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假如你感到自卑 那么你应该学会与其相处之道

发布时间: 2021-11-17 17:1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自卑是一种激励,可导致个性的改善,但沉重的自卑感也可能是压垮心志的稻草,使人心灰意冷。心理学家说,自卑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懂得如何与之相处。如果任由自卑和年龄一起增长,最终它将傲视你的人生;如果自卑只是一低头,一回首,一反思,一斟酌,很多的错误说不定轻而易举就躲开了。

假如你感到自卑 那么你应该学会与其相处之道

自卑是什么?

自卑的意思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自卑是一种感受和体验,同时也是一种信念和想法。自卑的人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没办法对身边的人与事物施加影响,所以,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和自责感,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内疚感,为周围一切不顺利的事情责备自己。与此同时,自卑者还会表现得十分敏感,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容易被负面的评价所困扰或者激怒。

自卑感从何而来?

自卑看似与生俱来,但其实与外在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当中,如果父母或者学校的教育方式充满了打击、讽刺、挖苦,那么自卑几乎在所难免;另一种自卑,与突如其来的变故有关,比如说高考失利或者恋爱失败等;另有一种自卑,则是基于环境不适应而产生的,比如说高考状元到了清华北大,如果不能及时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重新排列,过一段时间就有可能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自卑的正负两端

自卑本身是一个贬义词,但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自卑也是有正能量的。虽然自卑所带来的负面体验是痛苦的,但是自卑本身也是一种激励,可以转化为一种动力,促使个体更加完美。但沉重的自卑感,不仅会使人意志消沉、心灰意懒,而且可能会引起抑郁、酗酒、吸毒、自残,甚至自杀。除此之外,从最近几年媒体曝光的恶性事件来看,一个极端自卑的个体,有时候会做出极端报复-社会的行为。

自卑同磁场一样,同时拥有正负两端。自卑和自信一样,都是有力量的,关键是怎么引导和运用它。如果自卑的力量是向外的,自卑就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前进的动力。比如说一个自卑者如果有了理想,常常为了不断证明自己,并最终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反过来,如果自卑的力量是向内的,则会使得个体意志消沉,自怨自艾,自怜自爱。

假如你感到自卑 那么你应该学会与其相处之道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内在省察

要摆脱自卑的阴影和控制,必须适时自省,用积极的心理干预来对抗心魔。不拿他人作为对比对象,只和自己较劲;勇敢地承认自己的不足、面对自己的缺陷,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弥补、超越各种不足和缺陷;哪怕只是取得了一点点进步,也能够慷慨地肯定和赞扬自己的努力和成长。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卑者将一点一滴地体验到生命带来的成长感、进步感以及自己对自己人生的把握感,将自卑转换为前进的动力。

在自卑感来袭之时,你可以不断地对自己说:自己是一切的根源,自己没有了,世界就没有了,所以要在意的只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评价,要努力改变和能努力改变的只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外在修炼

其实,在心理治疗的机制下,对抗自卑心理的招数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照镜子,通过照镜子欣赏自己,鼓励自己。其次,是从身体姿势入手,身体也可以影响心理。以驼背为例,自信了背自然就挺直了,反过来挺直脊梁,也是一种自信的心理暗示。又比如说看人的方式,直视他人的眼睛,而不是侧仰的39度角,也有助于传递自信的态度。除此之外,锻炼不仅可以强健体魄,也可以强健心智,其中尤以武术类更容易给人力量感。

克服自卑的努力,不该是闭门造车式的退隐修行,而是要在健康正常的人际关系中逐渐体会的,因为只有在与他人的正常交往中,才能体会到“自尊”带来的愉快感受。因此,多结交几个欣赏自己的人,对于克服自卑往往会事半功倍。所以与其努力去迎合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不如去寻找和珍惜那些欣赏自己的人,对自己好的人。

如何与自卑的人相处?

与自卑的人相处,可能会像踩到了沉稳的木板,也可能像踩到了硌脚的石头,也有可能像是踩到了弹簧,并遭遇意想不到的反弹与冲击。在我们的身边不乏自卑的个体,与自卑个体的相处之道必须把握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要学会包容,其次要学会尊重,此外还要足够真诚。因为自卑的人会有一个过度防守的心理机制,你对他好他可能会拒绝,你要包容他的拒绝。同时,由于自卑者敏感和缺乏安全感,所以不虚伪掩饰,更能获得自卑者的认可。

假如你感到自卑 那么你应该学会与其相处之道

周瑞玲,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与自卑的相处之道
与自卑的相处之道
自卑是一种激励,可导致个性的改善,但沉重的自卑感也可能是压垮心志的稻草,使人心灰意冷。心理学家说,自卑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懂得如何与之相处。如果任由自卑和年龄一起增长,最终它将傲视你的人生;如果自卑只是一低头,一回首,一反思,一斟酌,很多的错误说不定轻而易举就躲开了。自卑是什么...[详细]
发布于 2021-10-12

最新推荐

从来不和邻居来往的人
从来不和邻居来往的人可能出于个人性格内向、社交恐惧、时间精力有限、文化差异或过往负面经历等原因。这种行为在特定情境下属于正常选择,但长期缺乏社交可能影响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系统。1、性格内向内向性格者通常倾向于独处,社交活动消耗能量而非补充能...[详细]
2025-08-21 16:10
从合照姿势看出两人关系
合照姿势能反映两人关系的亲密度和互动模式,常见表现有并肩站立、肢体接触、眼神交流、身体倾斜角度、面部表情同步度等。亲密关系往往呈现更多自然接触和协调性动作,而疏远关系则可能保持明显距离感。1、并肩站立标准社交距离的并肩站立常见于普通朋友或同...[详细]
2025-08-21 14:31
从孩子身上看出父母的教养
从孩子身上看出父母的教养
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往往能反映出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互动模式、情绪管理能力、社交行为表现、规则意识建立以及价值观念传递是观察父母教养方式的五个关键维度。一、亲子互动模式亲子间的沟通方式能直接体现教养风格。民主型父母培养的孩子通常能流畅表...[详细]
2025-08-21 12:51
从多人合照看出关系
从多人合照中观察人物肢体语言和空间距离可以间接推测人际关系亲密度,但需结合具体情境综合判断。多人合照中的人际关系线索主要体现在非语言行为层面。当两人站姿自然贴近、肩膀或手臂有轻微接触时,通常存在较亲密的社会联结。头部倾向对方、身体朝向形成封...[详细]
2025-08-21 11:12
从此关上心门不再为谁开启
长期封闭内心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常由情感创伤、社交恐惧、抑郁倾向、人格特质或环境压力等因素引起。过度心理封闭会影响人际关系,降低生活质量,甚至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情感创伤重大情感挫折如失恋、背叛或亲人离世可能导致心理防御性封闭...[详细]
2025-08-21 09:33
从吃饭看一个人的修养
从吃饭习惯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用餐礼仪、食物选择、进食速度、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度以及餐桌情绪管理五个方面。一、用餐礼仪规范的用餐礼仪是修养的直接体现。使用餐具时动作轻缓不发出碰撞声,咀嚼时不张嘴发出声响,夹菜时避开他人正在取用...[详细]
2025-08-21 07:53
从不主动的女生值得追吗
从不主动的女生是否值得追求取决于她的性格特质和双方互动模式。有些女性天性内敛但情感真挚,有些则可能缺乏兴趣或存在回避倾向。被动型人格的女生往往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谨慎和慢热,需要更长时间建立信任。这类人群通常对感情态度认真,一旦确定关系会表现...[详细]
2025-08-21 06:1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