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心理测试 > 正文

抑郁症究竟能不能自愈?心理专家为您全面解读

发布时间: 2021-11-16 17:3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抑郁症,如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个心理疾病呢?

抑郁症究竟能不能自愈?心理专家为您全面解读

大众或多或少对患上抑郁症的人带有刻板印象,认为这是装出来的疾病,只有矫情的人才会患上的“奇怪”之症,觉得那些患者不过就是想太多。

正因为这些误解的存在,让现实生活中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无法与人言语,只能默默憋在内心,独自承受这一切。可你知道吗?全世界有3亿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且每1000个人中,就会有5个人出现明显的抑郁倾向。最令人震惊的是,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自己处于抑郁状态。

即使得知自己可能患上抑郁症,也会想方设法隐藏起来,而不会选择就医。因为他们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抑郁症不治疗,也是可以自己痊愈的。

其实轻度的抑郁症是可以自愈的。

01

那么,哪种抑郁算是轻度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患者抑郁症持续的时间。如果是轻度抑郁,一天中的抑郁情绪只会出现1、2个小时,属于间歇性的情绪低落,且不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

轻度抑郁患者会偶尔感到心绪不宁,但仍然保留自制力,还能对生活保有兴趣,这种抑郁程度被称之为轻度抑郁。

如果当事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处于轻度抑郁,并愿意改善自己的情绪,注意自己的内心想法,那么,随着时间和自我关注,这种抑郁是可以得到合理治疗的。

但若个体只想躲避抑郁,不愿意正视心理,以抗拒来否认抑郁的存在,那么,你越是抗拒,抑郁与你周旋的时间就越长久。这种侥幸心理才是将个体推入深渊的源头。

我国有9000万名抑郁症患者,在如此庞大的群体中愿意主动就医的仅占4%。这深刻说明,普通人面对抑郁的第一反应便是回避,都不愿意承认抑郁症能够被医疗技术治愈。

再者,很多人无法承受由于抑郁症带来的异样眼光,认为主动就医很羞耻,因此想着忍忍就过了。

而现实如此残酷,多少年轻的生命都是在对抑郁症一次又一次的忍让中,无法迎接明日。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峨眉山跳崖女孩年仅21岁,在遗书中清晰描绘出自己患上抑郁症的心境:“很多人都把这种病当成脆弱、想不开,我想说不是的,我从来不是个脆弱的人。”

如果你不能感同身受,就无法做出置评,否则只能成为杀-死他人的推波助澜者。

哪怕你真的不能理解抑郁症,也不要用恶毒、刺耳的语言去抨击他们。

02

若是有的选择,谁不想健康活着?

抑郁症绝对不是矫情、也不是个体脆弱,而是真实存在的疾病。

它不同于冠心病、心脏病,会以身体病变为主要指标,但严重程度绝不低于任何一种器质性疾病,每日心境持续低落,让这个群体的人无法真正感受世界。

抑郁症究竟能不能自愈?心理专家为您全面解读

他们无数次想结束生命,又无数次挣扎地活着。其中,有许多人都抱着侥幸心理,希望有一天能够自愈,可内心的负面情绪却越来越多。待阈限满额时,便会无法克制地爆发。

连死都不怕的人,又怎么能说是脆弱的呢?他们只是被心魔束缚着,想自救却又无法成功罢了。

倘若身边人愿意多给予抑郁症患者一份关注,少一丝偏见,他们自身也能正确看待这个病,也就不会那么多患病者和自杀者了。

当你不幸陷入抑郁症的病痛折磨时,请一定要牢记,它是不能够自愈的。害怕旁人的眼光没有用,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抑郁症究竟能不能自愈?心理专家为您全面解读

学会合理宣泄积压在心底的坏情绪,不要让它们累积起来。

正确看待抑郁症,它并不可耻。

每个人都会生病,抑郁症也只是一种疾病。

一定要熬过那段黑暗难受的日子,带领自己去到光亮的人间烟火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抑郁症到底能不能自愈?心理专家告诉你答案
抑郁症到底能不能自愈?心理专家告诉你答案
抑郁症,如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个心理疾病呢?大众或多或少对患上抑郁症的人带有刻板印象,认为这是装出来的疾病,只有矫情的人才会患上的“奇怪”之症,觉得那些患者不过就是想太多。正因为这些误解的存在,让现实生活中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无法与人言语,只能默默憋在内心...[详细]
发布于 2021-05-26

最新推荐

刺猬汉斯是个怎样的人
刺猬汉斯是心理学中用于描述一种特定人格特质的隐喻,指代那些表面带刺、内心敏感脆弱的人群。这类人群通常表现出防御性高、共情能力矛盾、自我价值感不稳定、亲密关系困难、潜在创伤经历等特征。一、防御性高刺猬汉斯人格的核心表现是过度使用心理防御机制,...[详细]
2025-08-12 14:06
刺猬汉斯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刺猬汉斯选自什么
刺猬汉斯的故事告诉我们,外在的缺陷无法掩盖内心的善良与价值,真正的幸福源于自我接纳与真诚的付出。这则童话选自格林童话,通过主人公的奇幻经历传递了关于人性、成长与救赎的深刻哲理。1、自我接纳刺猬汉斯因外表怪异被家人排斥,但他并未因此否定自我价...[详细]
2025-08-12 11:37
刺猬汉斯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刺猬汉斯的故事
刺猬汉斯的故事揭示了自我接纳与社会偏见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双重影响。故事通过主人公半人半刺猬的设定,隐喻了边缘群体在寻求认同时面临的内心冲突与外在压力。刺猬汉斯因外表异常被父亲遗弃,却在森林中通过音乐才能获得动物认可,反映了心理补偿机制的作用。...[详细]
2025-08-12 09:57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什么效应
刺猬法则主要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描述亲密关系中保持适度边界的重要性。这一概念源于哲学家叔本华的寓言,强调人与人之间既需要温暖又需避免相互伤害的平衡状态。1、边界保护机制刺猬法则揭示了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自我保护本能。当人际距离过近时,...[详细]
2025-08-12 08:18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 什么叫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是指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心理距离的心理学理论,强调亲密关系中需要独立空间以避免相互伤害。该理论源自叔本华的寓言,主要有心理边界、适度依赖、关系平衡、冲突规避、情感舒适五个核心要素。一、心理边界刺猬法则认为健康的交往需要明确个人心理边界...[详细]
2025-08-12 06:39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 刺猬法则谁提出的
刺猬法则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指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距离的心理现象。这一理论通过刺猬在寒冷中靠近取暖又避免刺伤的比喻,揭示亲密关系中的边界重要性。刺猬法则的核心在于平衡亲密与独立。人与人相处时既需要情感联结,又需维护个人空间。距离过近易产生...[详细]
2025-08-12 05:00
刺猬法则之距离产生美
刺猬法则指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距离有助于维持和谐关系,过近或过远均可能引发矛盾。这一心理学概念源于叔本华的寓言,强调边界感对情感联结的平衡作用。一、边界保护刺猬法则的核心在于建立清晰的个人边界。当他人过度侵入私人空间时,个体会产生防御反应,表...[详细]
2025-08-11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