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心理频道 > 人群心理 > 正文

心理学家:从小没有被母亲肯定过的小孩,容易出现三种性格缺陷

发布时间: 2025-08-04 10:3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那些藏在童年里的否定声,正在悄悄改写孩子的人生剧本。当"别人家孩子"成为口头禅,当"这都做不好"变成日常评价,被否定浇灌长大的心灵,往往会在成年后开出意想不到的花——只是这些花,大多带着刺。

心理学家:从小没有被母亲肯定过的小孩,容易出现三种性格缺陷

一、自我价值感缺失:永远在证明自己的怪圈

1、讨好型人格的诞生

习惯性察言观色成为生存技能,别人的一个皱眉就能引发内心海啸。心理学实验显示,这类人唾液中的压力激素水平比常人高30%。

2、成就焦虑如影随形

考了99分仍被追问"那一分丢在哪",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大脑形成"永远不够好"的神经回路。功能性核磁共振显示,他们处理批评时杏仁核激活程度是普通人的2倍。

3、自我否定成为本能

"我不配"三个字像刻在心底的咒语。研究发现,长期被否定的孩子前额叶皮层发育较薄,这是负责自我认知的关键区域。

二、情绪调节障碍:被压抑的情感火山

1、述情障碍的困扰

从小不被允许表达情绪的人,成年后往往出现"情绪失语症"。他们能准确描述电脑故障,却说不出"我很难过"。

2、两种极端表现

心理学家:从小没有被母亲肯定过的小孩,容易出现三种性格缺陷

要么如情感绝缘体般冷漠,要么像行走的火药桶。脑扫描显示,这类人的情绪调节中枢灰质密度异常,就像生锈的刹车系统。

3、身体成为情绪记事本

长期压抑的愤怒和委屈,最终可能转化为偏头痛或肠胃问题。临床数据显示,这类人群心身疾病发病率高出平均水平45%。

三、关系模式扭曲:爱的错误打开方式

1、亲.密关系中的"强迫性重复"

总被伴侣冷落却不断陷入相似关系,这其实是潜意识在试图改写童年剧本。大脑会将熟悉模式误认为安全模式。

2、过度补偿式育儿

有些父母发誓"绝不像我妈那样",结果却走向另一个极端。这种补偿行为激活的是父母自身的疗愈需求,而非孩子真实需要。

3、社交中的透明人效应

既渴.望被看见,又害怕被关注。神经科学研究发现,这类人面对夸奖时,大脑奖励中枢的反应强度仅为常人的三分之一。

心理学家:从小没有被母亲肯定过的小孩,容易出现三种性格缺陷

那些未被说出口的肯定,终将成为孩子行走世界的隐形行李。但值得庆幸的是,大脑具有惊人的可塑性——每一次自我觉察,都是重塑神经回路的机会。当你学会做自己的支持者,那些童年缺失的掌声,终将在你心里重新响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心理学家对愚蠢的形容
心理学家对愚蠢的形容
心理学家将愚蠢定义为认知缺陷与行为失当的综合表现,主要特征包括逻辑混乱、自我认知偏差、适应性低下、情绪调节障碍以及社会功能受损。1、逻辑混乱:表现为无法建立有效因果关联,...[详细]
发布于 2025-06-12

最新推荐

对自己不自信是什么原因
对自己不自信可能由成长环境否定、过度完美主义、负面经历积累、社会比较压力、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引起。长期缺乏正向反馈或过度在意他人评价会强化这种心理状态,但通过系统性调整可以改善。1、成长环境否定童年时期长期遭受父母或老师的苛...[详细]
2025-11-27 05:24
对自己不自信是什么病
对自己不自信通常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性格特征。长期缺乏自信可能与自卑心理、童年创伤、社会适应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症等因素有关。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缺乏自信的核心表现,往往源于早期成长经历中的负面评价或挫折。这类...[详细]
2025-11-26 16:10
对自己不自信了怎么办
对自己不自信可以通过调整认知、设定小目标、练习自我肯定、寻求社会支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改善。不自信可能由过往失败经历、他人负面评价、完美主义倾向、焦虑情绪、童年创伤等因素引起。1、调整认知识别并纠正自我否定的思维模式是重建...[详细]
2025-11-26 14:31
对自己不自信叫什么
对自己不自信通常被称为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自我否定、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回避挑战等行为特征。自卑心理的形成可能与童年经历、社会比较、负面反馈、性格特质、创伤事件等因素有关。1、童年经历早期家庭环境对自卑心理影响显著。父母过度批...[详细]
2025-11-26 12:51
对自己不确定的事会重复思考
对自己不确定的事会重复思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通常被称为强迫性思维或反刍思维。这种现象可能由过度追求完美、焦虑倾向、缺乏安全感、过往负面经历、认知偏差等因素引起。1、过度追求完美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身要求极高,当面对不确定情...[详细]
2025-11-26 11:12
女人身上的“贵气”,其实是这些习惯堆出来的
女人身上的“贵气”,其实是这些习惯堆出来的
有些女性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高级感,不是靠名牌包堆砌,而是举手投足间散发的独特气质。这种“贵气”背后,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生活智慧。一、体态管理是隐形名片1、优雅的颈部线条每天刷牙...[详细]
2025-11-26 10:07
对语文没兴趣的男孩子怎么办
对语文没兴趣的男孩子可以通过培养阅读习惯、结合兴趣点引导、创造语言表达机会、调整学习方法和增强成就感等方式改善。缺乏兴趣可能与教学方法单一、学科认知偏差、语言基础薄弱、兴趣转移或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培养阅读习惯从漫画、科...[详细]
2025-11-26 09:3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