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话题 > 正文

青春期少年如何面对爱情和性 青春期性教育要做4件事

发布时间: 2021-11-11 19:3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歌德曾在其代表作《少年维特的烦恼》上,曾写过一句脍炙人口又耳熟能详的话: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青春期少年如何面对爱情和性 青春期性教育要做4件事

确实,青春期是人生最活力美好的一段时光,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有几个没有对爱情和性的向往与期待?但如何正确地认识爱与性的关系,顺利度过青春期?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这一话题。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我们对性这一话题始终心有芥蒂。其实没有必要,性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性的需要是人的自然生理需要。罗素说过:“性和饮食一样,是人的一种自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性与爱是统一的,性是爱的生理基础,爱是性的情感升华。

人体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时间。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人们通常把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称为少男,而同样年龄阶段的女性称为少女。在青春期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性成熟为主要内容的生理成长,对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及社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

青春期的到来,标志着男子发育至成年时期的开始,将是一个成熟的、具有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生命的个体。这是男性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它与社会、家庭教育、个人的生活成长及精神心理状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男子到了青春期,由于性育成熟,在雄性激素作用下,会有性要求,对女方产生爱慕之情,这完全是青春发育过程中伴随着生理发育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变化,属正常现象。但处理不好,缺乏应有的性知识,不讲究性道德,就容易犯错误。所以有人又把这一时期称为“青春危险期”。

青春期的女孩处于第二性征发育的正在进行时,生理和心理同时也有着很大的变化,尤其现在大部分的青少年性成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前,所以女孩们的对性的概念成形也比较早,再加上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迅速,青春期的女孩能更方便的了解性知识,对她们的性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青春期女孩性心理萌芽,经常表现为对性知识的好奇和求解。性心理的发展会导致她们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和爱慕,被异性所吸引,并产生很多不同的心理体验。

青春期少年如何面对爱情和性 青春期性教育要做4件事

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处于中学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过早把精力放到情感纠葛与性幻想、手淫之中,不仅有碍于智力发展,而且容易受外界舆论和秘密交往的心理压力而造成性格缺陷或个性发展障碍,对身心发育很不利。早恋难免蕴含失身、失足危险:中学生易冲动,自制力有限,伦理道德判断不成熟,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出格行为。况且中学生早恋成功率几乎为零,一旦失足就可能导致自杀、致残、不孕、性重闪等身心问题,所以说中学生对于性心理还是需要自身的学习调节,以及家庭和学校多方面的引导。

青春期少年性心理的自我调节

性意识觉醒与生理机能成熟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性意识不是爱情,性心理完全可以由人的意志驾驭,理智地进行自我调节。

1. 充实自己生活。

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朋友希望在同伴中得到关注和友谊,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功与快乐,但这些需求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去赢得友谊和快乐。当一个人把自己完全融入集体之中,他才可能真正拥有友谊和集体温暖;当一个人在不懈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他才可能真正获得欢愉与幸福。

2. 锻炼自控能力。

一个人的克制能力不是自然生成的,需要自觉磨练和培养才能逐步形成。当你准备向异性朋友发出求爱信息时,就应该冷静地想一想:这样做会不会分散自己的学习精力,会不会搅乱对方的正常生活秩序,会不会因此破坏同学间的纯洁友谊?如果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己对人弊多利少,那就必须用自己的意志去克制冲动的情感。

3. 生理方面:

青春期性激素的分泌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生理性冲动,这是正常现象。所以中学生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注意生殖-器官的清洁卫生及晚间睡觉的姿势,穿比较宽松的内衣、内裤,避免对外生殖-器官摩擦。上床后不要看与性有关的书报,避免胡思乱想。积极参加学校文体活动,释放过剩的精力,就能起到减少梦幻性刺激,起到克制性冲动的作用。

青春期少年如何面对爱情和性 青春期性教育要做4件事

4. 心理方面:

人的性欲受人的意念支配。所以中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对于节制性冲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祝愿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都能学会正确看待性,认识恋爱与性的关系,并追求爱与性的统一。同时,把自己旺盛的精力更多地转移到挖掘自身潜力、发展兴趣爱好、追求可持续进步和发展个性、特长上去,让自己的青春闪烁光芒,让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青春期性教育要做好哪些事
青春期性教育要做好哪些事
一提到性教育,你会想到什么呢?有的家长是非常排斥性教育的,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学会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接受性教育。用传统的观念来看性教育,认为性教育只会导致孩子堕落沉沦,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想法。那么,青春期性教育要做好哪些事?当代...[详细]
发布于 2017-11-29

最新推荐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社会原因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社会原因
大学生就业焦虑主要源于社会竞争加剧、产业结构失衡、教育体系脱节、家庭期望压力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一、社会竞争加剧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与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形成结构性...[详细]
2025-09-19 15:45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焦虑可通过调整认知、职业规划、技能提升、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等方式缓解。就业焦虑通常由就业压力、自我认知偏差、职业信息不足、家庭期望和社会竞争等因素引起。1、调整认知就...[详细]
2025-09-19 14:06
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
大学生就业环境受经济形势、行业需求、个人能力、政策支持、地域差异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就业市场呈现竞争加剧与机遇并存的特点,既有新兴产业的人才缺口,也存在传统岗位的饱和压力。1、经济形势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直接影响企业招聘规模,部...[详细]
2025-09-19 12:26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准备与调试方式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与调试,常见方法有调整就业预期、提升抗压能力、建立职业规划、培养积极心态、寻求社会支持等。1、调整就业预期部分大学生对薪资待遇或岗位层级存在过高期待,容易因现实落差产生焦虑。建议通过行业调研了...[详细]
2025-09-19 10:47
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受个人兴趣、行业发展、薪资待遇、地域偏好、家庭期望等因素影响。不同学历背景、专业方向、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1、个人兴趣导向越来越...[详细]
2025-09-19 09:08
大学生就业观的常见误区
大学生就业观常见误区主要有盲目追求高薪、过度依赖稳定工作、忽视职业发展规划、片面理解专业对口、低估基层经验价值。一、盲目追求高薪部分毕业生将薪资水平作为唯一择业标准,忽视行业前景与个人成长空间。这种观念容易导致频繁跳槽或选择...[详细]
2025-09-19 07:28
大学生就业的困惑和迷茫
大学生就业的困惑和迷茫是成长过程中的常见心理现象,主要源于职业认知不足、社会经验缺乏、竞争压力过大、自我定位模糊、家庭期望冲突等因素。这些情绪反应属于发展性心理问题,可通过系统性干预有效缓解。1、职业认知不足许多大学生对行业...[详细]
2025-09-19 05:4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