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心理测试 > 正文

没胃口导致心情烦躁 吃这些开胃

发布时间: 2022-02-26 10:10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再加上工作也是非常繁忙的了,因此就让很多人都出现了没胃口的情况,这时候往往会导致很多人都出现心情烦躁的情况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吃什么比较好吧。没胃口导致心情烦躁吃这些开胃

纳豆

很多人都知道纳豆的营养价值很高,但面对这颜色金黄、口感滑软的纳豆,很多中国人还是不太习惯,因为它不仅口味浓重,用筷子挑还有很长的拉丝样黏液物。那怎么吃才能改善纳豆特有的臭味及黏丝口感,并保证其营养呢?其实讨厌纳豆臭味的人可以拌在米饭中吃,也可以把它当做调料拌在蔬菜和水果中吃。还可以用一些香味大的食品如:大葱、洋葱、虾皮等。不喜欢黏丝的人,可以把纳豆加水稀释1至2倍后,再加入调料一起吃。

纳豆卷饼

食材:纳豆、绿豆芽、冬笋、酱油、醋、青芥、香油、甜面酱。

做法:先在纳豆中加入1大勺酱油,让它带上咸味;可再加少许青芥或芥末,增加清新感;加入1大勺香醋搅匀,让它的黏液变得柔软,不再拉丝,而是成为泡沫状,便于用勺舀出;加入1勺香葱,让它在泡沫中搅匀;再加香油半勺;豆芽轻轻焯过,使其保持脆嫩状态;冬笋切细丝焯水;把纳豆拌香葱摊在薄饼或春饼上,加入豆芽和笋丝,卷起蘸甜面酱食用。

生菜

我们在做凉菜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生菜。从名字我们就不难看出,生菜是最合适生吃的蔬菜。生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纤维和维生素C比白菜多。中医认为,生菜性温,有甘凉的特性,归胃、大肠经。能够帮助利尿、通乳、畅通呼吸道。因生菜茎叶中含有莴苣素,故味微苦,具有镇痛催眠、降低胆固醇、辅助治疗神经衰弱等功效是天然的神经镇静剂,特别适宜情绪暴躁的朋友们食用。

生菜豆皮卷

材料:豆皮、生菜、黄瓜、胡萝卜、花生酱。

做法:豆皮洗净后切成长方形的小片,锅中烧开水焯烫1分钟捞出沥干。黄瓜胡萝卜洗净切丝,生菜撕成小块。取一片豆皮铺上生菜和菜丝卷起;花生酱和水调匀成酱,蘸食即可。酱料可根据自己口味来调,甜面酱、芝麻酱都可以。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推荐的几款食物了,我们可以发现这几款食物的营养价值是非常出色的了,我们在生活中完全可以通过吃这些食物来帮助我们保健身体了哦,不仅是可以帮助我们开胃的了,而且是能够清心除烦的了哦,是我们不能错过的。

通过了我们上面的介绍之后,大家一定能够对这些食物有更多的了解了吧,我们可以发现这几款食物对于我们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了,我们经常吃就可以帮助我们清心除烦了哦,对于我们身体很有好处,希望我们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没胃口该吃哪些食物来开胃口
没胃口该吃哪些食物来开胃口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我们所接触的美食也就越来越多,很多人对于美食的抵抗力还是非常低的,色香味聚全摆在你面前,不难让你不拿筷子,可是有一种情况的出现,会让什么美食都诱惑不到你的胃口,那就是没有食欲,现实生活中肯定有很多朋友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明明食物非常美味,看上去也有食欲,可是无奈还...[详细]
发布于 2018-09-13

最新推荐

5秒定律克服拖延症
5秒定律克服拖延症
5秒定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工具,能够帮助人们迅速克服拖延症。拖延症通常由心理惰性、恐惧失败或任务复杂引发,而5秒定律通过激活大脑的决策机制,促使个体立即行动。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倒计时5秒的方式,打断拖延的思维模式,直接进入执行阶段。这种方法...[详细]
2025-04-07 08:48
压力大焦虑怎么办
压力大焦虑怎么办
压力大焦虑是现代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与生活节奏快、工作负担重、人际关系复杂等因素有关。缓解焦虑的方法包括心理调适、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以下从心理、生理和生活习惯三个方面提供。1、心理调适:认知行为疗法是缓解焦虑的有效方法之一...[详细]
2025-04-07 08:31
亲和力的具体表现
亲和力是一种能够让他人感到舒适、信任和愿意接近的个人特质,具体表现为友善的言行、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共情能力。提升亲和力可以通过改善沟通技巧、增强情绪管理能力和培养积极的心态来实现。1、友善的言行是亲和力的基础。微笑、礼貌用语和温和的语气都能让...[详细]
2025-04-07 08:20
聪明女人要懂心理学
聪明女人要懂心理学,因为心理学能帮助女性更好地理解自己、处理人际关系、提升自我价值。掌握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女性在情感、职业和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心理学还能帮助女性应对压力、增强心理韧性,实现自我成长。1、理解自己,提升自我认知心理学可以帮...[详细]
2025-04-07 07:48
付出型人格如何治愈
付出型人格的形成与遗传、环境、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治愈需要通过心理治疗、自我调节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努力。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性格倾向,环境因素如家庭教育和成长经历也会塑造付出型人格。心理因素包括低自尊、依赖他人认可等。治愈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详细]
2025-04-07 07:43
脾气太暴躁怎么控制
脾气暴躁可能与遗传、环境压力、生理状态及心理因素有关,控制暴躁情绪需要从心理调节、生活习惯和外部支持等方面入手。遗传因素可能影响情绪控制能力,环境压力如工作或家庭矛盾容易激发暴躁,生理状态如睡眠不足或饮食不规律也会加剧情绪波动,心理因素如长...[详细]
2025-04-07 07:26
心理医生能看出什么
心理医生能看出什么
心理医生通过专业评估和心理测试,能够识别个体的情绪状态、行为模式以及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医生主要依靠观察、对话和评估工具来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焦虑、抑郁、人格障碍等。1、情绪状态。心理医生通过患者的语言表达、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判断...[详细]
2025-04-07 07:1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