母,甚至对方的父母。

什么是刺猬法则 自查关系中的你“越界”了吗?

5.“讨好者”:

通过讨好的方式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其实是人际界限不清的表现,也是对自己的背叛。为了揣摩别人的心思、了解别人的兴趣,迎合别人的心理,做一些能够让对方开心的事。例如小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照顾,让自己得到爱和表扬,于是自然的去迎合父母、讨好父母。一个习惯了讨好的人,必定是长期压抑了真实的自我,内在分裂与痛苦的人。

好的人际关系源于清晰的边界,在关系中获得滋养,获得健康,获得幸福;糟糕的关系一般都是边界出了问题,不仅仅会毁了关系,还会让人痛苦一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刺猬法则生活中的例子
刺猬法则生活中的例子
刺猬法则在生活中常见于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强调保持适当距离以避免互相伤害。解决方法包括设定界限、增强沟通以及自我意识的提升。1.设定健康的界限在任何人际关系中,设定界限是维持良好互动的关键。刺猬法则提醒我们,在保持亲密的同时,也需给予彼此足够的空间。现实中,夫妻或朋友可能因...[详细]
发布于 2025-01-02

最新推荐

成就型人格适合做什么工作
成就型人格适合从事目标明确、反馈及时且能获得社会认可的职业。这类人格的核心驱动力是追求成功与自我价值实现,主要有销售管理、创业投资、专业技术、创意设计、公共服务五类职业方向。1、销售管理销售类岗位通过业绩量化直接体现个人能力,满足成就型人格...[详细]
2025-07-24 16:10
如何攻击人的内心
攻击他人内心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长期伤害,不建议主动实施。这种行为通常涉及心理弱点识别、情感操控、自尊打击等方式,可能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攻击他人内心往往从识别对方的心理脆弱点开始,比如童年创伤、情感缺失或自卑情结。...[详细]
2025-07-24 15:45
成功面试的十大技巧英文
成功面试的十大技巧主要包括准备充分、展现自信、沟通清晰、着装得体、了解公司、展示技能、提问恰当、保持积极、跟进感谢、总结经验。1、准备充分面试前需详细了解职位要求和公司背景,提前准备常见问题的答案,模拟面试场景有助于熟悉流程。准备个人简历和...[详细]
2025-07-24 14:06
人格会发生改变吗
人格在成年后通常相对稳定,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改变。人格改变可能由重大生活事件、心理治疗、脑部损伤、长期压力、疾病等因素引起。1、重大生活事件经历婚姻破裂、亲人离世、自然灾害等重大生活事件可能导致人格特质发生明显变化。这类事件往往引发个体...[详细]
2025-07-24 13:41
成功面试的十大技巧逻辑思维
成功面试需要结合逻辑思维与技巧展示,核心方法包括充分准备、结构化表达、问题拆解、案例匹配、时间控制、情绪管理、主动提问、细节观察、复盘优化、职业规划等十个维度。一、充分准备系统梳理岗位需求与个人能力匹配点,提前研究企业背景与行业动态。针对岗...[详细]
2025-07-24 12:02
人格分类裂的前兆
人格分类裂通常指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障碍,早期可能表现为情感麻木、自我疏离或环境陌生感。人格解体障碍的前兆主要有情感隔离、躯体异常感、时间感知扭曲、现实感丧失、记忆碎片化。这类症状可能与长期压力、创伤经历、睡眠剥夺、药物滥用或焦虑症等因素相关...[详细]
2025-07-24 11:37
成功面试的十大技巧
成功面试的关键在于充分准备与灵活应对,主要有明确岗位需求、优化简历亮点、模拟高频问题、展现职业素养、控制表达节奏、研究企业背景、管理肢体语言、准备反问环节、处理压力情境、跟进面试结果等技巧。一、明确岗位需求深度分析招聘信息中的核心能力要求,...[详细]
2025-07-24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